第十二章回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終於擺了羣眾的糾纏。孫民帶着李百義借了一輛當地掛民用車牌的三菱吉普上路了。孫民和吳德在後座把李百義緊緊夾在中間,小林當司機。剛出城的時候,大家都很緊張,誰也沒説話。直到走出一百多里地,才緩口氣兒。

李百義上了手銬。孫民本不想這樣做的,他習慣於和犯罪嫌疑人維持一種不過於緊張的關糸,這是為預審效果考慮。但李百義是要犯,出於對混亂局面的擔憂,他給李百義戴上了手銬。李百義很配合,他的臉上始終帶着謙虛的笑意。

吳德要小便。他們把車停在一棵樹下。這時,孫民問李百義是否要小便?李百義搖搖頭。孫民一直在觀察李百義,因為這是他遇見過的最特殊的犯人,且不説他在當地的口碑令人吃驚,就拿離開時的突發情況而言,如果李百義不出面勸説羣眾,局面不知會發展成什麼樣子。孫民沒想到李百義會願意出面勸説羣眾,這不符合邏輯。這是個怪人。他想。

重新上車的時候,他遞給李百義一瓶礦泉水。他拿着很不方便,打不開瓶蓋兒。孫民想給他打開瓶蓋,後來他索用鑰匙打開了他的手銬。

謝謝。李百義説。

吳德看了孫民一眼。孫民好像沒瞧見。

他跑不了。如果他想跑,他就不會去勸説羣眾。孫民想,這是最簡單的邏輯。

李百義喝完水,自己把手銬卡嚓一聲扣上了。孫民和吳德都吃了一驚。孫民有些好笑。

孫民用餘光看他,現在李百義大概犯困了,歪在後座上睡着了。不一會兒,他就打起了呼嚕。他打的呼嚕不很大聲,所以聽上去不俗。但看得出他睡得很沉,他大約真是困了,後來呼嚕聲消失了,一動不動像死了一樣。

吳德笑了一聲,説,,他還能睡得着。

孫民沒有吱聲。

孫民幫他取下手銬。他談不上對李百義有什麼好,只是覺得他特別,他對李百義比較温和,也許是對他配合撤離的一種回報吧。不過,這個人真的惹動了他的興趣,一路上他不停地觀察這個人。他打量李百義的全身,發現他穿的是一件西裝,這種西裝類似於縣城地攤上高高掛起販賣的那種衣服,最多七十到一百塊錢一件,甚至連西裝領都沒燙平,像油條一樣膨起,好像裏面有好幾顆鼓起的黃豆。西服的下襬邊兒都翹起來了,繃開的線頭呲着,就像一個民工穿的衣服。

孫民想,這種打扮要騙取人心是很有效的。

可是接下來孫民看到的情形讓他心了一下。他看到了李百義穿的鞋。他一直沒去注意他穿的鞋。現在他發現,李百義穿的皮鞋質地並不差,但兩隻鞋不是一雙的,有輕微的偏差,一隻的頭尖一些,另一隻就沒這麼尖。它們的後跟也不一樣,一隻的後跟是貼皮的,另一隻不是。如果不很仔細還真看不出來。

孫民思忖,他怎麼會穿這樣的鞋呢?他的心裏漸漸升起一種讓他很難受的想象:這是一雙撿來的鞋…如果是這樣,孫民到很不舒服。現在,眼前這個人睡着了,但他睡得很,一點兒也不驚慌。這個家財萬貫的人穿着這樣一雙不一樣的鞋子,這可不像是裝的,顯然他想讓這兩隻鞋更接近一些,所以不仔細看還發現不了。

孫民產生一種奇怪的自尊心的痛楚。一個有錢人這樣對待自己,竟讓他很不舒服。這種不舒服不是來自於一個人對他炫耀金錢,恰恰相反,來自於他的儉樸。

孫民閉上了眼睛。那種不舒服的覺不是對這個人的討厭,恰恰相反,一種引孫民內心的東西在悄然滋長,這是危險的。雖然他抓過很多讓他不討厭的人,但從來不會因此擾亂內心,以至於影響他辦案的客觀。孫民是那種內向而冷靜的人,你説他冷漠也可以,所以他不會情用事。但眼前這個人不同,他的行為在最真實的層面上撥動了孫民的內心,至少令他開始仔細觀察和思考這個人的一舉一動。

他開始承認他對李百義有些微的好。他喜歡那種遇事冷靜、果敢、對自己做的事負責的人。李百義出來勸説羣眾一事,説明他是一個負責的人。

他想着想着,也犯困了。不一會兒,他竟像李百義一樣,打起了呼嚕。吳德看了他一眼,搖頭。孫民睡覺,他就只好睜着眼。結果孫民一覺睡了三個鐘頭,吳德困死了,連個替換的人也沒有。

李百義真的睡着了。他睡得很沉,儘管車子晃得厲害,他仍然睡得死死的。他太困了,現在,他需要睡一覺。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