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天策營的裝備與天武營秦軍大相逕庭。他們整齊地戴着頭盔,身上的鎧甲如同魚鱗,前並列兩塊厚厚的護甲,手中不是長矛,而是刃長七尺的雙鋒長刀。
唐軍!陌刀!唐軍標準配置有四種刀,儀刀、障刀、橫刀和陌刀,而在邊疆野戰的軍隊只用陌刀。因為這種重型大刀殺傷力最為強勁,一旦列成戰陣,幾乎是無可匹敵。怛邏斯一戰,由於僱傭軍背叛,數千唐軍被十萬阿拉伯聯軍圍困。
大將李嗣業強行突圍,唐軍以陌刀開路,如牆而進,當者人馬俱碎,所向披靡,與此同時,羅馬軍團的左翼列出一條散兵線,他們穿着亞麻製成的長衣,每個人都揹着一張巨大的長弓,弓身長度將近兩米。
如果不是親眼目睹,程宗揚無論如何也不相信,來自於中世紀的英格蘭長弓手會在羅馬軍團側翼出現。
那些長弓手將長弓一端紮在地上,然後架上箭枝。長弓出的箭矢越過四百米的距離,仍有着足夠的殺傷力。唐軍標準裝備是每人一弓,五人一弩。
同時還配有車弩,車弩鈎弦與車輪連接,可以邊行邊,在冷兵器時代足以對敵軍造成毀滅
的打擊,但這支三千人的唐軍並沒有使用弓弩。因為更兇猛的遠
武器來自右翼。
與天策營同時出現的是一支輕裝部隊。那支軍隊裝備的鎧甲與友軍完全不同。他們的鎧甲上沒有金屬護甲片,甚至沒有皮革,淡黃的甲衣非鐵非木,顯得極為輕便。
只有一支軍隊用過這種甲──用木漿和綿絮反覆搗練,疊加至一百層製成一塊甲片,然後連綴,前線將領願意用十套鐵甲換一套的輕甲──紙甲。
當看到那些穿着紙甲的士卒取出一種不足一米的小弩時,程宗揚知道,這場最優秀弓手間的巔峯對,天霽營贏定了,這是傳説中最軟弱的一支軍隊,歷史上他們的戰績只有一連串的失敗。
但就是這支軍隊,在萬人以上的會戰中勝績超過七成,因為他們有神臂弓。宋軍第一利器。神臂弓。
程宗揚深深記得寫論文時看過的古冊,內中文字令他驚心動魄,神臂弓有記載的最大有效程超過三百四十步(古代邁出一足為跬,邁出兩足才稱步,一步實際是現代兩步)合五百餘米,在這樣的距離外,仍可穿透一掌厚的木板。
由於製作極為巧,宋代軍中曾有嚴令,神臂弓不許丟失一具,如果戰敗,所有的神臂弓必須砍碎損毀,這樣嚴格的保密措施,以至於宋代以後神臂弓的製作技藝就失傳了。
隨着漢軍主力的出現,羅馬第六、第十軍團也開始投入戰場。以唐軍為主體的天策營佔據左翼,身着明光鎧的軍士們穩步向前,成排的陌刀猶如一堵雪亮的刀牆,壓向對面的羅馬軍團。右翼的天霽營則依丘而立,托起纖小的神臂弓。
天武營秦軍弩手使用的是蹶張弩,必須用腳踏住弩背,依靠腹的力量才能拉開,而神臂弓則有一套
巧的受力系統,通過複雜的齒輪結構,士卒僅靠臂力就能拉開,威力卻是秦弩的三倍以上。
“繃”戰場中傳來一陣輕微的震動,那是神臂弓絲制弓弦震動空氣時發出的特殊響聲。那聲音平淡中藴藏着濃濃的殺機,即使隔着數百米的隔離,程宗揚仍不住心頭震顫。
一片密集的雨點驀然從天霽營的陣列上飛出,在空中劃出一道半圓的弧線,越過頂點後加速滑落,剎那間覆蓋了對面的長弓手。神臂弓的箭矢極為細小,全長不過數寸,只有一手長短。
就是這樣細小的箭矢,將在往後的歲月中,成為羅馬軍團最可怖的夢魘。四百米的距離內,沒有任何鎧甲可以抵擋神臂弓的擊。即使波斯人的戰車也被輕易
穿。
僅僅一輪齊,對面的陣地上再沒有一名站立的長弓手。天霽營的弩手重新裝上箭矢,這次他們的目標,是五百米外的羅馬第五軍團,雲雀。
目睹了神臂弓的威力之後,第五軍團立刻以百人隊為中心收攏陣型。第一排單膝跪地,把盾牌豎在身前,第二排把盾牌疊在上面,然後一層層魚鱗狀疊起,不留一絲空隙。天霽營從容瞄準目標。
隨着指揮官的號令,箭矢帶着死神般的尖嘯灑向羅馬軍團。繪着軍團標誌的羊皮盾牌上一瞬間多了無數細小的黑點,整座由盾牌結成的堅陣微微一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