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流雲難駐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雖未成親,也知那種旎的息聲從何而來。我瞬間絕望。正待悄悄退出之際,聽得二姐在贊楊釗:“阿釗,真虧得你,不然,以楊家的地位,如何能攀得上皇家高親?”楊釗邊息邊斷續道:“我在玉環身上,也花了許多心思了,終於見了成果!這壽王是惠妃娘娘的獨子,早晚給封作太子,那時候咱們玉環便是太子妃了,以後多半還會成皇后,咱楊家便可揚眉吐氣,光宗耀祖了,也不負…”他説不下去了,一陣不堪入耳的聲音從兩人口中低低吼出。我竭力忍住哭聲,捂住耳朵逃了出去。有一個夢,少女的夢,就此碎了。那不屬於我的,我再追,也追不到。開元二十二年冬,我成了壽王的最心愛的正室王妃。壽王府富貴豪華,勝楊家百倍;壽王亦是年輕俊秀,温柔體貼,由不得我不漸漸戀上這美好如光般的少年。年輕的壽王李瑁,是皇上最寵愛的武惠妃之子,一向趨奉者如雲,連我的叔父家,都因之勢力大漲。偶爾回家省親,室宇堂皇一新,昔的長輩笑語相,恭謹而拜,當年與我比肩的兄弟姐妹,更是無不屈膝相,我成了楊家最尊敬也最珍貴的女兒。楊釗在叔父的照拂下也已步入仕途,李瑁聽得我對楊釗口氣中甚是依戀,不免格外青眼相加,只消得吩咐幾句,自有那心眼俱通的人兒去打點安排,於是楊釗的仕途居然極是順利。這是他願意而且追求的,我自是一力成全。他心裏雖沒有我,可他還是那紫藤架下楊家少女的夢中愛人。惠妃是武則天皇后的宗親,亦是極有心計手段之人,她聯合權臣李林甫設計廢死太子及鄂王光王,立壽王為嗣君。可惜武惠妃是武則天的宗親。武后的這層關係,不但累得她自己無法當皇后,也累得她費盡心思,也無法將李瑁扶為太子,直到開元二十四年十二月死去為止。武惠妃的死,對兩個人打擊最大,一個是皇帝,另一個則是壽王李瑁。我那一直温存細語的夫再沒有心思和我評詩論畫,唱歌跳舞。他開始整夜整夜煩燥不安,連半夜也常常披衣起來,在黑暗的房中踱來踱去。多少次,我被他沉重的腳步聲驚醒,同樣再無法入眠,只得竭力安撫他:“王爺,母妃已經故去,您還是保重身子,別傷心壞了身子。”李瑁只是長嘆:“玉環,你哪裏知道,你哪裏知道我母妃得罪了多少人?這些人,只怕這時候都在想着如何報復到我身上呢。”我才知他的不安並不是傷心母親的死,只得換個角度勸:“可父皇還是很疼愛你的呀,何況他還追封了母妃為皇后呢。”李瑁煩燥道:“你懂什麼?父皇疼愛我,全是因為母親的緣故。當年趙麗妃何嘗不是萬分得寵?父皇因此才封了瑛哥哥為太子。可太子的下場怎樣?只為母妃耍了一點小小手段,立時死於非命。誰知道下一個父皇的寵妃是誰?誰知道下一個被父皇處死的皇子是誰?誰知道,誰知道我們的明天是怎樣的?”我從沒見過温柔文雅的丈夫如此失態過。看着一臉悽惶,萬般無奈無助的壽王,我忍不住抱住他,為他淚。李瑁也抱住了我。一室的黑暗之中,軟軟的牀緯之下,兩個黯淡的人影,緊緊相偎。皇上一時並未找到甚麼寵妃,他仍沉浸在對武惠妃的思念裏。即便如此,他也沒有立李瑁為太子,而是不久便立了素有忠孝之名,極為謹小慎微的忠王李嶼為太子。素來車水馬龍,門庭若市的壽王府,驟然冷落下來。連我都覺得李瑁的擔心實在很有道理了。我望着愁苦的夫君,也漸漸愁苦起來。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