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作家已經很久不寫作了。70多歲的老頭,在一次寫作高中突然變得無話可説,再也寫不下去了。
“哪怕是一個小故事。”兒子建議道。但老頭説已經不行了。
“可能再也寫不出東西來了。”他抱怨道,但自然不會服氣的。用他的話説,他還沒寫出舉世矚目的作品,他的事業還沒有進入高呢。兒子擔心起來,老頭會不會得了妄想症呢。可老頭清醒得很。他還要活很多歲才罷休,直到自己走過事業的顛峯。老頭是個天才。他説他出生就這麼想。他從有意識開始就覺得自己是個天才。老頭天生就是個寫作者。老頭説他是上帝專門創造出來的寫作者。上帝就是他的親生父親。
可是他在回到親生父親身邊時,要寫出一部最好的作品。
“可是他已經很久不寫作了…有幾年了吧。”確實如此。但老頭從來沒有與寫作離過關係,他仍然寫。每天寫幾個句子,撕掉再寫。每個人都看出,老頭在寫東西,那些句子都很好,或許是他一部長篇的開頭或中間部分,反正如果寫下去,寫出來,那肯定又是部不錯的作品。
但老頭沒寫下去。老頭只是寫幾個句子,便放下。幾年下來,他還是在寫句子。兒媳對兒子説:“爸爸是不是失去組織能力了?或者患什麼病啦?”兒子捂住子的嘴:“可不能讓他聽見,他還要當最偉大的作家。”兒媳是個翻譯,她也喜歡老頭的作品。但她也覺得,老頭不會再寫東西了。
兒子從別人嘴裏聽到別人議論老頭的事情:“他就要走完他的一生啦。”兒子生氣地反駁:“胡説!我父親會活到一千歲。”兒子忙起來了。也不能顧着父親了。他很快就忘了父親的意願,跟兒媳一起忙去了。
兒子孝順,善解人意的。就是有點忙了。忙着就顧不上父親了。兒子與
子經常到外面辦事回不來吃飯,反正外面吃飯比家裏的確豐富、可口得多。而且外面人多,熱鬧,兒子喜歡。兒子知道父親喜歡安靜,就少帶父親出來,見面的機會就越來越少了。
兒子又在外面跟兒媳和一幫同事的時候,父親打電話來了。
“怎麼現在才接?”父親責備道。
“剛才沒聽見呢。”兒子邊喝酒邊説。
“回來吧,有些事跟你説。”
“哦?什麼事?”兒子看了一眼兒媳,想説忙着呢。
“回來吧。”
“是不是出什麼事啦?”兒子有點着急了。兒媳湊上去聽。
“嗯,沒什麼大事。”兒子和兒媳決定回去。笑呵呵地告別了朋友們,就離開了。
“出什麼事了,聽聲音很不高興呢。”兒子説。一邊往家裏趕。
“沒什麼事的。昨天還好好的呢。”
“會不會開始寫小説了呢?”夫笑。
是媽媽病了。媽媽。事實上與兒子的年齡相差不大。四五十歲的樣子,兒子的親生母親是早已過世。然而不到一年,這個年輕貌美的女士就被老頭帶進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