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曾經權傾天下的韋后和安樂公主生前絕對不會想到,她們這樣尊貴的人居然會死在亂兵刀下。而當她們在之前肆意凌辱李重俊屍體的時候也不會想到,若非李旦在受禪讓登基為帝之後下旨禮葬,她們在死後只怕是連一個安葬的地方都沒有。儘管李旦尚存了幾分仁慈之心,但卻仍是從羣臣之意,貶韋后為庶人,貶安樂公主為悖逆庶人,各以一品禮和二品禮下葬。
相比韋后和安樂公主尚留有少許體面的入葬,上官婉兒的下葬則顯得無聲無息。昔上官家赫赫門庭,卻因上官儀觸怒武后株連全家而敗落;而上官婉兒以一己之力為上官儀討回了公道,封父蔭母,重飾上官氏門楣,最終卻仍是蹈了祖父的覆轍。
下葬這一天,除了凌波和裴願,再沒有上官家的其他親戚到場----因為上官家已經沒有直系後人,姻親之類的親戚也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冒着得罪新帝的危險前來----儘管上官婉兒並沒有被追貶為庶人,李旦甚至默許保留了其昭容的封號。
“若是我懇求陛下,姑姑其實是可以再等兩年陪葬定陵的,你知道我為什麼非要把她葬入上官家的祖墳?”聽到凌波這麼一問,裴願不攢眉苦思了起來,末了卻輕輕攬住了凌波的肩頭:“爹爹説過,上官家敗落之後,上官昭容便隨母親沒入了掖庭。原本是宰相家的金枝玉葉,最後卻成了奴婢,只怕她這一生最耿耿於懷的就是自己的出身了。想當初她追封祖父為楚國公中書令,追封父親為天水郡公黃門侍郎,也正是為了彌補出身的缺憾。”
“你能明白上官姑姑一直以來的夙願就好。”凌波苦澀地笑了笑,朝裴願懷中又靠緊了些,隨後又低低地説“難怪南朝劉宋最後一位皇帝死前曾經悲鳴,願生生世世。不生帝王家…她雖不是出身帝王家,卻是一直生活在帝王家。什麼錦衣玉食一呼百諾,到頭來卻還不是兩捧黃土?則天大聖皇后愛她的才,卻不惜其人;先帝愛她的文思捷,卻未必真正愛她的人;至於那兩位也多半差不多。我比姑姑幸運地是,我還有你。”裴願還是第一次聽到凌波這樣赤
的坦明心跡,而不是往
亦笑亦嗔的話語和眼神。他只覺得一股難以名狀的幸福
一瞬間充滿了全身,只覺得這些天纏繞心頭久久不去的煩惱全都一掃而空。於是,他反握住了凌波的手。誠懇地説道:“相王…呃,陛下已經答應追贈伯祖太尉和益州大都督,父親也很快便要入朝為官,成
裏都有不少人上門。那些我當初拿着錢都見不到的人也紛紛前來結
。我越看越覺得厭煩。小凌,中原雖然好,但這裏的人心實在太難以捉摸了。”
“口口聲聲説什麼中原,難道你不是中原人,還是西域那些外族人不成?你爹爹是洗馬裴氏。你娘是范陽盧氏,都是高門大姓,相比之下,武家才是真正的暴發户低門頭。我問你,如今上你家提親地人,是不是把你家的門檻都踏破了?”凌波説着便虎視眈眈地瞪着裴願,見其老老實實地點了點頭,不氣不打一處來,遂在他
上的軟
處狠狠掐了一記。
“提親的人不少。別説我覺得煩,就連爹爹也不耐煩,乾脆放出風聲去,説是我地婚事陛下早就定了。”這時候,裴願素來敦厚的臉上破天荒出了狡猾的笑容,甚至還擠了擠眼睛“虧得那些人還不死心,居然有人轉彎抹角去問陛下,結果碰了個軟釘子。陛下昨
召見我的時候説了你的意思,我也想回庭州去熱熱鬧鬧辦婚事。不過,陛下一國之君不能遠行,我們總得先讓陛下喝一杯喜酒吧?再加上還有其他地裴氏族人和盧氏族人,長安這裏少不得也要
辦一回…”初秋的天氣原本就還炎熱,裴願這麼嘮嘮叨叨幾句話一説,凌波只覺得臉上發燒,暗自在心裏把多嘴多舌的李旦埋怨了一通。這婚事的八字還沒一撇,李旦和裴願羅嗦那許多幹什麼?但轉念一想。她又是心中一動。旋即便蹲下身子摩挲着墓碑上那幾個字,抖手把早就預備好的幾本詩集丟在火盆裏燒了。又端端正正地在墓碑前跪下,重重叩了三個頭。
起
的時候,她卻看到旁邊多了一個人影。見裴願拜了三拜之後,又甕聲甕氣地咕噥了些什麼,她不覺異常奇怪。
“你在説什麼呢?”裴願站起身把凌波扶了起來,這才嘿嘿一笑:“小凌,我和上官昭容説,若是以後我們有了孩子,等他們懂事了,就帶他們一起來這裏拜祭她。到時候,我一定讓我們的孩子叫她一聲祖母。”凌波愕然回頭,卻見裴願臉上赫然是淳樸真誠的笑容,她頓覺心中過了一絲暖意,竟忘了給他一個白眼。
回程的路上,她不想騎馬,乾脆讓一羣護衞牽着兩匹坐騎遠遠跟着,自己則是和裴願並肩緩緩而行。此時已經是收割地季節,在尤帶着幾分燥熱的秋風中,官道兩邊的農田中四處可以正在收割的農人,時不時能聽到吆喝聲和歡笑聲。儘管也有人朝她這一行錦衣華服的人投來豔羨的目光,但更多的人都在面朝黃土,算計着今年的收成。
於是,凌波鬼使神差地冒出了一句話:“你説,如果我們倆原本是男耕女織,那會是什麼樣子?”裴願哪裏想得到凌波陡然之間會提到這個,不愣了一愣,皺着眉仔仔細細想了一想,他就笑了起來:“我肯定是勤勤懇懇地幹活,成天手忙腳亂澆水施肥,結果卻把地裏翻得亂七八糟,一年到頭都得靠鄉親接濟度
;你肯定是三天兩頭
壞織絹的機子,然後讓我去鎮上找人來修,織出來的布卻賣不出去…”説到這裏,他忽然誇張地大笑了起來,繼而用手拂落了凌波頭上地一片落葉:“好在我們去庭州不用種地織布,到時候我去放馬。你去牧羊,閒了就吹吹羌笛唱唱歌。我的羌笛就是跟上次那個老牧民學的,對了,我還沒聽過小凌你唱歌呢!”居然敢説我不會織布,織出來的布賣不出去!凌波一瞬間額頭青筋暴起,惱怒地瞪着兩眼都是憧憬的裴願。直到裴願説起放馬牧羊吹笛唱歌的時候,她地臉
方才漸漸緩和了下來。乃至於聽到裴願最後的那個要求時,她也只是丟了個白眼,卻想到了母親仍在時唱地幾首民謠---她以為早已忘記。卻掩藏在記憶深處地民謠。
“七月晴皎皎,磨鐮割好稻。
稻香千里聞,卻盼郎來到。
郎立清溪頭,妾坐青山坳。
相對長依依。不知歲月老。”凌波起初還只是低聲哼唱,但循環往復唱了幾遍之後,漸漸就放開了聲音。第一次聽到她唱歌的裴願愣得站在原地一動不動,至於跟在後頭地武宇等護衞看到這詭異的一幕,則是個個瞠目結舌不知所措。聽着聽着。裴願終於記住了那歌詞,竟是也跟着一起高聲唱了起來。一時間,兩邊收割的農人也忍不住抬頭朝這邊望來,那原本豔羨的眼光漸漸變得柔和了,幾個一把年紀地老漢甚至興致地加入了唱歌的行列,那破鑼似的聲音原本應該是極其難聽的,此時夾在歌聲中卻
出一種不同尋常地韻味來。
在這一行人後頭更遠的地方,李隆基聽着那風中飄蕩來的歌聲,不輕輕在嘴裏念着那歌詞。就在昨天。他剛剛被冊立為太子,終於得以入主東宮,他原本該是極其歡快的,但卻在這本該會集東宮羣臣商討今後策略的時候,只帶着少許隨從悄悄跟着凌波一行悄悄來到了這裏。忽然,他轉頭瞥了一眼身旁地兩個美男子,意味深長地問道:“你們跟着十七娘都很有些年頭了,你們説她可會真的遠去庭州不復回?”在凌波的默許下,陳珞已
了賤籍輾轉謀了良家出身,如今已是東宮左
坊錄事。此時聽李隆基問這話,卻不知道該説什麼是好。沉默良久,他才字斟句酌地説:“縣主在長安洛陽的是非圈子裏浸
了那麼多年,
外天高地闊,或許她真的不會回來。”
“那卻未必!”儘管是和以前相同的錦衣,但如今的瑞昌穿在身上,卻顯出一種往絕對不會外
的英氣來。望着那個讓他
離了苦海得以走上關鍵一步的人影,他地桃花眼中
出了幾許説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他也不去看陳珞。就在馬背上對李隆基微微欠身道:“
外雖然狀似天高地闊。偶爾遊覽一番固然是心曠神怡,但對於縣主這樣的人來説。住上不多久便會
到厭煩。臣可以打保票,即便裴公子河縣主伉儷和諧,不出一年半載,他們也必然會迴歸長安。”
“是嗎?”李隆基淡淡地笑了笑,忍不住又在瑞昌的臉上多看了幾眼。那一天雖然有內應外援,但在進入苑的時候,若不是瑞昌以口技喝止了幾個發現端倪的衞士,鍾紹京未必能在其
的勸告下前來
候,後頭的事情也不會如此順遂。而這樣一個曾經屈身下賤的男寵,居然乃是徐敬業後嗣,則更是讓人無法想象。
該走的始終會走,該回來地終究會回來。他的眼裏最重要的是功業,而裴願眼中最重要的卻是她,這便是最大的差別。而已經躺在冰冷棺木中的上官婉兒,則是永遠不可逾越的天塹。
錦瑟尤空響,華年誰與度。
第二卷《長安亂》完ps:不管大家怎麼看,這一章寫得很有愛…嗯,第二卷終於完結了,這也是最長的一卷,接下來就是最後一卷《華年舞》了,敬請期待,順便笑眯眯地要幾張粉紅票,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