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五坐上背頭縣常務副縣長的位子,東啓聰方知曉什麼叫官員。先前當晚報總編輯,雖然也是副縣級,如今看來,那隻能算是相當副縣級,與一個副縣長相比,無論工作的廣度、強度、深度,以及它的影響力和威懾力,都差老鼻子啦!記得自己做總編輯時惟一以權謀辦的私事是蓋老家的新房。那是老家的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找他,想發表一篇稿子,副部長知道東總編的老家新批了宅基地,還沒破土動工蓋房,就主動向東總編輯請纓,為東啓聰老家蓋房效力。副部長承諾,他能找到物美價廉的建築隊,對當上總編輯的東啓聰來説,這已算不錯了,少花錢,還能辦成事,所以就答應了副部長的請纓,由副部長找來建築工人,包工包料,蓋老家的房子。最後房子蓋成了,卻不令東總編輯滿意,原本打的二層小樓地基,只蓋了一層,副部長講,是東總編輯的父親不讓蓋了,説夠住就行了,別蓋樓了。至於房子的質量,確實談不上“物美”也難怪幹活的人,他們是鄉下的建築隊,沒見過啥世面,又捨不得用好材料,從房子形象到建築質量,都不怎麼樣,至於工錢料錢,是便宜了。這事也怪東總編,對蓋房壓兒就沒個具體要求,就將這事宣傳部副部長了,副部長找來建築隊,也就不再管了,一切事都是東啓聰的父親接頭,對於一個農村老人,像東啓聰的父親,只求有個新窩住下就行,房子不漏不塌能避風寒就中,這種低標準的房舍,當然好蓋了。待房屋蓋好,東總編方暇回家,一看新宅,有點失望,偌大的宅基地上,孤單地豎起四間平房,顯得院落很是空曠。再看房子,無論是建材,還是工藝,都屬下乘。東啓聰知道,蓋房的人為的是省錢,省錢是因為副部長向人家事先代,這幢房屋的造價必須壓到最低的底線,建築一方的人明白,幹這活是不能期望賺錢的,但也不能賠錢吧,那就壓低成本吧…瞅着新宅,東啓聰説不出什麼,他不是貪心的人,也沒有想過讓人家墊錢蓋房。最後他得出這樣的結論:花什麼樣的價錢,買什麼樣的物,自家花那些錢,蓋成這樣的房,也算可以了,主家不能再挑三道四,還該謝副部長的熱心幫助。畢竟省了不少蓋房的花費。常務副縣長的新覺是從前幾天一件事開始的,是午後剛剛上班,一個不速之客,闖進東啓聰的辦公室,説是闖進,因為這人事先沒與他聯繫,縣政府辦公室的人也沒向他請示是否接見這人,客人就破門而入了。凡這種情況,東啓聰知道,都是人,關係人,路過關口都是暢通的,不然,哪裏能在這地方獨往獨來。這人進屋就掏出軟中華香煙,邊向東縣長遞煙邊自我介紹。

“打擾了,東縣長,俺叫宋城金,咱縣人大常委,咱江口市人大代表,全縣的人都知道俺是啥子農民企業家,你就喊俺老宋吧,聽説你接蔣縣長的班了,俺就説來看你,忙啊,一耽誤,一個月過沒了。這才來了,別見怪,東縣長,上,上。”宋城金將打出火的火機遞到東縣長嘴邊。

“坐…坐…”東縣長着了中華煙,指着辦公桌一側的雙人沙發説,聽過宋城金的自我介紹,他不覺得驚訝了,這些天,自上任常務副縣長以來,就有絡繹不絕的人登門拜訪,與當宣傳部長不同的是,縣長接待的人更為豐富多彩,不僅有政界要員,更有企業界、金融界、商貿界各人物。

“東縣長,俺已去你老家轉了一圈,就是寶川縣東寨鄉東寨村。”宋城金彈着煙灰,目光隨意的掃視着辦公室四周,道出讓東啓聰有點不解又吃驚的話語。

“怎麼,你去我老家,幹什麼去了?”

“沒幹啥,就是到你老家轉了轉,瞧瞧你家那莊子,要説,那宅基地選的真不賴,後有山前有水的,就是房子蓋的不咋樣,那麼大的院子,就那幾間平房,光禿禿的,就壓不住陣腳。我跟他們説了,把東縣長的房子接成二層小樓,再蓋一溜廂房,一間廚房,一間衞生間,院子裏也綠化綠化,栽上幾棵石榴樹、棗樹。這才像個縣長的家。”

“不行…不行,老宋,我家的房,怎麼叫你去蓋呢?”東啓聰雙手叉揮舞着,有些着急地道出心裏話。是啊,壓兒就不認識這個老宋,什麼情都沒有,他為什麼跟自己蓋房,還是在老家,他是怎麼知道自己的老家在寶川縣東寨鄉呢?是誰告訴他的?一時間,東縣長有點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了。

“東縣長,你剛到咱政府,還不知道咱這地方的民俗民風,咱背頭人,一個比一個厚道,一個比一個義氣,如今我宋城金髮了,掙着大錢了,就該辦好事呀!想想,東縣長,你們做官的沒沒夜為俺老百姓心做事,為的啥?俺這企業家要沒有你們當官的關照,能成嗎?人心都是長的,有錢大家花,沒錢吃救濟,我那賬面上都八位數啦,能花完嗎?嘿嘿,你就叫俺做點善事吧,東縣長,給俺個機會吧。”東啓聰哪裏會被宋城金説服,當然,宋城金也沒跟東縣長讓步,兩個人是在這種推拉進退中分別了。畢竟第一次謀面,有些事不能這樣火速達成共識的,俗話講“好事多磨”在宋城金離去不久,政府辦公室的人送來了一份表格,上面打出的字跡顯示二十二家道橋工程隊的名稱、資質及一些基本情況,他們是報名投標修建縣城連接高速公路的一段公路的。看着這份表格,東縣長方想起十多天前的一件事。那天,他與縣政府一把手曾縣長一道用過晚餐,曾縣長語重心長告訴他,對門(指縣委)的霍書記很快要調回江口市了,自己惟一的希望是接住縣委書記,再幹上一屆書記,也就中了,該回去了,他説的回去,也是回江口市,他和現任縣委書記都是從江口市來的幹部。縣長誠懇的向東啓聰表示,方便的時候跟他岳父好好説説,在市委常委會上多美言美言,讓自己從縣長位子,順利過渡到書記位子,之後,縣長又説,只要自己離開縣政府,接任縣長的人肯定是你東啓聰了,這只是早晚的事。末了,曾縣長告訴東啓聰,縣城至高速公路的聯絡路圖紙已出來了,馬上要招標定工程隊。原來的招標領導小組組長是他縣長。這事也可以由常務副縣長做,只是因為蔣縣長有病住院,自己方才去頂缸了。如今你東縣長來了,做這個組長是順理成章的事。聽到這話,東啓聰與曾縣長推讓一番,之後,東啓聰還是挑起這個組長的擔子。第二天一早,公路招標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就印製出來了。現在想來,這個宋城金,是衝着這個組長來看自己的嗎?東啓聰思索着剛發生的事,曾縣長慷慨的將招標領導小組組長的肥差拱手讓給自己,真夠意思了。其實,這也是縣長給常務副縣長的見面禮,畢竟這位常務副縣長幕後有道特殊的背景,縣長明白,自己今天的慷慨,是為了明天獲得上級賜予的慷慨。世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愛,當然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慷慨。

自宋城金與東啓聰接觸以後,一連幾天,又有十多家道橋工程隊的頭頭要與東縣長見面,或請他吃飯。只是這些人沒有宋城金突襲入室的本領,他們要麼是通過縣政府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傳達,説有事想見見東縣長,要麼是將電話直接打入東縣長的辦公室,自報家門,而後發出盛情邀請,告訴東縣長,已在××酒店訂了宴席,期望蒞臨賞光。對這種不期而至的事情,東啓聰原則上是一一拒絕。俗話説,無事不登三寶殿,這時候,工程隊的人來找這位剛戴上招標領導小組組長帽子的東縣長,目的十分明確。可是,東縣長能把修建道橋的工程許諾給其中的哪一家呢?這事連東縣長自己也不知道,他做招標的事,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一點經驗沒有,不,連一點經歷都沒有。東啓聰並非那類頭小子,魯莽心又膽大妄為,對於沒有把握,或不十分清楚,或有悖規則的事,他當一一拒絕,壓兒就不與他們接觸。在東啓聰心目中,工程發包、招標是很重要的事,雖然自己沒作過這種事,但是聽説過不少,以往有幹部栽倒在招標的故事中,他當記者時就採訪過這類事件,沒想到,自己這陣兒直接管招標的事兒,他又認真地看了一下政府打印好的招標領導小組名單。雖然自己出任這個組織的最高領導,當了組長,可是其他成員也很有實力。其中緊隨自己之後的是副縣長,另有三名成員。分別是縣通局長、城建局長、水利局長。領導小組下設招標辦公室,通局長兼辦公室主任,辦公室就設在通局,進入這個辦公室的七名工作人員,分別來自與工程有關係的局委。不用問,這些人都是招標事宜的行家裏手,不僅悉招標的程序,也悉各路投標的工程隊,當然,更悉工程隊的頭頭腦腦。哪個人誠信厚道,哪個人刁鑽狡詐,哪個人實力雄厚,哪個人的二舅是市裏哪個領導人物,哪個人的子在省城,哪個人屬皮包公司,等等。哪裏像自己這個剛到任的常務副縣長,對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是兩眼一抹黑。怎敢信口開河,輕易邁步。這時,東啓聰想起岳父艾副市長的囑咐,遇上大事隨時與他通話。如今真是方便,一撥電話,就聽到岳父的聲音,如同對面。岳父告訴女婿,這種事是利益分配的大事,千萬不能自作主張,以為自己有權,就能使用。要徵求曾縣長的意見,這很重要。如果有必要的話,還要向霍書記彙報彙報,聽聽他的指示,不過,這要看具體情況再定奪。東啓聰是個心有靈犀一點通的聰明人,岳父的指導他很明白,招標的事,必須向曾縣長彙報,徵求他的意見,照顧他的利益,儘管他已將招標領導小組組長的權力給了自己。至於霍書記那邊,向他彙報否,是要據具體情況和事態發展來定奪的。從理論上講,招標的事屬行政事宜,責任和權力都在政府這邊,這類事是不必向縣委那邊彙報的,不過,倘若縣委書記是個很關心這類事的人物,又有心思手這事,那就另當別論了。岳父指的“看具體情況再定奪”應該就是這個意思吧。然而使東啓聰始料不及的是,還沒待他去徵求曾縣長的意見,縣委那邊的政法委書記打來電話,告訴他有一家投標修路的工程公司,不僅資質高,設備好,技術湛,而且很守信義,在咱背頭一帶口碑尚好,請東縣長在可能的情況下給予關照。東啓聰放下電話,還沒想好如何對付政法委書記時,縣委那邊的紀檢書記敲門而入,這位年約五十、動作穩重的長者是以推心置腹的架勢與年輕的東縣長談的。他先是陳述一起因招標導致幹部翻船落水的真人真事,而後道出背頭這地方的特徵。多少年了,沒遇過修建高速公路與縣城的連接公路這麼大的工程,全長三十公里啊,一級公路的標準啊!投資五六千萬元啊!光中間那座跨背頭河的橋造價就兩千多萬了啊!不得了啊,這麼多錢啊!省財政直接撥款啊!比咱背頭縣全年的財政收入還多啊!這錢可得管好啊!千萬不敢出差錯啊!東縣長啊,我跟你推薦個隊,保準行啊!接着紀檢書記就道出一家當地的道橋公司,既能修路,又會造橋,頗有實力,也守信義。説話結束時,紀檢書記還是以很體貼東縣長的口氣道:“東縣長啊,這事就靠你定了,我説的事可別為難啊,中就中,不中就不中。東縣長,可別為這事作難啊,照原則辦事啊,噢,我走了,走了,別送,別送。”至於為修路招標的事又有多少人找他,無論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一概記不清了。後來這些人都好對付,政法委書記與紀檢書記不然,他們都是縣委常委啊!這天,東縣長匆匆吃過晚宴,就去找曾縣長了,他知道曾縣長正患冒,沒在晚宴上戀戰,提前回他的內室歇息。他告訴曾縣長,道橋工程還沒有開標,好多有頭有臉的人物,就一窩蜂的來了,這事咋辦才算辦得了,辦得好。曾縣長聽着東縣長髮自內心的苦衷,笑哈哈地開導他,你呀,東縣長,在咱這地方當縣長,不怕有人找,就怕沒人找。沒聽説,到政協就沒人找了,他們自嘲是“沒權沒錢沒人找,無責無事無煩惱”什麼無煩惱,坐着那冷板凳能不煩惱嗎?東縣長,他們找咱,正説明有求於咱,不找咱不行,他們求咱辦事,咱怕什麼,辦得着的辦,辦不着的不辦就是。你剛來,恐怕還不適應這場合,實際上,這正是咱威風的時候,東縣長,我不知道你咋想的,你是想管這事,還是不想管。不,説不想管不對,這麼説吧,你是想多管點這事還是想少管點這事。東縣長不假思索地説,想少管點這事。曾縣長説,這就對啦,這種事,你不管不行,管多了也不好。如今你是常務副縣長,常務是什麼意思,別人不管的事,管不了的事,常務不能甩手。再説,當下你又是招標領導小組組長,能不管嗎,要是真撒手不管,任他們去辦,那也不行,最後工程出了問題,咱還得負責。跟你説實話吧,東縣長,這個招標領導小組組長可不是沒人幹,他們幾個(指副縣長)要爭着搶着幹呢,利益驅動啊!為啥不叫他們本地人當這個小組長,要是叫他們幹上了,你等着看吧,最後中標的都是他們的八大姑七大姨的,用地方幹部就是有這種弊端,一事就掉進關係網裏了。也不能只怨他們照顧關係,有些關係他們想甩都甩不掉的。像你和我這樣的外地人,辦事就超多了。聽着曾縣長説話,東縣長心中有數了,開始曾縣長叫他任招標領導小組組長,分管通城建的副縣長任副組長,他還有點不大理解,不管怎麼説,人家與自己都是副縣長,儘管自己的副縣長前面加了“常務”兩字,但級別是一樣的,再説,人家分工就是專抓通城建的,無論從業務悉方面,還是職責權限方面,這個組長叫人家當應該更合適些。自己戴上組長帽子,見了分管通城建的副縣長,總覺得心虛理虧似的,這會兒聽曾縣長一説,心中豁然開朗,組長這差事如果曾縣長不當,非己莫屬了。

“可是,我怎麼個少管法呢?曾縣長,你知道,我對咱背頭縣的許多情況還不很清楚,雖然做了快一年的宣傳部長,可是那工作跟這工作是兩碼事,接觸的人和事太不一樣了。”曾縣長見東縣長問得懇切認真,他也回答得實在實用,全是自己的真經:“招標這事既是個肥差,也是個惹人的事,中標的人要你,沒有中標的人要罵你,遇上那難纏的主,還會告狀,就是你正兒八經光明正大招標,他也告你舞弊了,吃了中標人的賄賂了,可是,咱這地方,有些關係你不考慮,不關照,也真不中。像他宋城金,我看那張報名投標的名單了,這回他也報了名,要投標,這人在咱縣算得上個人物了,政治上有地位,不論是咱縣,還是到省城江口市,都有後台,聽説就是江北省,也有領導支持他。關鍵是他有經濟實力,他就是靠修路造橋起家的,他的道橋工程公司又是咱縣最有名的,這項工程,不叫他中標,肯定不好向各方代,至於其他投標的工程隊,就不那麼重要,東縣長。”東啓聰已聽明白,曾縣長的意思是必須叫宋城金中標,他的高明之處在於,叫宋城金中標,並非他的意思,而是來自這方王國各種勢力的壓力所致。這時東縣長已想好了,即使只是曾縣長一個人的意思,他也必須照辦不打折扣,説不清,那天宋城金突然進入他的辦公室説事,就是曾縣長做的幕後指導。想到這裏,東啓聰就直率地表態了:“曾縣長,你説得對,我同意你的意見,只是應該怎麼關照宋老闆的道橋公司,我心中還是沒底,曾縣長。”曾縣長見東縣長態度明朗果斷,言語乾脆利索,也就實打實的務實了:“這條路雖然投資五千八百萬元,我聽説光那座跨背頭河的橋就扛去了二千多萬元,這樣,把橋和橋兩邊的一段路作為一個標段,總投資不低於三千五百萬元就行了,剩下的兩千多萬元,至少還得分三四個標段,誰願意投就叫他們去投吧,你就別管他們了。”

“為什麼分這麼多標段。這樣做,那麼多工程隊好管理嗎?曾縣長。”

“不分這麼多標段,你就不成,東縣長,他們(指當地幹部)那千絲萬縷的關係,要是不關照關照,招標能順當嗎?進場的工程隊多了是不好管理,可是也比不叫他們中標好辦。這事我有經驗,也有教訓。東縣長,你信不信?”

“我信,我信,曾縣長,這條路和橋要是全叫宋城金幹了,説不清那些沒中標的人會聯起手來跟咱搗蛋,是不是,曾縣長。”

“他們聯手,咱才不怕呢!光宋城金就把他們擺平了,關鍵是咱政府內部,還有縣委那邊,都有人啊。嘿嘿,幹一件事,你看難不——”曾縣長沒有道明“都有人”要怎麼着,只是這麼一提示,東縣長就明白了這話的內涵,他也跟着曾縣長勉強地笑了笑,説:“叫宋城金做三千多萬的工程,剩下那兩千多萬再叫好幾家分包,他們嫌不嫌少了。”

“誰都嫌少,我太瞭解這幫人了,就是他宋城金,就是給他四千萬,他也嫌少,當然那幾家工程隊也嫌少,不過,你放心,這路一開工,他們都會找理由,叫上邊追加經費的,誰不知道這條路和這架橋是省財政的款,不過要追加經費,還得省通廳點頭同意,他們那裏是道橋的行家,只要他們説,先前計劃的投資不夠,需要再追加,主管領導就會簽字追加,説追加幾千萬元就能追加幾千萬元。省裏有錢,不比咱小小背頭縣。”

“噢!”東縣長像一個小學生,聽了老師的開導,方明白這裏邊還有這麼多學問。不過,有些問題還是使他有點擔憂“曾縣長,如果修路造橋的經費確實不夠,上邊又不同意追加經費,那——會不會成半拉子工程?”

“放心吧,東縣長,他們哪一個能進場的工程隊都不是白吃乾飯的,都有上躥下跳、南征北戰的本領,沒有他們攻不下的關口,這事不用咱心,到時候是他們手推着咱頭拱着咱往前走的,嘿嘿。你只要把大框框敲定了,小事就別管它,我的意見是,到招標時,你連面都不面,乾脆找個理由旅遊去,就説到什麼地方開會了,反正咱定的大框框誰也不敢推翻,那些小打小鬧的事,叫他們去整,整的有了意見,由他們頂缸,整的好了,依然是你的政績。”聽着曾縣長這番話,東啓聰還是有些不放心,他想起前不久外地一家工程隊也是修路建橋,由於在工程中偷工減料,橋剛建成試用就倒塌了,死傷許多人,那裏主管這項工程的領導被定為瀆職罪逮捕法辦了,就試探地説:“咱們的背頭河橋工程,可是關鍵,不知他宋城金的技術力量行不行?這麼大的橋能勝任不能?建橋不比修路,橋一出問題…”沒等東啓聰的話説完,曾縣長就答話了:“這一點我早想了,他宋城金可不是個魯莽心的人,別看大大咧咧的。其實他是中有細,又是大明白人,不像咱縣有些工程隊,好處攬到手了,就誰都不顧了,光知道自己賺錢,又不想後果,幹什麼活都敢偷工減料。宋城金在咱這地方是有信譽的,他幹過的工程能經得住考驗,而且,他重視使用專家,光他那工程公司就聘請了三個省裏退休的高級工程師,都是專做橋樑和道路的。還有一點,就是他的關係特別廣,有些活他沒把握,會請高手幫忙,或是乾脆轉包給省裏的大公司,咱所以敢把這工程給他,就是他有頭腦,又講誠信,要不然,誰敢啊。”東啓聰邊聽邊思索曾縣長的話,是啊,他宋城金能在背頭縣站住腳,又能戴上縣人大常委、江口市人大代表的頭銜,若他是個只知賺錢,不講誠信的小人,肯定不中,也發展不到今天這一步。還有一點很重要,曾縣長説他宋城金“是個大明白人”這句話的內容其實很深,東啓聰能理解,那意思是宋城金這人懂得別人為自己做的幕後工作的價值,像承包工程這事,自己中標了,他知道中標是有貴人暗中幫忙,自己賺了錢千萬別隻是自己花,要做到有錢大家花,要想到幫助過自己的那些貴人們。東啓聰想,也許這個宋城金就靠這樣為人做事,他的公司才越做越大,工程越攬越多,信譽也越來越好。不像那些鼠目寸光自私自利過河拆橋不懂知恩圖報的一錘子買賣的糊塗小人。那種人,看似怪,其實不,他們的企業永遠也做不大做不強的。這時候的東縣長只擔心一件事了,他問曾縣長:“要是招標進行時,他宋城金的工程公司沒中標怎麼辦?我是説萬一,俗話説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曾縣長。”

“敢…”這個字十分強勁飽滿的從曾縣長的牙縫裏擠了出來“瘋了他們啦!這種場面,他誰敢胡寫胡畫?誰不聽話,隨時就拿掉誰,這事,東縣長,你?一百個放心了。在咱背頭縣,就沒有這種萬一…”聽到這話時,東縣長的心才釋然了。

過了一個星期,東縣長偕夫人艾思思到南國沿海考察,十多天後,返回背頭縣時,宋城金的道橋工程公司已進了工地,熱火朝天地幹起來了。這時老家打來電話,父親告訴兒子,家中的宅房擴建開工好幾天了,新蓋的廂房牆起至兩米高了。東啓聰問父親,是誰找的工程隊?父親反問兒子:“不是你叫人家來的嗎?”兒子突然明白了,是宋城金派的人,他曾對他説過,要為自己老家的宅房擴建整修,沒想到的是,他沒得到主人的首肯,竟然開工了。可是,為這事,能怎麼人家,主人是不興打送禮人的。何況人家不遠百里,派人為自己家修宅蓋房,多辛苦啊!不人家,能再打擊人家嗎?唉,這個宋城金,就是這麼個明白人嗎?就是這麼的誠信嗎?他中了標,立竿見影,謝關照他的貴人了…其實自己什麼也沒做,只是順着曾縣長的思路跟着下罷了,沒想到就有這種回報。面對父親的反問,能不識時務不領情嗎?東啓聰含糊其辭的回答了父親,其實是默認了這事,領了宋城金的情,也怨宋老闆熱情太高,攻勢太猛,得東縣長猝不及防,不得不盛情難卻了。情雖然領了,好處也得了,可是在東縣長心裏,一直有種惶惶不安的覺,這不是無功受祿是什麼?蓋房建屋,可不是小恩小惠,這事若是敗,怎麼代?每每想到老家的房宅,就不自覺的生髮一種愧疚和不安,心想,待合適時機,將建房的花費還給宋老闆,即使是象徵的還款,也得走走程序。東縣長明白,宋老闆是不會收這筆還款的,那就暗示他,即使照實際花費打一折,也得收下,收下了建房款,東縣長的心才踏實,至於收多收少,並不重要。東縣長悄悄對自己説,在沒有與宋老闆結清蓋房賬目之前,老家蓋房的事只能是絕密,包括子思思和岳父艾民,也不能知曉。可是,隨着時間的逝,東縣長企圖“還款”的念頭漸漸淡化了,特別是他得知,僅僅在建造背頭河大橋這一個項目中,宋老闆的純利潤就達一千二百五十萬元,如果外加橋兩側的一級公路,總利潤就一千七百萬元了。怎麼這麼高,東縣長有點不解,他宋老闆攬到的工程總造價也就是三千多萬元,難道幹這種活利潤能達百分之五十嗎?對東縣長的疑惑,身邊的行家告訴他:“聽説過吧,金橋銀路鐵房子。什麼意思呢?建造橋樑的含金量最高,獲得的利潤是金子,金子多值錢啊。修建公路的利潤也不低,但是比起橋樑,它還不行,不過它的利潤可比喻為白銀的價位,也很不錯啊。若是蓋房子就不中了,充其量利潤像鐵疙瘩的價格,比起路橋工程:低多了。知道吧,東縣長,人家宋老闆早先就是泥瓦匠出身,蓋房子的,後來當了建築隊工頭,再後來當了建築公司老闆,一年忙到頭,蓋的大樓不少,用他的話説,掙的錢就那仨核桃倆棗,不過癮。後來不知是哪個高人指點他,他把建築公司變成了道橋工程公司了…”得悉這些信息,東縣長先前無功受祿的愧疚不知不覺消失了,不安的情緒也蕩然無存了。進而,覺得宋老闆為自家出的那點力,充其量只是他身上的一而已。只是這事得保密,不能讓外人知道。前幾天一個晚上,東縣長與宋老闆在背頭大酒店相遇,那天兩人都有應酬,宋老闆趁東縣長去洗手間時將他拉到一邊,對他説了幾句話:“東縣長,咱老家的房子算收拾好了,你空回家看看,有不滿意的地方直説,你咋説俺咋辦。建這房子,你放心,東縣長,俺找的是鄰邊江東省的建築隊,咱背頭人除了我,沒一個叫他們去的,蓋房的人只是幹活吃飯,不管閒事,蓋好走人,別説他們,就連東大叔(指東啓聰的父親),也不知我姓啥名誰,還以為我是建築隊領班呢。嘿嘿,放心吧,辦這事,俺經驗多了,東縣長,俺跟領導辦好事,決不能辦成壞事,跟領導幫忙,決不會幫成倒忙。你東縣長能領俺這個情,就是看得起俺,心裏有俺,俺得好好謝謝你呀。別説跟你蓋幾間房子,就你東縣長,只要張張嘴,就是蓋套別墅,也有人搶着爭着幹哩,嘿嘿,嘿嘿…”宋城金果然是個大明白人,不僅知道為領導幫忙辦好事,還要對領導負責任,防住可能出現的負面效果。這種人,與領導打道,領導能不放心嗎?就是那一天,東縣長在宴席酒場上,又聽到不少關於宋城金的傳聞。

宋老闆慷慨大氣,忠厚誠信又有慈善心腸,每逢節年關,他老家村莊的一千餘户農家,每户都能得到他送的五斤豬,十斤雞蛋,這是年禮;為翻修村裏的小學,他投資五十萬元;為擴建鄉中學,他投資八十五萬元。提起宋城金,村民恨不得喊萬歲,鄉里也是人人伸出大拇指説:“人家宋老闆,那才叫老闆,好人啊!”是啊,好人就該有好報,不久以後從上邊傳來消息,有個大人物點名要將宋城金作為全國扶貧模範,據説,還要將他作為下屆全國政協委員人選。這樣一,背頭縣哪裏敢怠慢,趕緊將縣政協副主席的頭銜許給了宋城金,只是待縣政協開會時表決通過一下,就名正言順了,眼下雖然會還沒開,宋主席的叫聲在某些場合已經開始了。東縣長知道,這種並非從官方發佈的消息,是真的,宋城金是要當背頭縣政協副主席了。可是,在大庭廣眾面前,有人高喊宋主席時,宋城金卻滿臉惑地説:“咋我還不知道這事,誰叫我當副主席了。嘿嘿,別亂,別亂,副主席可不是亂叫的,嘿嘿…”顯然,説這話時他的神態並不嚴肅,嘻嘻哈哈的,顯現出既豁達又獷的大度,給人一種滿不在乎的“馬大哈”覺。其實,宋老闆一點也不馬大哈,他的心超乎尋常的細密,使東縣長有這種覺是剛過了元旦的第十天。那天,東縣長剛從政府食堂用過早餐走進辦公室,宋城金就尾隨而來,進屋時,他的眼光往左右兩側掃視一下,見走廊空蕩蕩的,空無一人,就走進屋,將門關上。沒等東縣長讓座,就坐在辦公桌對面的椅子上。這時間,離上班時間還差十多分鐘,東縣長好奇地説,這麼早,你來我這,一定有什麼事。宋城金説,也沒啥要緊事,眼瞧過年了,我來看看,還有,你馬上過生了,我不能裝馬虎。沒等宋老闆的話講完,東啓聰就驚訝道,怎麼又要過年?不是剛過了元旦,唉,至於生,我早忘了。以往,從沒人提起過什麼生,是的,東啓聰説的是心裏話,他看看曆,今天才元月十一,不是剛過了陽曆年嗎?要説生,三十多年了,他從沒把這事當回事,只是記得小孩子時,生那天,媽媽會煮個雞蛋,還染上紅顏,這就是最好的生禮物了。後來長大了,再也沒提過生這事,今天,這個宋老闆突然提起馬上過生了,方想起來,自己的生,是個特殊的時間,大年三十,除夕夜。宋老闆接着東縣長的話,解釋道:“今年過年早,兩個年(指農曆與公曆)都在元月,今兒個都臘月十九啦,不早啦,我看了,你的生是一九六一年二月十四,農曆是庚子年臘月二十九,那年沒三十,臘月二十九就是除夕了,好子啊,屬鼠的生在大年三十,啥都備齊了,你是想吃啥有啥,想穿啥有啥,想要啥有啥,有福…有福啊,東縣長。嘿嘿…嘿嘿…”

“噢。”東啓聰如夢方醒的道“那也還有十多天呢,早呢,這過年,我就沒把它當回事,宋老闆,不瞞你説,我的生,要不是你提醒,我早忘了。對,你是怎麼知道我的生,還得那麼清楚,公曆農曆都對照着。你真認真,真細心,想不到,哈哈。”東啓聰輕鬆地笑着,遞給宋城金一支香煙。兩個人燃起來,屋子裏出現了“雲霧”

“你是不知道,東縣長,在江口市,別看離咱背頭這麼近,那是倆世界,大城市不到大年初一,不放假,咱這地方,過了臘八就進入大年了,到了臘月二十,也就是明天吧,機關裏就沒人了,都忙活過年了,就是有人,也是個把值班的,你們縣政府、縣委要好一點,各科室還留有人。俺嘛,今年過年不在家,過兩天就出去旅遊了,這回出去時間長,去的地方也遠,出門前我能不跟你照個面?那就太不夠意思了,東縣長。”

“宋老闆還這麼客氣,咱們又不是才認識,哈哈。”

“給…”説話間宋城金已將個信封放在東縣長的辦公桌一側,又將一小疊文件把信封壓住“過年了,我該去府上拜拜,這一外出,哪還能去,太不禮貌了。東縣長,你來咱縣政府過頭個年,我就失禮,唉,沒辦法,也是為陪領導,東縣長,你多見諒啊,這點小意思,實在拿不出手。”

“不…不行…宋老闆,我已經無功受祿了,不能再…”東啓聰將文件下邊的信封取出來,往宋城金身上

“唉…啥子無功受祿啊,東縣長,你對俺支持大了,這裏邊(指信封裏邊)就是點江口市五彩大世界的購物券,叫弟妹買個化妝品什麼的,還有件皮衣票,是我特地跟你定做的,叫通訊員空到護坡鎮護坡皮貨一條街去取就行了。”説話間,宋城金將接過來的信封又壓在辦公桌的文件堆裏,站起就要走人,邊走邊以不可置疑的懇切口氣説“東縣長,你要是看得起你這個大哥,別,你要是認你這個大哥,就別客氣,俺就沒敢跟你送現金人民幣,幾張購物券,算啥…嘿嘿…嘿嘿…權當俺請你喝杯茶水,嘿嘿…”宋城金輕鬆的卻又是強勁的腳步踩着朗的笑聲,手已拉開屋門轉身走了。又不想收禮,又怕動作太大驚動四鄰的東縣長,在與經驗豐富又氣質強烈的宋老闆“搏擊”中,他只能就範於對方。

是在宋城金的提示下,東啓聰才覺察果然年關來了,縣政府大院開始着微妙的變化,一撥又一撥的人突然來了,又突然走了,一時間,大院呈現出異常喧鬧熱騰的景象,亂哄哄又吵嚷嚷的,轉眼間,又變得靜謐安詳,不動聲,甚至連個人影都找不到。大家都在幹什麼?一個個忙得要死,一會兒來,一會兒送往,一瞬間又人影俱無,銷聲匿跡,去向不明,誰也不去打聽誰的下落,誰也不想讓別人打聽自個兒的下落,大家似乎早已心照不宣,各幹其事。在政府,與東啓聰能貼着心説話的,其實就是曾縣長,其他幾個副縣長雖然與他十分和氣,有時還會主動獻些殷勤,但東啓聰與他們總有一種距離,覺得他們對自己敬而遠之。也許,因為這些副縣長都是背頭縣本鄉本土人士,曾縣長與東縣長卻同是從江口市派來的人物,由於出處不同,也就使他們的共同之處,特別是所謂的共同語言有了懸殊。另外愛與自己接近的人,是從外地招聘來的幾個大學生。這大概與各人的學歷和學力有關,本縣本土選進政府的幹部,就很少主動找自己,轉眼到了臘月二十二,吃早飯時,政府小餐廳裏只有曾縣長與東縣長,也只是早飯他們會在政府用餐,中午與晚上不是在酒店就是在賓館,大多是陪客人。曾縣長很是關切地對東縣長説:“真快,又到去年這個時候了,該去看的,該去拜的,他們都在跑啊。”曾縣長説的他們,是指另外的幾個副縣長,這兩天都跑出去了。東啓聰能聽明白,所謂該去看的與該去拜的,是那些有實際作用和利用價值的上級單位與上級領導,還有一些德高望重的人物。雖然已從權力的位子退至二線,但依然發着餘威。

“我是不是有點怠慢了,曾縣長,直到眼下,我還沒往江口市跑呢。”東啓聰很機,他理解曾縣長的好心。

“不怠慢,不怠慢,這幾天正是跑的時候。”曾縣長想,東縣長不比其他幾個縣長,他有艾副市長做靠山,就是有些違背潛規則的事,沒有走到哪個該走到的人物面前,諒那人也不敢怎麼樣他東縣長。只是有些牽涉縣裏利益的事,有那斤斤計較利益得失的小人會暗中使絆子,設障礙,得本能順當的事不順當,那不是吃大虧了。

“有那得去看看的人,也不一定你親自去,東縣長,只要叫他們對口的局長主任代辦就行了。唉,就這麼回事,年年到年關都説,不準去拜看領導,不準送這送那,可是年年都沒少送,我是眼看着一年比一年送的多了,不多不行啊,這禮,也像漲工資一樣,只能往上漲,不能往下落,別説落,就是與去年一般多,就不行。東縣長,知道吧,不是咱背頭縣一家啊,人家幾個縣都往上漲,咱也得隨着上呀。”

“每年漲的幅度該有多大?”東啓聰對這種行情,確實還不大瞭解,他在報社當總編輯,過年也收禮,不過,那禮無論從量還是到質,與往政府送禮,往領導家送禮,是太不一樣了。所以他是像學生請教老師一樣,很誠懇地問這個問題。顯然,他的這種提問太外行了,曾縣長能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嗎?面對東縣長謙虛求教的面孔,曾縣長只是説,這事可與你分管的那些局委商量,他們知道該怎麼辦。説過這事以後,曾縣長又對東啓聰説,他想見見艾副市長,不知這兩天有空兒沒有,想讓東縣長牽個線,哪怕只見面兩三分鐘,如果艾副市長特別忙的話。按常理講,一個縣長求見艾副市長,本不是什麼難事,作為副市長,理應暇接待。可是這種事對艾副市長,則行不通。也許因為艾副市長前面加了“常務”二字,又因市長在外地學習,政府的工作由他主持的緣故,找他的人就多起來,倘若他一一接見,又一一許諾,絕對不行,如果接見了這些求見者,又不能給予他們許諾,或者給予的是一頭涼水,是掃興的拒絕,那樣還不如不予接見。更使艾副市長不安的事是這類求見的人物,幾乎沒有兩個肩膀扛着一個頭空手來的,不是提着大包大包,就是身揣“細軟”之禮者,你若收下了禮,送禮人就以為可以恭候佳音,如果後兑現不了人家的期望,送禮人豈不罵你八輩。你若拒絕收禮,送禮人出了門就敢罵你八輩,這種禮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所以,艾副市長是不輕易接見來訪者的。這會兒,曾縣長有求於自己幫忙,為他見到艾副市長牽線搭橋,東啓聰還是有成竹的,畢竟艾副市長只有一個女兒,也只有一個女婿,與女婿搭班子的也只有一個曾縣長,女婿為這事去求岳父,岳父會拒絕嗎?

俗話講,做生意要隨行就市,做人得入鄉隨俗,做俊傑應識時務。曾縣長提示他,過年了,該去看的,該去拜的,都要去跑啊…吃過早飯,他就開始落實這事了,自己沒工夫去跑,讓別人代勞,關鍵是該送的東西要送達到位,其實辦這事對東縣長並不費勁,只要幾個電話,就行了。許多電話還沒顧得打,為送禮的事,下邊的人就來請示東縣長了,該看該拜的地方和人物,絕大多數是不謀而合的。東縣長雖然沒有像別的副縣長親自率隊出征或單槍匹馬登門拜訪,卻依然忙得夠戧,從臘月二十開始,就開始忙碌地接待了,全縣二十二個鄉鎮的書記、鄉鎮長,全縣三十三家縣直機關的局長、主任,全縣二十多家像樣的企業總經理、董事長,外加記不清的民營企業老闆,工程隊頭頭腦腦,另有銀行行長、學校校長、酒店賓館經理等等等等,平時悉的不悉的,見過面的沒見過面的,這陣子紛至沓來,懇求拜見。

這是一個使東啓聰從來沒有經歷過的大年,他平生第一次享受到一個官人的高貴與愜意。原本自己想準備的年貨,卻有人為自己準備好了,原本自己沒有想到的東西,或雖然想到但又捨棄的耗資太高的奢侈品,卻也有人為自己準備好了。更重要的是,這種令人眼花繚亂琳琅滿目的東西不用自己跑一里路,不用自己花一分錢,就“送貨上門”了。東啓聰不是一個貪心的人,他沒有向縣裏任何一個人索要禮品,甚至連暗示索取錢物的小動作都沒有過。可是,豐厚的禮品卻源源不斷不期而至。他真想拒收某些禮品,可是,還沒等他把拒絕收禮的理由道罷,對方就哀求般的要他務必收下,那意切情真的誠懇神態,由裏及表得淋漓盡致,就差沒有下跪求他了。唉,這算什麼道理啊,人家送禮,還要央求自己,收下了禮,算是恩賜了送禮人,拒收禮,那是惹了送禮人。有意思,真有意思。東縣長拍着腦門,有些不解,又有點得意地自言自語。天漸漸黑了下來,時鐘走至晚十點半時,政府裏還是人熱鬧非常。原來,白天往外跑的副縣長都回來了,來拜見他們的人湧了進來,一撥接着一撥,像水席一般,這種場面肯定是電話預約過的,要不,在平常的時候,別説晚上十點,就是一下班,政府大院就靜得出奇了,人們大多到了酒店和賓館了。東縣長的屋裏,已堆了不少年貨,東縣長從一個塑料袋中取出兩條大中華香煙,突然發現,袋子中還放着一個信封,取出一看,信封裏有厚厚一沓人民幣,他想了想,怎麼也想不起這是誰送的現鈔,再數數那錢,數目還不少,他有點坐不住了,萬一因為這錢出了問題,事就大了。不行,這錢不能要,煙可以收下。他走出辦公室,來到曾縣長的屋子。他知道,曾縣長有熬夜的習慣,十點多鐘,對他遠不是入睡的時間。曾縣長有些驚愕地看着突然敲門進來的東縣長,問他有什麼事嗎?這時在曾縣長屋裏的縣政府秘書長,邊與東縣長微笑着,邊走出了縣長的辦公室。屋子裏只有兩個縣長了。東縣長告訴曾縣長,可能是今天吧,他收到有人送來的現金,這怎麼行,他想把這錢給縣委那邊的紀委會。曾縣長聽罷他的話,很從容的告訴他,節送禮,這些年已成了不成文的規矩,要是完全不收禮,肯定是行不通的,要離大多數人,得自己成孤家寡人了,唉…這事也真不好處理,從理論上講,都好説,也好做,實際呢,不是那回事兒。其實這種官帽之事並非一般人想象的那麼簡單,東縣長,我的意思是,這錢,要退,就退給送你的那一個人,別轉手,也不要驚動紀委,你要去紀委辦這事,不是把人家送錢的人給賣了。你想,那麼多送禮的人,就賣了人家一個人,他的心能平衡嗎?他能不生氣嗎?要是遇上脾氣火暴的人,能穩定嗎?這些人,咱別惹他們。是啊,有些人的禮是不能要,堅決不能要,不過這事要處理好,別留下啥話把。

離開曾縣長辦公室時,東縣長一直在悄聲埋怨自己,怎麼這樣心呢?誰送的禮都不清了,找誰退錢呢?唉,還是經驗太少,以往哪裏遇到過這事,唉…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