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你別看韓天平時是個慢子,但涉及到他的研究,他馬上就可以變成一個急
子。
一説起到高原村,韓天立馬叫二等着他,回去準備收拾了一通,又跑來和二
一道前往高原村。他急於想知道二
果蔬味道好的原因。
一路顛簸,一路爬山,韓天與二回到了高原村。可能是經常下農村爬山的緣故,韓天爬起三道坡來除了微微
氣以外,還真沒看到他叫苦叫累。
進了村到了二的家,韓天卻不讓二
陪同,戴了頂草帽,自己一個人去找人談話調查去了。看韓天那樣子,還真像一個有知識、有文化的老農。
有明堂正在自家的菜地裏忙活着,他也想種點菜給二
換點零花錢。忽然,他看到一個戴草帽的外村人向他走來,這是哪兒人呢,衣服這麼光鮮?有明堂眯起眼睛,也看不出什麼明堂來,乾脆懶得管他,埋頭繼續忙活着。
“老哥,忙啊。”韓天叫住有明堂,遞了紙煙過去。
有明堂被叫住,看見那人遞的煙,笑嘻嘻地接了過來,打起火點着了,説:“你是外村人吧?怎麼沒見過你?找我有事?”佔了便宜的他特有耐心和服務意識,這也許是多年養成的職業習慣。
“在種地?”韓天看着有明堂的種地方法,也太笨拙了,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有明堂臉不易察覺地紅了一下,説:“好些年沒種了,手把式都生疏了。今年二家在收菜,我就種點來賣,順便換點零花錢。”
“二家?”韓天還不習慣劉國慶的外號叫“二
。”
“是啊。”有明堂臉上充滿笑容,説:“二的本名叫劉國慶,他可是我們高原村第一個畢業出去的大學生。畢業以後,就在家裏創業,收菜賣,賺的鈔票嘩嘩的響,比我強多了。他收菜的價格極其公道,比挑到鎮上的批發價還高。村裏的人秋收了,家家户户都開始種菜,連我這個研究易經的都開始種了。”研究易經地?韓天一愣。隨即反應過來。呵呵一笑。説:“你忙。老哥。你可知道高原村誰家種地菜最多啊?”韓天知道在這種人那裏是問不出什麼有價值地東西地。便打聽一下想問別人。
有明堂用手一指。説:“劉越能家。他準備大幹。開了好幾畝地。就在前面不遠處。”謝過有明堂。韓天朝劉越能家走去。劉越能家地門鎖着。沒人。院壩裏還放着一堆剛刨回來地地瓜。韓天抓起一個地瓜。剝了皮。咬了一口。味道確實不錯。但與二挑到鎮上去賣地還有很大地差距。
“誰?”一個挑着一擔子地瓜地年青人出現在了韓天地面前。眼神不善地盯着他。
“你是劉越能?”韓天問道。
劉越能疑惑地點了點頭。
“我叫韓天,搞農業研究的。到劉國慶家作客的,也就是你們叫的二。我在縣城聽説高原村的果蔬味道好,特意過來看看。剛才嚐了一口地瓜,味道確實可以,你能給我分析分析高原村的果蔬是怎樣種的嗎?”説着,韓天把工作證亮給劉越能看。
劉越能接過工作證,看見上面寫着“縣農業技術研究所所長韓天”幾個字。
看完了,劉越能把證書還給韓天,又找開門找了板凳讓韓天坐,與韓天聊磕起來:“説到種菜種水果挑到鎮上去賣吧,我還是高原村最先這麼幹的。種植技術方面的書我也沒少鑽研,種地的經驗和技術也不比別人差,在種菜上用的心也不比別人少。可是,我就是搞不明白,為啥二
家種出來的果蔬味道就這麼好?”
“二種地的好些方法我還不大認同,比如説反季節蔬菜吧,沒有搞大棚,壞死了怎麼辦?可偏偏人家二
就能夠讓果蔬味道變好,讓作物生長健康,還長得特別快。我用心觀察過,二
家種的菜比其他菜的生長週期要縮短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二的樣子,你説奇怪不奇怪?如今,二
家的反季節蔬菜已經要開花了。我去看過他搭的大棚,那叫什麼大棚?完全就是一個用膠布遮起來的竹棚子,不透光也不保温,跟書上講的大棚蔬菜完全是兩回事?”
“更為奇怪的是,二這一陣收了不少菜,有一次我
了一百斤李子給他,第二天又幫他挑到鎮上去,我悄悄地拿了幾個來嚐了嚐,味道完全大變樣,那味兒,現在我都還記得起來,説着就讓人
口水,這一輩子我都沒吃過這麼好吃的水果。這些李子是我家種的,我還不知道是啥味,可是在二
家放了一晚上就變得這麼好吃,真不知道二
是怎麼讓果蔬變味的?”
“説到底,人家二是大學生,出品的果蔬味道就是好,不得不讓人佩服啊!”
…
走了十多户人家,韓天基本把高原村的情況摸清了。
斑原村地勢平坦,很適合種蔬菜,因為照和温度的原因,形成了獨特的小氣候條件,種出來的果蔬味道也很好,適合搞規模種植。高原村的人都很淳樸,注重鄉情,同時也很貧困,只要能賺到一點小錢,就容易把他們組織起來,二
收菜引發的種菜
充分説明了這一點。對於二
的為人,高原村可以説人人都佩服,都説他的好,如果進行規模種植,無疑二
是最適合的牽頭人。
重新回到二家後,韓天又去看了劉越能所講的那個奇特的大棚。的確如劉越能所説,這大棚太不像樣子,便問二
原因。
二知道韓天會有此一問,早就準備好了説辭:“這是我搞的反季節蔬菜的種植試驗,完全是瞎種,沒想着有什麼收穫的。反季節蔬菜
系比較弱,有一次下偏東雨,差點把這些菜全沖走了。所以,我就
了這個棚,主要是為了遮風擋雨。”韓天聽了解釋,點了點頭,想畢是劉越能誤會了,也就不再追問。
接着,韓天又和二聊起了各式各樣的農作物的生長規律。
二對答如
,因為他早就通過異能
知,研究了各種植物的生長特
,自然對各種植物的生長規律極其
悉,雖然他沒有看過相關方面的書,但回答起來,反而更有特
,更有鄉土味,有些觀點甚至比書上講的還要詳細、還要別出心裁,韓天這個農業專家也聽得津津有味。
“看來,二這小子對植物和種植完全是用了心的。”韓天在心裏
覺到,二
對於植物,有一種天然的親和的
情在裏面。或許,正因為這種
情,才讓二
對植物如此
悉,才能種出味道極好的果蔬。這就跟炒菜一樣,帶着
情炒菜,那味道是完全不一樣的。
“二,我給你個建議,你聽不聽?”
“聽,專家的話就是明燈啊。”這話,韓天聽了舒服。他笑了笑,深思了一會,組織了一下語言,説:“我已經基本清楚了,高原村的村民種植熱情很高,可以借勢成立一個農業種植協會,把大家組織起來,變鬆散自由型的種植為高度組織化、規模化、專業化的種植。”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好處多着點。首先,協會成立起來以後,可以由協會據市場情況調整種植結構,可以儘可能地避免果賤傷農。其次,實行統一的種植標準,開展實用型的種植技術培訓,可以極大地提高農民的種植技術,使生產出來的產品實現標準化,質量和產量都有保障。第三,對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可以統一銷售、統一經營,如果處於高端市場,也就是質量最好的那種,還可以享有定價權,
據市場暴需情況,能夠獲得最多的農業種植利潤?簡單地説,一句話,組建協會以後,參加協會的農民的收入更有保障,出產的農產品的價格更高,賺錢更容易。”
“成立協會,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村民都有好處。”二對韓天的這個建議很
興趣,問道:“哪要怎樣成立協會呢?”韓天説:“這個你不用擔心,成立協會跑手續的事情一切包在我身上。你要做的,就是把農民組織起來,
據農民自願的原則參加、管理協會。我把手續辦好之後,你們舉辦一個掛牌儀式,協會就成立起來了。”
“對了,二,你還得為協會取蚌名字?”
“叫什麼名字好呢?”二隱入了沉思,突然靈機一動,説:“我們村叫高原村,協會名字就叫高原紅果蔬協會,怎麼樣?”
“好名字!”韓天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