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四方爭霸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晉與波斯結盟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首先石勒與拓跋普、東羅馬三方結成一個新的軍事同盟,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對抗大晉與波斯。

大晉與波斯重新結盟之後,整個世界局勢呈現一種詭異的狀態,也形成了兩大勢力之間的對抗,其中東羅馬、西域(羯族)、漠北為一方,大晉、波斯為另一方。兩大勢力相互敵對,積極備戰。

雖説大晉要面臨來自北方和西方兩大勢力的圍攻,但包括司馬遹在內大晉上下並沒有將石勒和拓跋普放在眼裏。實際上要説情勢最危急的還是波斯人,他們要承受東西兩大勢力的圍攻,而且其中還有他們的世仇羅馬人。

除此以外,石勒和拓跋普同樣沒有信心打敗強大的大晉帝國。司馬遹所建立的超級大帝國給了周邊各國帶來巨大的壓力,對這種壓力受尤其深刻的當然是長城以北草原上的鮮卑人和躲在西域的羯族人。

面對大晉帶來的強大威懾力,難道石勒和拓跋普真的就心甘情願地匍匐在漢人腳下苟延殘麼?當然不願意。石勒如此費勁巴拉的開拓西域,拓跋普堅持不懈的攻伐四周弱小的草原民族,就是為了讓他們在大晉進攻前積累足夠的實力,甚至能夠在未來的某一天反攻中原。

鮮卑人、羯族人雖然在文明程度上不及中原文明,可是他們並不傻,看看他們稱雄域外的過程就很清楚地知道。鮮卑人、羯族人不但不傻,而且是一個極其聰明甚至可以説狡詐的民族。

不論是石勒還是拓跋普他們對統一後的華夏所能爆發出的能量知道得非常清楚,當年晉人僅憑北方一地就將數百萬草原異族打得狼狽不堪。因此面對大晉表現出來的咄咄人之態,他們二者只能聯合在一起。

洪武十三年,公元313年的4月和5月是一段硝煙瀰漫的子,在這段子裏,東方和西方都點燃了戰火,世界在戰火中戰慄,世界三大強國四大勢力都無一例外的被捲入了戰爭之中,有的強國是主動選擇了戰爭。有的強國則是被動的接戰爭。有的強國直接參與了戰爭。

這時的世界局勢是讓華夏戰略家到非常興奮,因為自古至今他們都沒有面對過如今這樣的局勢。就連司馬遹也戰戰兢兢、小心翼翼,雖然他曾向臣屬們叫嚷過“世界大戰的狼煙已經燃起,華夏不懼怕任何挑戰。”但是在華夏一些戰略評論家的眼裏。這場幾乎席捲世界的全球衝突似乎很難用華夏曆代內戰戰爭進行類比。在現在這場全球的武裝衝突中。同時存在着四個不同的武裝集團:第一武裝集團就是以大晉為核心的東亞新興武裝集團,這個集團以華夏大晉帝國領導者,配以數量不少的屬國。大晉帝國發動戰爭的目的非常直接。那就是奪取西域以及中亞大片土地,同時奪取世界霸權。

第二武裝集團就是以羯族人、鮮卑人為核心的老牌草原民族武裝集團,為保護各自民族利益,它們不得不與強大的漢人集團進行一場艱苦的全面戰爭,它們與華夏集團進行的戰爭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爭奪民族生存空間的戰爭。

第三武裝集團則是以老牌強國羅馬帝國為核心的西方集團,從表面上羅馬帝國還沒有完全從歐洲的泥潭中出身來。但君士坦丁心中十分清楚,羅馬帝國在西方的統治正在逐漸崩潰,大量的蠻族正在入侵西歐各地。

君士坦丁加入到這場豪賭的主要原因,就是希望開拓羅馬帝國在東方的生存空間,既然西歐局勢糜爛已不可避免,那何不再開拓新的疆域來彌補帝國的損失?

第四武裝集團就是以波斯為首的西亞集團,波斯帝國的實際控制者普西多爾為了加強自己的威望,同時也為了壟斷絲綢貿易,他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加入這場戰爭中。雖然四方勢力中,波斯人的實力最弱,但他們的戰爭**也是比較強的。

以上四個國際武裝集團構成了這次全球戰爭的主要參戰集團,而由於其進行的戰爭目的不同。只是由於限於通信技術、運輸條件等方面的限制,這場戰爭與其説是一場全球戰爭,還不如説是全球範圍內的局部戰爭。

除了羅馬帝國和大晉帝國由於佔據了地利優勢而不需要雙線作戰外,其他兩方都要面臨雙線作戰。雖然大晉也向羅馬帝國宣戰了,但由於雙方相距太遠,他們要想發生直接衝突的可能太低。

雖然波斯人曾向大晉提出派遣一部分援軍的問題,但司馬遹以路途遙遠後勤補給困難為由拒絕了對方。顯然司馬遹並不想過早手波斯與羅馬帝國之間的戰爭,在沒有解決掉石勒和拓跋普之前,司馬遹不可能手歐洲。再者説波斯與羅馬帝國兩敗俱傷才是司馬遹最希望出現的情況。

基於同樣的理由,石勒同樣也沒有對波斯本土發動大規模進攻,他只是讓人固守在雙方的邊界。石勒把大晉當成頭等大敵,波斯人的主要敵人則是羅馬人,儘管普西多爾不是什麼雄才大略之輩,但他同樣不傻,他把主要力放在了收拾羅馬人身上,尤其是在密謀收復敍利亞地區。

這種奇怪的戰方式,極大的衝擊了大晉國內的知識分子,以前皇帝司馬遹總是向他們灌輸國與國之間沒有友誼只有利益的觀念,還引起一部分傳統士子的反。但這一場世界大戰,卻讓大晉國內的知識分子切身受到其中**的利益爭端。每個國家都只從自身的利益出發,本不會考慮什麼盟友和情義。

“阿爾罕,大晉真與波斯結盟了?”霍爾米茲德三世陰沉着臉問道,自打來到大晉之後,霍爾米茲德三世就沒有放棄過爭奪波斯王位的打算,只是當初波斯和大晉之間正處在月期,大晉不可能為了他一個落魄王子去得罪一個大的貿易伙伴。

後來霍爾米茲德三世在皇帝司馬遹的勸解下,進入長安陸軍軍官學堂學習。這兩年霍爾米茲德三世一直都在努力學習本領,當波斯驅逐晉商的消息傳來的時候,他以為大晉會旗幟鮮明的支持他回國爭奪王位。

誰知大晉仍然把主要力放在了西域,而今更是不計前嫌的與波斯結盟。世界大戰已經爆發,東西方各大勢力結成兩大不同陣相互戰。霍爾米茲德三世本來已經沉寂下來的心再次變得火熱起來,他最大希望就是趁着這次大戰能夠東山再起。

“是的,王子,就在昨天波斯與大晉正式簽署了軍事同盟協議,共同對抗西域、漠北和東羅馬一方。”阿爾罕語氣沉悶的答道,話説他也鬱悶,還沒高興幾天大晉就又和波斯和好了,看來這大國的臉面果然比翻書還快。

霍爾米茲德三世皺起了眉頭,不過即便如此他也沒想過離開大晉,在他看來在幾大武裝集團中,目前戰略處境最好的就是大晉帝國。大晉既不像羅馬帝國那樣面臨蠻族威脅,又不用兩線作戰,所以霍爾米茲德三世對大晉很有信心。

“王子,我們還要繼續等下去嗎?”阿爾罕問道。

“不等還能怎樣?這場事關四方的戰爭沒有三五年恐怕結束不了,就算大晉消滅了羯族人和鮮卑人,短時間恐怕也無力支持本殿下。”霍爾米茲德三世嘆氣道。

“這又是為何?”阿爾罕不解的問。

“後勤補給!後勤補給將大大限制晉軍的戰鬥力。雖然本王子參加軍事學習的時間很短,但自問對晉軍的瞭解還是比較透徹。大晉廂軍是一支全火力部隊,雖然戰鬥力強大,但對後勤要求很高。”

“西域那個地方道路不像大晉內陸那樣暢通,在沒有全面完成西域各地道路建設的條件下,大晉無法給我們提供有力的支持。看看如今大晉為何在西域步步後退,還不是因為後勤補給跟不上?要不然怎麼會輪到羯族人發威拿下整個西域?”

“王子,你説將來大晉會反悔嗎?”阿爾罕不又擔心起另一個問題,越是瞭解得多,他就越擔心大晉將來會拋棄他們。

“不會,起碼短時間內不會!對於這一點本殿下還是很有信心的!”霍爾米茲德三世斬釘截鐵地答道。

“為什麼啊?”阿爾罕不解。

“這就是鞭長莫及啊,波斯與大晉相距甚遠,他們或許需要一個友好的國家充當貿易伙伴,卻暫時還無力征服那裏。以大晉目前的實力征服西域已經是他們的極限,要想征服更遠的地方恐怕沒有五十年的發展時不可能的。”霍爾米茲德三世説得不錯,廂軍終於體會到了後勤補給的困難。為了增援西域,大晉調集了十幾萬馬匹夜不停的往西域運送物資和兵力,儘管如此,第一批進抵西域的援軍仍然是裝備了冷兵器的騎兵部隊,大量裝備了火器的步兵仍然聚集在河西走廊一帶,還無法順利抵達西域。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