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雖然波斯人是踩着安息帝國的屍體登上西亞霸主地位的,但他們同樣繼承了安息與羅馬對抗的傳統,在亞美尼亞、小亞細亞、敍利亞邊境與羅馬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
公元231年,波斯阿爾達希爾一世致書羅馬皇帝維魯,要求羅馬勢力退出亞洲,長達400年的羅馬波斯戰爭正式開始。
公元232年,薩珊波斯同羅馬鋒,打敗羅馬軍隊,並通過和約獲得亞美尼亞。
公元260年,薩波爾一世同羅馬帝**隊戰,大敗羅馬軍,並俘虜羅馬帝國皇帝瓦勒良。至今在帕賽波利斯附近仍留存着紀念這次勝利的摩崖石刻,它以巨幅浮雕表現瓦勒良跪着為薩波爾一世騎馬上鞍墊腳的情景。
這次戰爭後,薩珊一度佔有小亞東北部的卡帕多細亞。但薩珊與羅馬之爭一如安息王國時期呈拉鋸之勢。隨後羅馬帝國皇帝戴克裏先、君士坦丁等都曾率軍遠征波斯,但未取得顯著戰果。
公元286年,羅馬煽動亞美尼亞起事,因內耗而實力衰退的薩珊被迫撤退,以後又喪失底格里斯河以西之地,亞美尼亞取得獨立地位。
沙普爾二世登基初期的波斯限於自身問題,西線被迫轉入防守戰略,轉向東線與中亞大月氏爭奪陸地絲綢之路的控制權。而西線波斯主要的作戰行動轉移到雖不強大,卻對波斯腹地威脅嚴重的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之於波斯,大體相當於後世滿洲通古斯之於華夏;不足以威脅波斯強盛。卻居高臨下足以威脅波斯的心臟。因此波斯主要目的就是要迫使羅馬放棄對亞美尼亞的支持後,最終征服亞美尼亞,從而可以騰出全部力量對付羅馬。
波斯之於羅馬,類似於後世後金之對於明朝,亞美尼亞大致相當於朝鮮在兩者之間的關係,而亞美尼亞對波斯的威脅,比朝鮮對後金要大得多!
波斯對亞美尼亞的戰爭是艱苦的。該地區不適于波斯擅長的騎兵作戰,卻可以通過黑海從羅馬得到增援,同時羅馬軍隊也時時配合亞美尼亞,令波斯難以集中兵力。因此切斷羅馬對亞美尼亞的支援。就是波斯贏得戰略主動權後的主要目標。
當世界大戰爆發之後。波斯先與石勒合作滅了大月氏,然後又因貿易問題與石勒翻臉,不得已他們選擇與石勒宿敵——大晉結盟。當大晉遠征軍抵達波斯之後,波斯權臣普西多爾立即制定了聯合作戰計劃。其目的就是為了了奪取亞美尼亞。
林峯作為艦隊最高指揮官。他有幸參加了波斯國的軍事會議。在會議上。波斯人希望大晉遠征軍能參與到此次作戰當中。當林峯詳細瞭解了波斯人的軍事計劃之後,他皺起了眉頭,倒不是説這個計劃行不通。而是要想完全實現計劃中規劃的目標,波斯必須付出巨大的代價。
在林峯看來,這樣重大的損失對於眼下的波斯人來説有點得不償失。亞美尼亞雖然戰略地位重要,但亞美尼亞的情況也非常類似於歷代華夏帝國對通古斯地區的作戰,其後勤距離和森林環境,將令該地區很難低成本納入中央帝國的集權範圍。
在後世即使強盛於唐(武周)鎮壓契丹叛亂,歷時三年喪師20餘萬幽州盡陷;最後依靠突厥可汗背襲契丹老巢才反敗為勝!所以林峯同樣認為以當今波斯的實力與其花費巨大代價去征討亞美尼亞,倒不如留下氣力應付羅馬人,至於亞美尼亞只要爭取到對方中立就行。
“怎麼林將軍不看好這份計劃?還是説你們不願意加入到這次行動中?”普西多爾見林峯久久沒有回話,反而皺着眉頭陷入長期的思索當中,不由得心生不滿。
“副監大人多慮了,大晉與波斯是友好盟友關係,皇帝陛下既然派我們來到這裏那就沒有袖手旁觀的意思,這次行動我們定然會參加!”林峯笑着承諾道,來之前司馬遹已經再三代過他們,一定要和羅馬人進行一場近距離的
戰,這對於大晉考察羅馬人的軍事實力很重要。
普西多爾聞言面緩和了許多,他站起來走到大殿中央,揚起雙手驕傲的宣稱:“大晉與波斯作為東西方兩大帝國,這是我們之間第一次聯合作戰,我希望諸位能
誠合作,爭取一戰拿下亞美尼亞,然後將羅馬人趕出亞洲!”
“不知林將軍願意參與那一路行動?”由於遠征軍的獨立,使得普西多爾不能強行安排遠征軍參戰,他必須充分尊重大晉遠征軍主帥的意思,在他心裏當然希望遠征軍能去擔任狙擊羅馬軍隊的重擔。
不過讓普西多爾沒有想到的是,林峯本就沒有去亞美尼亞的打算,他一開始就把作戰對象放在了羅馬人身上。此次波斯人遠征亞美尼亞,羅馬人肯定不會袖手旁觀,因此切斷亞美尼亞和羅馬之間的聯繫就成為重中之重。
“副監大人,本將軍願意領三千遠征軍與貴**隊一道負責狙擊羅馬軍隊的重擔。”林峯説出了普西多爾最希望看到的結果,讓他高興地連連稱晉人不愧是波斯最堅定的盟友。可惜他卻不知只有陣地戰才能發揮晉軍火器的威力。
回到營地之後,林峯立即召集屬下商議此次協同波斯作戰的問題,得知波斯打算先奪取亞美尼亞之後,遠征軍將領並沒有多大詫異。在場眾人基本上都瞭解過波斯與羅馬之間的戰爭史。
要説薩珊武功也很強盛,但他們的往西擴張基本上都無果而終,造成這樣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是羅馬有地緣上的優勢,羅馬一直控制着亞美尼亞—東安納托利亞。這地方山脈縱橫,地形崎嶇,憑藉堅城,羅馬的重步兵優勢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而波斯的重甲騎兵卻無用武之地,所以亞美尼亞--東安納托利亞成了羅馬給薩珊定做的絞機。
亞美尼亞地處兩河上游,對波斯都城泰西封形成高屋建瓴之勢,一個羅馬控制的亞美尼亞讓波斯人如鯁在喉。亞美尼亞對波斯的重要彷彿是荊州之於東吳,因此波斯人要想在對羅馬的戰爭中佔據優勢,他們就必須先搞定亞美尼亞。
“看來這次我們的任務不輕啊!羅馬人絕不會放棄亞美尼亞!”參軍指着地圖上亞美尼亞道“將軍請看,亞美尼亞恰好處於泰西封前往安條克的大路的側翼,這條路地形平坦,無險可守。如果沒有亞美尼亞的側翼威脅,波斯大軍就可以暢通無阻的攻陷安條克,進入地中海。羅馬一旦失去了敍利亞,波斯就能切斷小亞細亞與埃及的聯繫,羅馬的非洲行省肯定保不住。”
“參軍説的一點都沒錯,歷史上無論是沙普爾一世,還是庫思老一世,他們都曾因為亞美尼亞丟失導致他們即使攻佔了安條克也守不住,還得乖乖地退回波斯。這次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狙擊羅馬的增援部隊,只要波斯能順利拿下亞美尼亞—東安納托利亞一線,西方局勢將瞬間改觀,整個羅馬東部包括埃及都有可能丟掉。”到了這個時候,連林峯都不得不驚歎波斯人的野心。
“將軍,我們這樣賣力的幫助波斯人,難道不擔心對方一家獨大嗎?”參軍突然擔憂起另一個問題。
“諸位,你們不會真的以為有了我們的幫助波斯人很快就能奪取亞美尼亞吧?即使我們拖住了南線的羅馬人,在北方羅馬人依然可以通過黑海援助亞美尼亞。”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波斯和羅馬之間的戰爭一般是這樣的程:波斯人先發動戰爭,入侵亞美尼亞-東安,羅馬實施彈
防禦,經過一番苦戰,波斯耗盡戰前儲備的人力、財力,國庫空空軍隊厭戰,則議和退兵,準備下一個回合。”
“據本將看來,此次作戰仍然逃不這種宿命。這種山地防禦戰,對波斯非常的不利,沒有地利,靠人
堆,波斯的重騎兵優勢
本發揮不出來。所以消耗到最後,波斯一定會被拖死,即使羅馬也會被拖瘦。”
“諸位都給本將記住,遠征軍只有三千人,你們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摸清羅馬軍隊的戰鬥力,以便為將來做打算。千萬不要做出超出我們能力之外的舉動,否則一經發現立即開除軍籍!”林峯眼中寒光一閃,嚴厲地叮囑道。
“諾!請將軍放心,卑職等不敢擅起爭端!”眾將紛紛表示不會自作主張擴大戰爭。
“諸位,羅馬的實力要比波斯強,他們國內剛剛結束內亂,內部沒有隱憂,正是團結一致奮發圖強的時候。而且羅馬軍隊剛剛經歷戰亂洗禮,其戰鬥經驗十分豐富。希望諸位不要輕敵。”林峯最後警告了幾句,這次遠征軍行動,他不會隨軍參與,因此他擔心下面的人在動之下做出損害大晉利益的行動。
這種前線將領因為各種原因私自修改作戰計劃的行為,在歷史基本上隨處可見。林峯可不想下面的人因為一時的舉動,讓大晉的利益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