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面對象兵,石勒並沒有驚慌失措,早在之前他就瞭解到敵人手中有大批象兵,並且他早就有所準備。象陣雖然可怕,但是羯族將領基本上都有心理準備,而且他們也曾見識過當地部落中少數象兵。
當戰象越來越近,石勒讓步兵出了一陣弩箭。牀弩
出的弩箭威力,足以在百步的距離穿透大象的厚皮。
然而僅此還是不夠的,所以,羯族人的弩箭,還多出另外一樣東西——火。箭的前面,都綁了棉紗,而且是用桐油或者茶油浸過的。
戰象的陣腳亂了,有些甚至衝倒了邊上的同伴,不過迦摩縷波軍的大象數量實在不少,許多負痛之下,衝的反倒更快了。
不過,石勒的軍陣前,卻已經多出一樣東西。
就在迦摩縷波軍放出戰象,前面的土著士兵敗退的時候,後方的中軍已經悄悄變了陣。
當中的弩手不動,兩邊的弩手閃向兩翼,這樣,陣中便讓出兩條路。
另外兩千步卒,推出一些東西。
那是拒馬,就是將整棵的木頭的一頭削尖,用其他木頭支撐架起來,尖尖指向敵軍馬來的方向,戰馬撞上,立刻開膛破肚。
不過,石勒的這批拒馬卻是特製的,比起尋常拒馬,壯高大了許多,不妨稱之為“拒象”這是石勒與夔安研究出來專門對付象兵的秘密武器。南亞的深山老林,就地取材找些大木頭自然不是什麼難事,只是這些“拒象”未免太過笨重,而佈陣卻需要越快越好。這倒難不住石勒他們,他們在“拒象”下面裝了木輪,便於推動,等擺好位置,再用刀斧將輪子劈壞。
等“拒象”擺好,羯族弩手各歸原位,中軍萬餘兵士全部躲在了“拒象”的後面。
迦摩縷波軍的戰象衝上的,是一削尖了的
壯圓木。‘轟隆隆’一陣亂響,不少拒象被大象撞得四分五裂,但大多數還是擋住了象兵的衝擊,大象倒在了拒象陣前。
象陣被破,羯族聯軍士氣大振,原本已經幾乎作鳥獸散的土著士兵也在羯人的督促下,重新列成了陣型。石勒見時機成,一聲令下全軍開始真正的衝擊,剛剛狼奔兔
的土著士兵這會兒像吃了仙丹一樣興奮異常,開始發狂地追逐迦摩縷波人。
此時迦摩縷波士兵此刻已經全無鬥志,或是拔腿逃命,或是束手就擒。
天還沒黑,大戰就已經結束了,連迦摩波王也做了俘虜,只有王子領着不足一萬殘兵敗將逃回了王城。
可是,王城也並不安全,王**隊的主力已經大半在白天的戰鬥中被殲滅,一萬餘人戰死,三萬多做了俘虜,其他人則跑了個乾乾淨淨。
第二天,當石勒統兵兵臨城下時,王城守將立即開門出降,並且把四位王子作為禮物獻給了石勒。
石勒接受了投降,這是他進入南亞之後滅掉的第一個國家。迦摩縷波國可不是以前滅掉的那些土著部落能比的,在這裏石勒終於補充到了足夠的食物和財物,這讓一直提心吊膽的羯族人終於鬆了一口氣,這也意味着石勒終於在南亞站穩了腳跟。
石勒遠道而來,雖然步步為營,注意後勤保障,不過糧草終歸還是有些不足,故而打下了迦摩縷波國之後,之前困擾石勒大軍的後勤問題終於得到了徹底解決。好不容易打下一座繁華城市“放假三天”是免不了的,石勒知道如果不讓自己的麾下好好放縱一下,恐怕這兵就很難帶了。
投降的迦摩縷波國官員被石勒臨時委任為王城的“治安官”幫助“維持”因為王城雖然降了,不過王國還有許多地方沒有歸順,一些地方實力派在石勒與國王決戰時採取了“坐山觀虎鬥”的策略,試圖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也“過把癮”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月餘之後,經過一番休整之後,石勒按照夔安提出的‘又大又拉’的策略先後收服了迦摩縷波國大多數地方。剩下的‘頑抗者’也被麻秋統領的騎兵先後剿滅,至此迦摩縷波國算是落到了石勒手中。
這時的石勒,前鋒已經進抵迦摩波王城以西兩百里,控制了相當於今天的印度北部和東北部大片領土,包括阿薩姆邦和梅亞加拉邦大部以及那加蘭邦、曼尼普爾邦、特里普拉邦和米佐拉姆邦的全部。
就在石勒攻伐南亞北部地區的時候,大晉也在不斷地侵蝕着南部土地。由於大晉聲威赫赫,使得大晉不必像石勒那樣採取武力的方式,相反大晉採取的是以經濟為主的手段。這裏的大量人口為大晉提供了急需的勞動力,極大地緩解了大晉國內勞動力緊張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