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司馬遹窩在皇莊積蓄力量的時候,元康二年二月朝會,整個晉朝就太子提出的新政問題仍然沒有定論。但是到了二月底,隨着皇后越來越強勢,再加上太子依舊沒有一絲悔改的意圖,使得所有世家都意識到在新城實施新政已不可避免。
果然,到了三月下旬,當皇莊所有田地在新式農具、馬匹的幫助下耕種完畢後,朝中才漸漸有了定論。就在聖旨還未到新城之前,司馬遹的火器研製終於有了突破進展。
相對天下其它地方,皇莊附近幾個村子經過近半年的休養生息,尤其是在司馬遹砸下大筆錢財之後,越發顯得繁華起來。
這,司馬遹帶着祖逖、江統、杜錫、許超、司馬雅等人,來到新城縣城外一處秘密基地。
這裏地處偏僻,而且周圍數十里都被衞士們團團包圍,閒雜人等本無法入內,就連旁邊的河道兩邊,也被司馬遹派人用圍牆給封鎖了,嚴
有人泅水潛入。
巳時一過,隨着司馬遹打了一個勢,小鄧子便跑了出,不一會,遠處傳來一陣鼓聲,當眾人立即安靜下來,紛紛舉目望。
只見四名不到二十五六歲的士兵,穿着標準的皮甲竹製斗笠,敲打着掛在前的鼓走了過來。這鼓與晉軍原本用的小鼓不大一樣,鼓身改用白鐵皮打製,上面蒙了一層薄牛皮,而且要大許多,被斜掛在
前。兩名軍士兩隻各握着一
鼓
,有節奏地敲打着。
隨着鼓聲,一隊軍士們列隊走了出來。祖逖等武將一眼就看出來了,這一隊是標準的三百人,也是身穿皮甲竹笠,不過他們的裝飾不太一樣。間繫了一塊寬皮帶,右邊掛着三個硬牛皮製作的盒子,左邊也還有一個皮盒子。
他們裏端的也不是赫赫有名的晉軍長矛,而是一支長四尺多(四尺五寸,合一點四二米)的鐵管子,這鐵管子嵌在一個長木架上,被軍士們持在身體的右邊。
聽司馬遹介紹,這東西叫火槍,不過大家都還不知道怎麼用。
三百多軍士的後背還多了一個四四方方的揹包,也不知裏面了裝些什麼,揹包最上面掛着一個斧頭不像斧頭,大刀不像大刀的兵器,前面部分藏在皮鞘裏,只一截木把。
隨着鼓聲,這隊軍士走到眾人不遠處,領頭的軍官出一聲口令,負責敲鼓的軍士立即敲出急促的鼓聲來。軍士們連忙列成三隊,側對着眾人。
軍官一舉,鼓聲停止。他隨即開始繼續令:“裝彈藥!”軍士們伸出左,從左邊皮盒子裏取出一個圓圓的金屬丸子,含在嘴裏,然後換左持槍,右先把槍後面的一個鐵釦微微板開,出一個鐵池子,再從右邊盒子裏掏出一個長圓錐形的紙筒,用嘴咬破一個口子。
軍士左將槍略端平,右從紙筒裏倒出一些黑粉末在鐵池子裏,然後再把紙筒裏所有的粉末倒進槍管裏,接着把嘴裏含着的金屬丸子灌進,最後把那倒完火藥的紙筒捏成一團也
了進。軍士們隨即從槍管前端
出一
鐵條,在槍管裏戳了好幾下,再
回原位。
這時的軍士們右持住槍的木把處,左端在槍的前端。所有的人都在安靜地看着軍士們迅地做完這一系列動作,期待着下一步能給他們帶來什麼驚喜。
當年司馬遹當街殺死刺客時,使用了一種不知名的‘暗器’,曾經讓眾人到匪夷所思,今天他們也想知道,太子會讓眾人看到些什麼前所未有的東西。
領隊軍官大喊一聲:“準備!”軍士們聞聲用右將那個略張開的鐵釦完全張開,然後端起槍來,槍身後面的木板靠在右肩上,右扣住一個類似弩機的東西,左微曲,端在槍身前方。槍身被平舉,槍口全部朝着前面兩百尺遠的一排木靶。由於軍士們是密集站成三排,所以最後一排的槍管從最前面一排軍士的肩上伸出。
“開火!”領隊軍官大喊一聲。
連綿不絕的爆炸聲驟然響起,三百軍士裏的槍管接連閃出一團火光,隨即噴出一團灰的煙霧來,聲勢極為嚇人。而那排木靶也響起了一陣噼裏啪啦的聲音。由於軍士們反應度不一,所以無法做到同時開槍,甚至有的軍士第一槍沒有打響,趕緊又張開槍機,再扳動扣機,才打響了第一槍。但是依然有十幾個軍士的槍沒有打響。
但就是這樣,這三排火槍的開火擊讓眾人嚇了一跳,如此巨大的聲響,還有能噴火吐煙的聲勢,就是見慣世面的祖逖等人也不
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