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算計王家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沒過多久,得到消息的王仁德就帶着大兒子匆匆忙忙到縣府,剛一進去就看到自己的兒子被人捆住手腳扔在地下。雖然看上去有些鼻青臉腫,但沒看到血跡想來受傷不重,只是受些委屈罷了。

“臣新城縣縣尉王仁德參見殿下、縣尊大人,臣教子無方冒犯了殿下,請殿下恕罪!”看到大堂上端坐的頂頭上司,以及滿臉寒霜的太子司馬遹,王仁德不敢怠慢,立刻跪下請禮問安。

“哼!王大人説得倒是輕巧啊,你一句教子無方就想輕飄飄的為自己兒子罪麼?你可知道你兒子犯得是什麼罪?”賈茂有些恨鐵不成鋼的質問道,要瞅着太子就要掌權,連自己都要退避三舍,你説你們王家鬧騰個什麼意思。

“臣不知,想來不過是些口角之爭罷了,臣子平時行為有些乖張,可能不小心衝撞的殿下,希望殿下大人有大量,教訓一頓就算了。”王仁德倒是聰明,懂得避實就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可惜司馬遹謀劃的是整個王家的財富以及他們手中幾萬户佃農,上百頃的土地,豈會讓對方這麼糊過去。

“王縣尉是吧?本宮也不給你廢話了,之前你三番五次挑釁於本宮,孤都沒有跟你計較。但是這次你家二小子竟然敢謀刺本宮,孤説什麼也不能善了,若不嚴懲這天下心懷不軌之人,還不都得效仿你王家。”司馬遹一開口就將案子定為謀殺太子大案,就是要一子將王家拍死。

王仁德聽了太子的話汗如漿下,瞬間將整件衣裳打濕了,太子這是要置王家於死地啊!雖然他早就料到會有這一天,但是他絕沒有想到這一天會來得這麼早。按照王仁德的想法,太子再強也不過是一個人罷了,可他背後站的是晉朝所有世家大族。

面對這樣龐大的力量,別説太子了,恐怕武帝復生也不得不低頭服軟。誰知太子不但不低頭,反而愈發強硬起來,三天兩頭往京城遞奏章,要求在新城實施新政。再加上皇后不懷好意的支持,使得太子一直躲在皇莊都安然無恙。

按照王家原來的打算,只要再過幾天,王仁德就要南調江東去任縣令,到了南方,把家族遷過去。到時候就算是太子在新城鬧個底朝天,也不能把他王家怎麼着。

至於説將來太子登基之後的事,王仁德還真沒想那麼遠。在他看來,有那麼多世家反對,太子別説登基了能不能保住命還得兩説。

可是讓王仁德沒想到得是在這關鍵時刻太子突然對王家動手了,一下讓他有些措手不及。經過一番烈的思想鬥爭後,王仁德突然冷靜下來。他看着英武冷峻的司馬遹沉聲道:“不知王家如何做,殿下才能放過王家一家老小。”

“父親…你,我們不用怕他,現在我們就告到京城去,看看太子能不能一手遮天!”看到自己父親竟然要放棄,王家長子急了,有了世家支持他倒是有些有恃無恐,尤其是見識了世家的力量後,王家長子更是一心想要推動王家成為太原王氏那樣的世家大族。

“閉嘴!這裏有你話的地方嗎?犬子無狀,請殿下見諒!”王仁德畢竟多吃了幾年飯,同時還在衙門內摸爬滾打多年,看問題要比兒子深刻多了。對於自己長子的話,王仁德更多是嗤之以鼻。

到京城告狀?切,你也得有命才行啊!看太子的樣子如果今天王家應對稍有差池,恐怕就是滅門之禍。

看着王仁德倒是有些自知之明,司馬遹也沒工夫跟這些小蝦米廢話,他知道王家背後站着的是世家大族,如果不是王家阻礙了新政實施,司馬遹到也不會非得趕盡殺絕。

司馬遹對待世家並不是一味的非得喊打喊殺,關鍵是世家大族必須按照他的意願進行改良,否的話就別怪他心狠手辣。

“嗯,王大人既然這麼快,本宮也就不給你磨嘰了,這樣你們王家出所有田產、佃户、錢財,作為損失費補償給本宮,孤就不再追究你們的罪名。”司馬遹終於説出了自己的要求,不過這個要求確實跟抄了王家沒啥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王家留下了命,這也算是破財消災吧。

“殿下,這,這…”王仁德聽了太子的要求反而更鎮定了,他就怕太子沒有要求,非得拿他們王家出氣不可,只要太子有所求,就説明這件事還有的談。

“你什麼意思?不滿意本宮的條件?如果這樣的話,那本宮只好讓賈大人親自去你們府上拿了。”司馬遹皺着眉頭道。

“殿下且息怒,臣不是這個意思,王家給殿下帶來這麼多麻煩,出點錢財也是應該的。但是殿下不知,昨本官得到消息,即將調任江東任職。這從中原到江東一路跋山涉水,如果沒有點錢財隨身,臣恐怕到不了地方啊!嗚嗚嗚!”王仁德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求道。

“得得得,別嚎了,本宮明白你的意思了,你不就是想讓本宮給你留點路費麼?行,本宮答應了,那些錢財可以給你留一部分,另外,那些護衞、丫鬟、奴僕願意跟你走的都帶走。這樣可以了吧?”司馬遹的目的是王家的田產、佃户,至於王家人的命他真沒什麼興趣,王家就是一馬前卒,殺了他們不會讓世家大族損失分毫,反而讓一些地方豪族對自己心懷不滿。

既然王仁德這麼識趣,司馬遹也不是小氣的人,他讓杜錫給王家人留下足夠的路費盤纏,然後堂而皇之的接納了整個王家田產。

這邊司馬遹忙着讓手下跟王家接物資,那邊城內李家家主李方也坐不住了。他把自己心腹之人叫到密室當中,對發生在縣城內的事情展開議論。

“這次多虧家主睿智,沒有接受世家們的條件,要不然此次倒黴的可就不止王家一個了。”一個長着八字鬍的智囊搖頭晃腦誇着李方,可惜李方本就沒心情聽這些廢話,他現在迫切想要知道李家該何去何從。

原來當初那些世家不僅僅找到了王家,同樣李家也受到了對方的拉攏,然而李方生謹慎,不願意充當世家們的馬前卒。本來李家內部對此還有些疑問,覺得李方膽小怕事,可是看到今天太子收拾王家的狠辣後,這些牆頭草立馬轉過頭來開始奉承李方。

卻不知李方正是看到太子執行新政決心,才為將來李家的命運到擔憂。李方相信隨着王家覆滅,太子在新城執行新政的阻力已經不復存在。沒有了王家牽扯太子的後腿,在朝中賈后正積極拉攏趙王司馬倫,世家阻止新政實施的可能越來越小。

“你們懂什麼!一旦朝廷下旨,太子就會成為新城的主人,到那時李家就是砧板上魚,任人切割。之前咱們雖然沒有跟太子搗亂,但是太子的新政明顯是針對天下世家去的,他怎麼會容忍像李家這樣的世家大族?”李方有些煩惱的説道。

“老爺,要不咱們也學學王家?”一個莊客建議道。

“晚了,先不説世家們的反應,僅僅是太子殿下就不會放過我們。”李方頹然道。

“我看咱們還是跟太子和談吧,眼下太子無非想要在新城執行新政,既然我們抵抗不了,不如就轉而支持太子吧,萬一將來太子成功了,那李家也能鹹魚翻身。”聽了心腹的議論,李方心裏更加煩躁,他很清楚如果這時候去跟太子講和,李家的下場不會比王家好多少,就算是能保留大部分錢財,那些田莊土地也會被太子收回。沒有了田地,他李家也就是一富家翁而已。

田地是華夏人最為看重的東西,古人有了錢財要辦第一件事就是購買田地,如果一個人能夠在生前為兒孫留下足夠的田地並傳承下去,那他一定會很自豪的去見列祖列宗。

“老爺,冒昧問一句,太子所謂的新政對朝廷對百姓有沒有好處?”一個供奉看李方有些為難,他準備從另一方面啓發一下,説實話作為寒門子弟,他倒是希望太子能夠成功。

“當然有了,但是有些事情並不是光有好處就能成功的,太子推行這樣的新政等於得罪了全天下的世家。世家有多大的力量,你不會不知道吧?當年魏武帝多麼厲害的一個人物,不也沒能解決掉世家的問題,反而給自己子孫帶來禍患。”

“但是老爺仔細想想,太子出身高貴,他不可能不知道世家的厲害。可他依然堅持推行新政,説明了什麼?説明要麼太子本身就是瘋子,要麼他早就有成竹。老爺別忘了,太子能夠從洛陽那個漩渦中身而出,就説明他不是個一般人。俗話説,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如果這時候李家站到太子一邊,將來太子一旦成功了,那李家有了這份從龍之功,起碼也得封個列侯之位吧!”這下李方沉默了,不得不承認供奉的話很有道理,但生謹慎的李方,卻表示要好好思考一下。就這樣司馬遹在王家折騰了三天,李方在家思索了三天,終於在太子即將回皇莊時,李方拿定了主意。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