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怎麼也想不到,我此刻會出現在這裏。
前不久,家裏打來電報,説父親病了,讓我回來看看。
等我回到家後,父親的病已經基本好了。實際上,父親的病並不重,是兩位老人家想念我,想借此讓我回來一下,讓他們看看。細算一下,已經快兩年沒有回家了。幾年大城市的生活使我對家鄉觀念淡漠了許多。而這一年多又熱衷於戀愛,連父母親也想得少了。現在回來,心裏有一種慚愧。
家鄉的每一個角落都是那麼眼。這裏的一切都沒有改變老模樣。只是我自己變了——這從鄉親們的目光中可以看到。因此,儘管我對家鄉仍然抱有親切的
情,但家鄉看待我已經如同看待一個外來的客人。
我自己也知道我上是發生了許我變化。
是的,我不再是那個頑皮、瘦弱的、穿戴破爛的小峯了。我現在穿戴入對,並且風度翩翩,像一個在大地方幹事的樣子。有一點叫我特別臉戲,就是我的本地話説得極不純正了,時不時冒出幾句鄉親們稱之謂“咬京腔”的酷溜普通話。別説他們聽着彆扭,連我自己也覺得很不自在。
我儘量糾正着,力爭恢復説地道的本地話。因此説個什麼就得慢一點,結果又像外國人説中國話一樣難聽!
村裏人的確都已把我當客人對待,幾乎每家人都請我吃了飯,規格和請新女婿一樣——按我們這裏的風俗,村裏誰家女兒結婚,全村人都要請她的女婿吃飯。
以前,每當星期六我從學校回到村裏,許多和我年齡相仿的青年農民都要擠到我們家來串門,言談説笑,毫不拘束。現在,這些人都不敢隨便上門來了。就是來,也都規規矩矩坐在我家的炕攔石上,雙手恭敬地接過我遞上的紙煙,禮節地拜訪一下就走了。我現在的位置已經明顯地使我和村裏人隔開了距離。使我難以忍受的是,誰我父母也不像從前那樣對待我,現在也對我抱有一種尊敬的態度,在我面前説話行事都不隨便——好像只有這樣,才算是適合當這個有出息兒子的父母親。
回家幾天後的一個晚上,父母親才用一種試探的口氣問我,要不要去看看鄭大叔和大嬸呢?
我一時窘迫得泛不上一句話來。
他們説的是小芳的父親親。
在我小的時候,為芳的父母親曾像對待他們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過我。他們沒有兒子,因此特別親我。
記得上小學時,我們村和他們村中間隔一道大馬河,夏季這條河常常發洪水,我下午放學後要是洪水落不下去,就回不了家。每當這樣的時候,小芳就會把我領到她家,這時,她父母親就會把已經做好的普通飯收拾掉,專門給我和小芳做好吃的。晚上,他們會把平時那牀一直擱在箱子裏準備招待客人的新被褥拿出來,讓我蓋,我晚上就在他們家過夜。那時我和小芳都還小,就睡在一個炕上,也不害臊。
就是平常的子裏,如果他們家吃好飯,總要讓小芳把我叫到他們家去。有時我有事不能去,他們就把好吃的給我留着,非要把那屬於“小峯的一份”讓我吃掉,他們才高興…後來,我和小芳長大了,周圍村子的大人們就開玩笑説,他們兩個是天生的一對。不肜説,鄭大叔和大嬸並不反對別人這樣説,而且樂意讓人們去説,但他們自己從來也不提起這事。他們新生我們自己的決定。但誰也看得出來,這兩位老人為我和小芳相好而高興。可是現在…當父母親向我提出這個問題後,就把我心上的一個沒有痊癒的傷疤爬破了。我怎能再上鄭大叔家的門呢?我和小芳的關係現在已經成了這個樣子!但我沒有向父母親肯定或者否定我去不去。
第二天,我懷着一種惆悵的心情,獨自一個人去我小時候讀過書的學校逛一圈。
正在暑假,學校還沒有開學。院子裏靜悄悄的,教室和老師們的住宿都上着鎖。學校新修了不少窯,院子也大了,並且有了圍牆。不管怎樣變化,這地方仍然是悉和親切的。
我在這院落裏轉悠着,透過窗户紙的破向每一個教室和宿舍看了看。我看見了我曾經坐過的位置——小芳曾經坐在我旁邊。我似乎還發現了我和她當年共同坐過的那張小木桌…在我從學校返回家的中處,突然碰見了鄭大叔。
他老無就喊我的小名。
我惶愧地走過去,站在他面前,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