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總會有辦法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寶鼎書告句注要的羌廆,請他配合青陂大戰,不要再隱藏實力了,把十二萬大軍全部投出去進行反攻。

青陂大戰能否贏得預期勝利,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南線的配合。南線打得猛,反擊犀利,必能拖住大量匈奴人,同時也讓匈奴人意識到戰局出現了重大變化。假如匈奴人遲遲得不到中山大戰的準確消息,那麼他們對戰場上的變化必定有不同的猜測,而這些猜測會影響到匈奴人對戰局的判斷,在決策上會有猶豫,這就給了秦軍擊敗匈奴人的機會。

不過這個機會稍縱即逝,秦軍若想把握住,還是有相當的難度。

=楊端和、王賁、章邯率軍抵達代城。

寶鼎把代北戰局做了一番介紹“北線的司馬尚、蒙恬正在青陂、白登一線展開反擊,南線的羌廆也將在近期發動全面進攻。考慮到匈奴人把其主力放在南線,試圖攻佔句注要殺進太原,以夾擊我長城一線,所以我認為,即便匈奴人接到了中山大戰已經結束的消息,也未必馬上在攻擊策略上做出改變,他們可能繼續加大南線的攻擊力度,以誘使我中山戰場上的主力迅速轉戰太原,從而迫使我們放棄代北。”楊端和等人連連點頭,同意寶鼎的這一分析。

秦軍在中山戰場連戰數月,無論是體力還是錢糧,損耗都非常嚴重,假如馬上進入代北作戰,大軍的糧草輜重肯定難以供應,畢竟翻越太行山太難了,如此秦軍主力無法發揮其戰鬥力,匈奴人以一部分兵力就可以與秦軍形成對峙,其主力則可以繼續攻打句注要。太原方向的秦軍兵力十分有限,只要突破了句注要,匈奴人的策略就成功了,而秦軍不但丟掉了代北,還丟掉了長城防線,讓匈奴人佔據了整個北部邊疆。

匈奴人對秦軍在太原的防守兵力估計錯誤,這是一個致命錯誤,而這個錯誤足以讓匈奴人付出慘重代價。

“這個地方叫平邑。”寶鼎指着地圖説道“它位於治水北岸,是代郡西部的一座小城。目前樓煩、林胡等諸種部落在此駐守。”寶鼎的手指沿着地圖上的治水河向西滑動“在它西面一百多里處是班氏城,代北地方軍正在此處與匈奴人廝殺。”代北地方軍也是代北軍的一部分,被李牧留下來戍守代郡。趙王殺了李牧,把代郡割讓給秦國後,這支軍隊被秦軍解散,遣返回家。這次匈奴人入侵,雁門、代郡兩地的青壯庶民再此被召集起來戍守家園。

“班氏和平邑兩地的軍隊加在一起不足萬人,但因為有山川之利,成功阻擋了匈奴人的進攻。”

“由班氏再向前一百餘里就是金沙灘。”寶鼎的手指重重點擊在地圖上“拿下金沙灘,切斷南線匈奴人的退路,與羌廆的大軍實施南北夾擊。你們有十萬大軍,羌廆有十二萬軍隊,足以給匈奴人沉重一擊。”楊端和、王賁和章邯俯身望着地圖,神凝重,都沒有説話。

“這條路好走嗎?”楊端和問道。

寶鼎搖頭“放棄大兵,放棄戰車,帶上足夠的乾糧,輕裝前進。”王賁濃眉緊皺,低聲説道“沒有車陣,僅靠步軍戰陣與匈奴人的騎兵進行廝殺,我們的損失難以想像。”

“如果陷入苦戰,雙方相持不下,大軍的糧草武器如何補充?”章邯也擔心地問道。

寶鼎笑着點點頭“我沒有糧草武器給你們,所以你們要速戰速決,然後從太原方向得到軍需補充。”王賁正要説話,寶鼎搖手阻止“這一仗怎麼打是你們的事,我只要結果,我要的結果是…”寶鼎抬起手,從地圖上的青陂用力劃下,終止於句注要“把這條線給我打通,把匈奴人趕到蒼頭河一帶。也就是説,未來十天內,我們要奪回半個雁門郡。”王賁和楊端和、章邯互相看看,彼此心領神會。這一仗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虛張聲勢,只要把匈奴人趕到蒼頭河一帶就行了。

“接下來呢?”王賁問道“與匈奴人決戰?”

“你認為匈奴人願意與我們決戰?”寶鼎笑着問道。

王賁斷然搖頭“匈奴人有燕人的幫助,對中土大勢一清二楚。不出意外的話,匈奴人會以重兵相脅,把我主力拖在代北,以等待中原局勢的變化。”

“燕人?”寶鼎冷笑“恐怕現在給匈奴大單于出謀劃策的不止是燕人,還有趙國餘孽,甚至還有韓魏齊楚等國的叛賊。告訴將士們,如果在戰場上抓到這一類叛賊,酷刑伺侯,讓他們嚐盡痛苦,然後剁碎了餵狗。”對於寶鼎的憤怒,三人可以理解,但這事憤怒沒用,必須想出對策來。匈奴人不願決戰,陳重兵與陰山腳下,對代北揮眈眈,秦軍怎麼辦?主動出擊,則受制於糧草輜重,受制於大秦財賦的不足。與匈奴人長期對峙,秦軍還是面臨同樣的問題。大秦如果放棄代北呢?很明顯,長城的作用消失了,從此中土再無安寧之,而更嚴重的是,大秦的統一進程就此中斷,一切又重新回到了。

用什麼辦法才能守住代北,才能守護中土?寶鼎拿出了對策,墾荒屯田和遷徙人口,但此策的前提是代北必須穩定,必須先把匈奴人趕到陰山以北去,否則如何屯田?而代北屯田需要咸陽的全力支持,需要大秦財賦的支撐,這就需要一個穩定的中土,大秦必須完成統一大業,這就更難了。

李牧在代北的時候,匈奴人還沒有今的實力,中土也還是諸侯並列,邯鄲也還能勉強維持,代北也沒有遭受大地震的打擊,代北軍也沒有連續數年南下河北守護邯鄲的巨大損耗,所以他還能守住代北,還能固守長城,但如今一切都變了。

寶鼎站在代北這塊土地上,滿目瘡痍,代北就是一片廢墟,而為了爭奪這片廢墟,匈奴人帶着成羣的牛羊呼嘯而下,而秦人卻只能被動防禦,咬牙支撐,至於前景,則是一片黑暗。

“不要去想中原的事。”寶鼎對司馬尚説過這句話,現在對王賁等人還是説同樣的話“我們有困難,匈奴人也有困難。大秦面臨着中土的統一,匈奴人也在為統一大漠而努力。我們守住代北是為了統一大業,匈奴人攻奪代北何嘗不是為了統一大漠?現在我們和匈奴人的主力都在代北,當我們的中原面臨危機的時候,匈奴人難道就不會面臨同樣的問題?我們在中土有敵人,匈奴人難道就沒有敵人?”寶鼎説到這裏笑了起來“我們統一中土最大的阻礙是齊國和楚國,而阻礙匈奴人統一大漠的又是誰?河西的大月氏和漠東的東胡人。當我們的主力雲集代北的時候,齊國和楚國就要乘機攻打中原,那麼,當匈奴人的主力雲集代北的時候,大月氏和東胡人是不是也要伺機而動?”王賁三人聽到這番話,沉重的心情略有緩解。

寶鼎的意思很明顯,現在沒有對策,既然沒有對策,那就等待,等待時局的變化。中土局勢有變化,大漠局勢也會發生變化,假如秦軍在中土局勢的變化中堅持下來了,而匈奴人卻沒能化解大漠危機,那麼代北的機會就來了,秦軍或許就能找到對策擊敗匈奴人,固守長城。

“我們打了匈奴人一個措手不及,可以輕而易舉地奪回半個雁門郡,但接下來的事情就複雜了。”王賁告誡道“匈奴人有成羣的牛羊,而代北有豐茂的水草,牛羊靠水草就能活下去,還能繁衍長大,所以匈奴人可以長期堅持下去,但我們呢?我們靠什麼堅持下去?三十多萬大軍吃什麼喝什麼?這個問題如果不能立即解決,我們恐怕最終不得不放棄代北。”

“我正在想辦法。”寶鼎淡然説道“總會想到辦法的。”===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