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五三奉天命以治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順軍中有參將姓廖者,原是劉宗部將,後來調入他部。劉宗獲罪被凌遲處死後,其部將多牽連屠殺平民,被李自成斬草除,但劉宗是李自成的老將之一,在軍中樹大深,關係密佈,哪有一下就全部清除乾淨的?

廖參將就是漏網之魚其中一個。當下京師人心惶惶,李自成坐於紫城中,下令焚城同歸於盡。廖參將當即招心腹議曰:“我大順在京師致死百姓十萬計,待宋軍入城,定然報復,我等死無葬身之地。”屬下道:“那該如何是好?”廖參將低聲道:“今皇上命人焚紫城,我們何不斬其頭顱,獻於宋軍,或可保住命。”心腹擔心道:“恐皇上身邊的人不會放過咱們。”

“我有辦法。”廖參將道,一面命人潛出京師聯絡宋軍,約以炮為號。時京師因為瘟疫人馬死傷過眾,各個職位都有空缺,軍隊調度不靈,廖參將的人乃是大順軍內的人,李自成又在紫城準備自焚了,誰也管不了這麼多事。

部屬準備妥當,便走到紫城,時紫城的各宮殿里正在運來柴禾,準備焚城。守備軍官見到廖參將,問道:“廖將軍意何往?”廖參將道:“剛剛皇上不是召見本將麼?”守備軍官遂放廖參將幾個人進去。廖參將等人走進皇宮,進了太和門,便是一個廣場,皇極殿就是最南面的一個宮殿,也是整個紫城最高大的宮殿,嘉靖以前叫“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民間説皇帝坐在金鑾殿裏,就是指皇極殿。

廖參將走到皇極殿,也被這富麗堂皇的建築震撼了,心道這樣燒了真是可惜。

皇極殿四周圍以白玉石欄杆,欄杆上有望柱頭,下有吐水的螭,每望柱頭上都有裝飾。其殿面闊十一間,進深五間,大殿的屋頂重檐廡殿式,即殷商時的"四阿重屋",為"至尊"形制。

屋頂的角獸和斗栱出跳數目也最多;御路和欄杆上的雕刻,殿內彩畫及藻井圖案均使用代表皇權的龍、鳳題材,月台上的規、嘉量、銅龜、銅鶴等只有在這裏才能陳設。殿內的金漆雕龍"寶座",更是專制皇權的象徵。

李自成就坐在那寶座上面,穿着龍袍,頭已梳得整整齊齊,猶自哈哈大笑。瘋狂的笑聲讓廖參將等人剛剛走進皇極殿就是心裏一緊。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裏正是朕的寢陵,哈哈…”廖參將小心翼翼地從衣服裏摸出短刀,幾個部屬也掏出了武器。幾人慢慢地靠近北邊的龍椅。

這時李自成睜開眼睛,就看見了廖參將,怒道:“誰讓你們進來的,滾!”廖參將嚇了一跳,一直以來就被李自成威壓,從骨子裏生出一股懼意。旁邊的部屬嚇得更厲害,膝蓋一軟竟跪了下去。

廖參將咬了咬牙,對下邊的幾個人罵道:“現在就他一個人,怕他作甚?起來!”李自成聽罷這才清醒了些,看着廖參將手裏的匕,立刻明白他們要幹什麼。李自成毫不猶豫,從龍椅上騰地站了起來,就往東邊跑,一邊喊道:“救駕!救駕!”廖參將大驚,將手裏的匕對着李自成扔了過去,沒有刺中“當”地一聲到了一木柱上。

廖參將又摸出一柄短統,對着李自成“砰”地開了一槍,本來指着李自成的背心打的,結果不知怎麼打到了腿上,李自成撲倒在地,瞬間又爬了起來,拖着殘腿一瘸一拐地向外逃。廖參將衝了上去,將其按翻在地。

這時候,外邊響起了喊殺聲,是廖參將的部屬率兵攻打皇宮了,剛才的槍聲正是約好的信號。

“你已走投無路也!”廖參將恨恨地説道,當下手裏沒有兵器,便回頭對隨從説“快拿刀把他刺死!”幾個隨從提着短刀匕上來,因為要刺的是他們的皇帝,幾人戰戰兢兢不敢動手。廖參將一把奪過短刀,揪住李自成的頭,便用短刀割他的腦袋。

這樣一把短刀,要割下腦袋並不容易,李自成的脖子被割開,鮮血亂彪,痛聲慘叫。

廖參將和李自成身上都被鮮血染紅。廖參將不顧李自成的慘叫,提着他的頭活割腦袋,李自成被割了許久才斷氣。廖參將着氣折騰了一會,將李自成的腦袋割了下來,隨從都是目瞪口呆。

廖參將走出皇極殿,見自己的部將已經帶着軍隊衝了進來,廖參將遂喊道:“點炮!”

“轟!”地一聲炮響,一門小炮斜向天空出了一枚炮彈。

城外的趙謙聽到炮響,立刻下令攻城。

宋軍先炮轟擊城樓,然後輕騎兵和火器營衝上前去火力壓制,重騎兵掩護步軍抬着雲梯攻到城下。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