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而隨着城市慢慢向外擴展,他們一直居住的舊屋大院也距離城市越來越近。
在張敬明上初中的時候,就變成了城市外尚未開發的金角銀邊。
於是思維快人一步的父親,早就拿出了之前打工的所有積蓄,還自己動手在宅基地上又蓋了好幾處簡易房,只期待着早點動遷。
也就在張敬明高中發奮讀書的關鍵時期,隨着當地喊出了「大力開發沿海黃金地帶」和「向南再建一座城」等一系列口號。
逐漸讓他們家那一塊宅基地,炙手可熱起來。
因為父母怕影響他高考,就向長期住校的張敬明隱瞞了此事。
也讓克勤克儉的他和大手大腳的同學們,顯得格格不入。
在他剛上大一的那一年,老宅終於來了拆遷。
而拆遷後的房價直追北上廣等一線大城市,這就讓張敬明貧瘠的家庭環境開始苦盡甘來,並得到了明顯好轉。
雖然父母第一時間就給他打電話,將這一天大好消息告訴了他。
但從小就苦慣了的張敬明依然發奮讀書,還獲得了獎學金。
當寒假回到家鄉的張敬明,看到從小長大的老宅已經化為了工地,不由得陣陣唏噓。
而拿到大筆補償款的家人,卻依然像之前那樣緊衣縮食地住在簡易的月租房裏,這就讓他到陣陣心酸。
於是他拿出了獎學金和常攢下來的生活費,想幫家人租一個環境不錯的房子。
父母覺得孩子真是懂事了,而月租房的確不適合常生活,於是沒讓張敬明出錢。
他們不僅找了個大房子,還一口氣了三年的租金。
在寬敞明亮的大房子裏,張敬明陪伴着家人,開心地度過了一個安靜祥和的節。
而臨走之時,母親還給他一張儲蓄卡,並叮囑他千萬別再苦了自己。
手握着大筆生活費的張敬明再次回到學校,卻沒有大手大腳。
他只買了一個學習用的筆記本,和一台中等價位的手機,還依然如同往常那樣認真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