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原本還以為李瓚離了中樞,前途未明的官吏,心頭泛起滴咕。

京營諸將相送,這其中的政治意味,頗為濃厚啊。

“只怕再過二三年,李大學士載譽回京,就可進階首揆。”楚王目光深深,思量着。

這會兒,李瓚正與兵部侍郎施傑敍話,抬眸見到賈珩與一眾軍將相送,面也很是驚訝。

賈珩與一眾軍將下了馬,近前見禮,“閣老。”

“子鈺。”李瓚笑了笑,高聲喚道:“怎麼過來了?”賈珩道:“過來送送閣老,敬閣老一杯水酒。”這時,李瓚之子李懿,端上盛着清酒的木盤,略有些好奇打量了一眼那蟒服少年,然後看向李瓚,神情鄭重,低聲喚道:“父親。”李瓚點了點頭,接過酒盅,道:“此行本不好多飲,但子鈺既來相送,這杯酒,老朽是要喝的。”賈珩舉起酒盅,朗聲道:“閣老此去,關山路險,北國風寒,閣老還請保重。”在場一眾官吏,面多有動容,都是從那少年簡短的話中知到某種信任的情緒。

李瓚接過一旁的酒盅,一杯飲下,瘦削、冷硬的臉頰,頓時浮上兩抹酡紅,抬眸看向賈珩道:“子鈺在京中,整軍諸事全靠子鈺費心了。”這時,從神京城方向打馬來了數騎,策馬揚鞭,馬蹄聲疾,眾人徇聲而望。

為首之人,正是大明宮內相到戴權,在侍衞班直的扈從下,奉着崇平帝的口諭,相送李瓚。

戴權翻身下馬,快步近前,從一旁侍衞手中接過一件貂裘大氅。

“李閣老,聖上口諭,早時節,乍暖還寒,這件貂裘大衣,閣老路上帶着穿,以為取暖,還請閣老不要推辭。”戴權笑着説道。

李瓚鬍鬚下的嘴翕動,想要説些推拒的話,終究未出言,瘦松眉宇下的眸子,好似穿過重重煙雲,望着神京方向,行禮説道:“臣,謝聖上隆恩。”這時,一旁的李懿接過貂裘,道:“父親,兒子給您披上。”李瓚“嗯”了一聲。

眾人見着這父慈子孝一幕,手捻鬍鬚,頻頻點頭,暗道,李大學士不愧是詩書禮儀之家。

這時,隨行扈從的班直侍衞,進前説道:“閣老,天不早了,該啓程了罷。”李瓚目光掠過周圍相送的同僚,朗聲道:“諸位,都回去吧。”眾人都紛紛深施一禮,道:“閣老保重。”李瓚上了馬車,其子李懿也會隨行至北平,待李瓚安頓下來後,然後再次返回京城。

崇平十五年,正月初六,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李瓚出鎮北平,帝授幽燕經略安撫使,執尚方寶劍,都督河北、山東,山西諸軍事。

望着車隊以及扈從漸漸遠去,在場官吏有互相敍話者,漸漸三三兩兩散去。

這時,楚王陳欽領着王府主簿馮慈以及長史廖賢,來到賈珩身旁,如玉面容上掛着笑意,道:“賈爵爺中午可有空暇,小王在王府略備了薄宴,可否賞光,過府一敍?”值得一提的是,賈珩所授男爵,但官吏不常喊,唯有當面敬稱時,才得以稱呼。

賈珩抬眸看向楚王,打量了一眼,低聲道:“王爺,在下最近幾天,還要回京營處置軍務,恐無空暇,望王爺見諒。”當着這般多人的面,接受楚王宴請,只怕不就有風言風語在京城響起,更不必説戴權這會兒還領着宮裏的內侍就在不遠處眺望。

這楚王碰得一手好瓷。

楚王心頭雖有被拂了面子的不悦,但臉上笑意不減,或者説此人原就心隱忍,喜怒不形於,笑道:“那等賈大人有空暇,小王再行相邀。”賈珩點了點頭,也沒有再説什麼,而是來到戴權跟前兒,問道:“戴公公,聖上這會兒可在宮裏。”戴權瞥了一眼楚王,笑了笑道:“陛下在宮裏。”賈珩整容斂,説道:“我正要進宮面聖,公公可同行。”李瓚一去北平,想必天子這會兒比誰都悵然若失,那是一種期待與擔憂織在一起的情緒,他這時候不去刷存在,什麼時候去?

賈珩向身後的京營幾將待了下,讓其各自歸營。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