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若是就這樣一直低調下去,或許也不會有人注意到這家公司。
然而,這家公司剛剛成立不久,便幹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在三號亞太海底光纜項目擱淺,整個行業陷入低期的當口,這家忽然殺出來的攪局者揮舞着手中的鈔票,斥資五十億RMB,收購了國內幾乎八成以上的經營海底光纜業務的公司。
如此大的手筆,大有一掃六合,一統江湖之勢,不只是驚動了證監會,甚至X改委都驚動了。
不過,因為已經提前打過招呼的緣故,這並沒有對東亞通信的十數起收購案造成任何影響。
為了與國外佔據優勢地位的壟斷巨頭相抗衡,必要的壟斷也是為了促成資源的整合。
何況,在這其中也有一部分是……
只不過因為通信行業比較,為了使海外業務不受到影響,這一部分不是很高罷了。
東亞通信的出現,攪動了原本一潭死水的海底電纜市場。
不管是國的NEC,歐洲的阿爾卡特朗訊,還是美國的SubCom,都從中
到了一絲若有若無的壓力。
雖然東亞通信無論是規模還是技術底藴,比起他們這些已經領跑了半個世紀的先行者而言,都還差的太遠。
但未來的事情誰説的好呢?
何況據以往的經驗,只要是被華國人盯上的項目,價格無一例外都被打到了地板上。
這也是讓東亞通信在國際上的同行們,最到頭疼的地方…………就在東亞通信正高調地完成對國內海底光纜業務的資源整合,氣勢洶洶地殺入國際市場的時候,關於更改國密加密算法的工作,以及推動國際加密算法更新的長椅,也在信息部門的支持下穩步推動着。
當然,相比起前者的順風順水而言,後者就沒那麼一帆風順了。
就在美方代表缺席了上京召開的亞太地區網絡信息安全峯會之後不久,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皮恩斯實驗室便公開了一篇研究報告。
雖然只是一個不痛不癢的風險警示,但仍然在行業內引起了不小的波瀾。
畢竟這個皮恩斯實驗室可不是什麼無名小卒,其創辦者可是亞歷克斯·皮恩斯博士——固態核磁共振技術的奠基人。
從皮恩斯實驗室建立至今,其研究範圍涉及量子信息學、量子計算、化學、結構生物學、醫學等多個領域。尤其是在量子加密算法等多個研究方向上,更是處在世界領先地位。
因此,這條風險警示報告的份量,就有些讓人無法忽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