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種有趣的微生物會在高二氧化碳濃度的大氣環境中瘋狂繁殖,呈指數式的增長,甚至是覆蓋整個行星的地表。
最終在無數個恆星年中,既扮演着生產者又扮演着分解者的它,收過量的二氧化碳並釋放氧氣,加速大氣演化的進程,同時讓更多的碳元素通過光合作用被固定成可被生物直接利用的有機質,進入到生物圈循環中。
而到了最後的階段,隨着氧氣的不斷升高,光合作用漸漸變成了呼作用,生成的酮類物質開始殺死這種微生,並讓它喪失繁殖能力,直到它完全從整個生態系統中消失。
而在完成了這一切任務之後,一顆被二氧化碳覆蓋的混沌行星,或許只用數十個恆星年的時間,便能走完原先需要上億年去走完的大氣演化過程。
這個腦一開就停不下來了,陸舟越想越覺得有這種可能。
畢竟這個宇宙中適合碳基生物生存的大氣環境行星實在是太少了,而氧化反應又是絕大多數生物獲取能源的途徑。
在自然演化的條件下,可能需要經過數億年的時間,才能讓一個充斥着二氧化碳和氮氣的混沌行星,變成擁有繁盛的物種、且相對宜居的世界。
如果一個文明發展到了星際文明的級別,並且可以通過超光速手段將疆域擴展到數百光年之內的區域,掌握行星改造技術並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甚至於,這幾乎是一種必然。
畢竟文明的天,就是對自然的改造。
只有野獸,才會選擇順從。
“沒想到居然發現了這麼不得了的東西……”被自己的想法給震驚到了,陸舟的瞳孔中漸漸染上了一次興奮。
如果他的想法是真的話,那此刻被他掌握在手中的微生物,將不只是單純的“太空版廢物淨化器”那麼簡單,而是來自某個高等文明的活化石!
這其中值得研究的將不只是微生物本身,還有它可能包含着的生物改造技術與基因修飾技術。
能夠從中逆向出來多少不清楚,但哪怕是隻有一丁點兒收穫,對於還處在太空時代早期的人類文明而言,幫助都將是巨大的。
除此之外,陸舟還想到了近在咫尺的火星。
直接改造火星的大氣不太現實,畢竟火星的引力太小,又沒有磁場的保護,就算創造了一個類似於地球的大氣層,最終多半還是會失掉。
但如果在一個有限的區域內,建立一個相對封閉的大型生物圈,可行還是相當大的。
以這種微生物的環境改造能力,只要使用的方法和改造方案得當的話,在火星上創造這麼一個封閉的生物圈,沒準還真不是什麼問題。
想到這裏,陸舟不知怎麼的,忽然想起了那個觀察者和自己説的話,心中莫名升起了一絲細思恐極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