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倒不是誰走漏了消息,而是這件事情本來就沒有刻意的去保密,甚至於早在陸舟抵達沙漠地區之前,人人報等媒體便在為這次計劃做鋪墊造勢了。

尤其是央視的科教欄目,更是推出了一期三集的專欄節目,以《人類未來的家園》為名,請到了航科研究所的袁煥民院士,為普通大眾們科普了華國未來二十年的航天計劃藍圖,以及在火星上建造科考站,在拉格朗點建造空間基地的現實意義和未來的美好願景。

因此,幾乎就在生物圈a開啓的當天下午,這一消息便被駐紮在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的記者,通過採訪的鏡頭和話筒,傳遍了全國上下的每一處角落!

幾乎每一張能夠看得見的報紙,頭條上的新聞都是同樣一件事情!

《京城晚報》:【生物圈a開啓!人工生物圈研究進入新紀元!】《科技新聞報》:【四百天封閉實驗取得階段成功!二十名實驗者身體狀況一切正常!】《華國農業大學報》:【華國掌握全封閉式太空殖民艙技術!我校胡洋教授參與該項目研究!】《金陵大學報》:【我校陸院士掛帥總設計師,載人登火箭在弦上!】《金陵報》:【……】密集的消息接二連三的傳來,在如此多新聞的轟炸之下,很快將“華國載人登火計劃”、“生物圈a”、“陸院士”等等一系列的相關詞條送上了熱搜榜。

就在幾天前,人們還在驚訝於陸舟宣佈辭去IMCRC的理事會職務,爭論着他接下來會去哪裏,沒想到這場爭論這麼快便有了結果。

並且,隨之而來的還是如此驚人的一個消息。

華國將在月內啓動載人登火計劃!

陸院士親任總設計師!

簡直碉堡了!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的生物圈是國際合作項目,因此不只是華國的科研工作者和記者駐紮在那裏,各國主媒體早在幾天之前就已經將目光聚焦到了這裏。

因此,就在生物圈a取得初步成功的新聞剛剛登上國內各大媒體的頭條,登火計劃將在月內啓動的消息很快同步傳到了外網,並且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這一突如其來的消息,可以説是震驚到了不少人。

尤其是對於幾年前曾經在火星栽了個大跟頭的美國人來説,簡直如同遇上了一記晴天霹靂,被驚的不知道該作何反應了。

推特上。

話題的熱度很快取代了近期舉行的球聯賽,佔據了熱門搜索的頭條!

尤其是NASA最近發佈的一條關於地外行星觀測的推文的評論區,幾乎被陷入震驚的北美網友們擠爆了。

“華國人打算登陸火星了?!”

“法克!你們每年燒了那麼多錢,到底把錢燒到哪裏去了!”

“我覺得其實沒必要驚慌,華國人對火星興趣就隨他們去吧,反正我們已經上去過了。”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