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從這裏到內瓦得有270多公里,我們明天早上吃過早飯就出發,中午飯還能在那邊吃。”陸舟問:“我們為什麼不直接坐飛機?”嚴師兄咧嘴一笑:“坐飛機?瑞士還沒咱們那兒一個省的面積,飛機起飛沒多久就得下來,還不如開車方便。”話雖然是這麼説,但陸舟總覺得,這傢伙只是想過一過車癮罷了。

一夜無話。

清晨,一行人繼續上路,果真如嚴師兄所説的,在中午之前趕到了內瓦。

在這座著名的“聯合國城市”找了家餐廳,匆匆解決了午飯,嚴師兄開着車繼續上路,帶他們來到了瑞法邊境上的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總部——傳説中聚集着全世界最聰明頭腦的CERN。

在這座小鎮上的一家現代化酒店前停了車,陸舟拖着行李箱正準備向酒店內走去,忽然看見一位留着絡腮鬍的老人向這邊走來。

“歡,來自華國的朋友,您的學生找我借車,我就知道是您要來了。”朗的笑着,那老人伸出了右手,和盧院士握了握,然後看向了旁邊的陸舟,“新面孔,你的學生?”

“陸舟。”陸舟友好地笑了笑,主動伸出手和這位老人握了握。

“格雷恩,”格雷恩教授微笑着點了點頭,“我好像聽説過你的名字,從一個我在普林斯頓的朋友那裏。先不説這些了,趕了這麼久的路,你們也該累了吧,我帶你們去房間。”

“人還是老了啊,比不上年輕時候了。”盧院士笑着説了句,聲音有些慨。

“人總會老,這是不可避免的……這邊走。”三人的房間連在一塊的,整個第六層住的都是華國研究組的科研人員,不過現在也就水木大學的研究組到了,江城大學和樺科的人還在趕來的路上。

“格雷恩教授是理論物理學界的大牛,和盧院士很早以前就認識,在Beslll項目時幫了我們不少忙,”看着見面敍舊的兩位老人,嚴師兄笑着向陸舟介紹道,“要帶你悉下這裏的環境嗎?”陸舟:“那就拜託了。”來到新環境,第一件事兒自然是悉地形。

跟着嚴師兄,陸舟把這附近的環境悉了一圈。

客觀的評價下,這裏是個科研氛圍很強的地方。

很少有某個科研組織能夠單靠內容,便引一大羣物理學界的頂級牛人聚集在這裏。

要説項目經費的話,CERN的經費絕對算不上世界第一,但在這裏工作的理論物理學家,卻是佔據了全世界理論物理學界的半壁江山。

也許在附近的小鎮上隨便吃個飯,坐你對面的就可能是哪個知名大學的榮譽教授,或者理論物理學界的大牛。

一個LHCb項目的重啓,竟是在這個偏遠的“山區”裏形成了一幅萬國來朝的盛況,實在讓人羨慕不已。

最後,陸舟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1號樓前拍了張照片。

現在這棟研究中心現在已經停用,被改成了博物館質的場所,遊客可以買票進出參觀。在這座研究中心的裏面,還放着是互聯網誕生地的一塊紀念牌匾。

很少有人知道,這裏不但是世界最大的強子對撞機,同時還是世界上第一個網站,第一台互聯網服務器,第一個瀏覽器的誕生地。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