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陸舟也是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給愣住了。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深呼了一口氣。

“……是什麼教職?”德利涅教授用理所當然的聲音説道。

“除了正教授,還能是什麼?”第243章普林斯頓最年輕的教授陸舟怎麼也沒想到,德利涅教授會在宴會上給自己這麼大一個驚喜。

原計劃他是打算在年底之前拿到博士學位的,但現在看來計劃遠遠趕不上變化。《數學年刊》還沒有刊登他的論文,但普林斯頓研究院已經授予了他博士學位,甚至是正教授的頭銜……

不過仔細一想,陸舟也不是不能理解普林斯頓的決定。

哪怕拋開哥德巴赫猜想不談,他的羣構法已經可以作為一項出的理論工具,應用到解析數論這一領域中。

甚至不少大學的數論教材,都已經開始跟進。

想到這裏,陸舟不有些遺憾。

這都要歷史留名了,當初咋就沒有取個牛點的名字呢?

還是搞“abc”的望月新一有先見之明……

不管別人看不看得懂,“宇宙際理論”這名字,聽起來就很牛

辦完了畢業手續之後,陸舟默默地將畢業證和學位證以及博士帽拍照,順手發到了微博上。

幾乎是意料之中的,他微博的評論區再一次爆炸了。

只不過,這一次炸的出乎了他的意料。

【握草,大家都是九年義務教育,憑什麼你怎麼秀?】【二十一歲的正教授?牛,刷新查爾斯·費弗曼的記錄了。】【我覺得三個月拿到博士學位更牛。】【不不不,你們知道這貨為什麼這麼快畢業嗎?我聽咱們數學系裏的大神説,就在一週前,這位大佬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幾天前普林斯頓開了一場報告會,報告人只有他一個……】【握草,不是吧?!】【給陸神跪了……】【博主發張照片吧,一會兒進考場,我打算掛脖子上。】【……】陸舟也沒有想到,他不過是發了個“畢業照”紀念一下,樓竟然會歪到哥德巴赫猜想上面去。看來關注他微博的,還有不少留學生。

到後來,討論越來越烈,有人將《紐約時報》和《費城報》的新聞截圖發到了微博上,也有人從Arxiv上翻到了那篇論文。

然後……

“普林斯頓最年輕教授”和“哥德巴赫猜想”這兩個話題,就在網友們興奮的討論中、自媒體的跟風報道之下以及民科們氣急敗壞的聲討中,被雙雙送上了熱搜……

因為哥德巴赫猜想和華羅庚學派的不解之緣,以及在那個年代下陳景潤對“1+2”問題的突破成果,讓這個猜想早已經被打上了超越學術意義的“政治標籤”。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