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陸哥,出大事兒了!”
…
…
發生了這事情之後,劉瑞這小子第一時間通知了他。
雖然總覺這傢伙有些幸災樂禍,但好歹他沒瞞着不説,也沒從中使壞,陸舟也一如既往地懶得管他。
現在要緊的是,這篇報道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趕回寢室的陸舟,拿着劉瑞的手機,盯着屏幕中那篇微博文章。
《淺談華國當代大學學術風氣——從一位本科生的論文説起》文章中先是談到華國學術的大環境,從數學扯到物理,在從計算機談到道德倫理,最後一句話將話題扯到了華國為什麼出不了愛因斯塔、牛頓這樣偉大科學家的大命題上。
寫過文章的人都知道,命題越大,越能胡編亂侃,專業什麼的已經不需要了。
然後又是一套秋筆法,筆下一頓龍蛇遊走,不談論文的學術價值,重踩一個月內9篇SCI,還是發在同一本期刊上,就這麼把一位本科生給描繪成了一位不學無術,只會在論文上偷
耍滑的“學術毒瘤”。
是的,他用了“學術毒瘤”這個詞。
最後,他點名這位本科生來自金大,姓陸。
攥稿人祝方才,教育評論員,科普作家,知名民間學者。頭像的後面,還有個微博大V的標誌。
好傢伙,粉絲數上百萬了!
然而……
陸舟一臉懵。
這人是誰?
老子和你無冤無仇,你這麼搞我什麼意思?
憑本事換來的論文,憑什麼就不能發表?又沒吃你家大米?喝你家自來水了?
顯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劉瑞憋着笑,在旁邊擠兑了兩句:“你什麼時候會計算機了?都能發SCI了?”還有一句話他沒説,只在心裏説了説:改天我也發兩篇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