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然而即便如此,高温壓的等離子體畢竟是上億度高温,哪怕不發生聚變反應其本身依然存在一定的危險

不過只要作得當的話,這種風險都是可以控制的。

孫工:“這個你放心,整個研究所用到的水泥都是核電水泥。”環視了一眼四周,陸舟繼續説道:“還有就是通方面了,這裏的路況好像不太好。”廖團長:“這個好説,我會向上級反映情況,上級領導會與市委那邊溝通,讓他們從附近修一條路進來。”陸舟點頭:“那就麻煩您了。”第472章知識就是最大的財富工地上車來車往,煙塵滾滾,挖掘機與水泥車的聲音轟鳴着,咣咣咣地響個不停。戴着白頭盔的工程師手握設計圖,親自下到第一現場坐鎮指揮,戴着黃頭盔的施工人員們在工地上跑的飛快。

所有人都像是上了發條的機器,和工程設備一併運轉個不停。工程進度亦是以眼可見的速度在推進着,放眼望去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現場的環境很差,哪怕光是站在邊上看着,用不了多久皮鞋上便會蒙上一層泥灰。

然而站在不遠處視察的市委領導們,臉上卻是沒有任何嫌棄,反倒是笑開了花。

十億美元投資的國家項目突然落户金陵,對金陵市來説簡直就像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驚喜。

尤其是可控核聚變這種系統的科研工程,對於整個金陵市的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以及人才引進政策的幫助都是巨大的。

或者説得直白點,這都是看得見的政績。

當然了,雖説這可控核聚變不是什麼值得謹慎保密的事情,國內國外正在搞的研究機構也有不少,而且都已經搞了快半個世紀。

但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擔憂和誤會,這種事情還是能低調則低調,在值得炫耀的階段成果出來之前,還是儘量避免大張旗鼓的宣傳。

工程方面有廖團長那邊盯着,施工單位的資質也讓人放心。

以現在的工程速度,最多半年就可以完工驗收,快的話甚至連半年都用不了,三四個月就夠了。

在得到了廖團長的保證之後,陸舟也就沒有在工程上太多心,向孫工囑咐了幾點要求之後,便專心將事情放在了金陵高等研究院的籌建上。

就在元旦節前的第三天,“STAR”仿星器研究所正式動工的第二個星期,金陵計算材料研究所大樓也終於竣工了。

化院的那棟被陸舟借了快兩年的實驗樓,現在也總算是物歸原主了。

然而,對於金大化院的教授們來説,他們卻並不是那麼熱切地盼望着它的迴歸。

因為金陵計算材料研究所的搬遷,也意味着那價值一個多億美元的高尖儀器設備,也要跟着楊旭他們一起搬走了。

雖然計算材料研究所的新地址距離這裏也不算很遠,但畢竟是在校園外面。

以後再想蹭儀器,可就沒那麼方便了。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