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對這個問題思考了一會兒,陸舟給出了一個數字。
“5億夠嗎?”
“……別想了,不可能。”雖然震驚於陸舟能拿得出這麼多錢,但克雷伯也僅僅只是震驚了一下而已,並沒有點頭答應,因為這不僅僅是錢的問題。
在ITER項目中,技術優勢國與技術劣勢國在技術轉讓問題上的博弈已經由來已久了。這種博弈體現在各國承擔經費的比例,各國研究所負責的項目分配,以及各種外界因素上。
而其中最本的矛盾,便是在於技術的轉讓上。
會出現這樣的矛盾也無可厚非,畢竟從上世紀後葉開始,為了研究這項技術歐盟乃至歐盟的前身歐共體,已經花了不知道多少錢進去。
簡而言之,在保證手中籌碼的同時,優勢國希望劣勢國承擔更多的研究經費,分攤風險和成本,並且為本國的研究所從總經費池中爭取到更多的經費和項目。
而劣勢國則希望優勢國轉讓更多的技術,同時也希望為本國的研究所爭取到更多的項目。
畢竟誰也不希望當一輩子的追趕者,誰都希望在整個核聚變工程中掌握核心技術,否則別説等分蛋糕的時候一點地位都沒有,連拍桌子吵架都沒有底氣。
有錢可以為所為?
那也是有前提條件的。
WEGA裝置是馬普學會以及赫姆霍茲學會技術的結晶,為了完成這台裝置他們付出了相當大的心血,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自然不希望就這麼廉價的把它賣掉。
很清楚克雷伯教授在想什麼,陸舟繼續説道:“反正它最終的歸宿就是博物館,你們也從它的身上汲取到了足夠的經驗。我願意出5億歐元為你們的成果買單,而且説不準還能讓它發揮一下餘熱,另外……”克雷伯教授皺了皺眉:“另外?”停頓了片刻,陸舟繼續開口道:“另外,如果你們把WEGA裝置轉讓給我,我這邊可以開放SG—1材料導體的技術。既然能更強的超導磁體是我們共同的需要,我們完全可以在相關的研究上展開合作。”克雷伯:“WEGA是合作的前提?”
“是的,”陸舟點了點頭,“如果你在意的是技術被廉價的買走,技術的那部分我們願意用技術來換。如果你們不願意的話,那我也沒有義務公開這一部分的研究。畢竟這不是ITER外包的研究項目,而是我們自己的。”關於SG—1材料的論文都是公開的資料,甚至就連SG—1材料本身的實驗室的製備方法都是公開的,陸舟這邊頂多針對產品預防
地註冊了個專利,以防萬一。
然而如何將SG—1材料製成導線,這其中涉及到的是具體的產品生產工藝,這些東西顯然是不會寫在論文上就這麼簡單的發表出去的。
就好像光刻機一樣,原理大家都知道,相關的論文也可以公開下載到,但涉及到技術上的東西,卻都是企業的機密,不到技術更新換代,基本上不會公開。
盯着那個玻璃罩中的細線看了很久,克雷伯教授沉默了好一會兒都沒有説話,似乎是在考量着這個提議究竟是否值得。
一邊是螺旋—7x的原型,雖然已經淘汰,但其中依舊涉及到不少仍未公開的技術。
另一邊則是可能成為解決可控核聚變關鍵因素的碳基超導材料,不過僅僅只是可能,其中依舊存在着許多諸如成本、大規模生產等方面的不確定因素。
想要在其中做出取捨,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