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畢竟自從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之後,除了發現了一些早已被預測到的粒子,驗證了標準模型上的幾塊拼圖,這個領域已經太久沒有誕生過“新的東西”了。
當然,被震驚到的顯然不只是理論物理學家們,還有通過各種渠道瞭解到這件事情的吃瓜羣眾們。
甚至於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後者對這件事情討論的熱情,反而要比前者更加的強烈。
尤其是《科學》雜誌對審稿人費弗曼教授的採訪出來之後,更是將熱度推向了高峯。
以至於陸舟坐在食堂裏吃個飯,都能聽到旁邊幾個明顯不是物理系的學生,興致地瞅着自己這邊,並且在那兒竊竊私語地議論着什麼。
光是這還沒完。
一天上完了數論課之後,他拿着課本剛走出教室,門裏門外一羣人便圍了上來。
這些不知道從哪裏混進來的記者們,變着花樣掏出了藏在身上的相機、話筒、錄音筆,見縫針地往靠近陸舟的方向擠了過去。
“您好陸舟教授,我是企鵝新聞網的記者,據傳聞您正在挑戰關於楊米爾斯方程的千禧難題,請問這是真的嗎?”陸舟:“是是是,所以呢?”
“加州大學的陶哲軒教授曾經在個人博客上提到,如果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最好的方法便是讓陸教授產生興趣……請問您對於這句話怎麼看?”陸舟:“請你問他。”這時候,被擠在人羣后排,搶不到採訪機會的記者,伸長了脖子喊了起來。
“《數學年刊》刊登了您的論文,我們可以認為關於楊米爾斯方程的千禧難題已經被您解決了嗎?”聽着這個外行的問題,陸舟一臉頭疼地解釋道,“證明解的存在只是一個階段
成果,並不——”
“……如果克雷研究所將一百萬美元的獎金頒發給您,您打算如何使用這筆鉅款?”陸舟:“???”這些人,難道都不聽人説話的嗎?
話筒接二連三地過來,一時間陸舟也是應接不暇。
好在反應迅速的王鵬,及時擋在了他的前面。
陸舟便眼看着那沒多的胳膊,硬是給他從人羣中開出了一條道來。
差不多又過了十來分鐘,校保衞科的人聞訊趕來,一羣穿着黑外套的保安們齊齊上陣,才將這些干擾教學工作的“社會人員”請出了校門外。
好不容易擺掉那些無孔不入的記者們,逃到數院實驗樓的陸舟,總算是長出了一口氣,一
股坐在了自己的辦公椅上。
可能是注意到他臉上疲憊的表情,備戰國考的林雨湘眼睛轉了轉,起身走去了辦公室的飲水機旁邊。
沒過一會兒,就在陸舟打開筆記本電腦,正準備開始工作的時候,她端着杯咖啡笑眯眯地走了過來。
“累了吧?我幫您泡了點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