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雖説陸舟掛名登月工程總顧問,但畢竟沒有把實權握在手上。而且術業有專攻,隔行如隔山,可控聚變的大牛到了航天領域來,話語權未必就比一個新人高太多,至少在絕大多數從業者心裏是如此的。
而在化學動力火箭這個領域……
明顯還是這位老先生更有威望一些。
不過陸舟對此倒是相當的坦然。
不被看好很正常。
畢竟對於研究了一輩子電化學火箭的人來説,不但太過匪夷所思,於情於理也難以接受。
事實上,從殘骸三號上回收到霍爾推進單元的結構圖時,陸舟對這玩意兒是否真的能夠將航天飛機從地表推上近地軌道充滿了懷疑,畢竟按照已經公開的消息來看,即便是NASA最強的電推進系統,也不過是能舉起一個雞蛋。
然而,在完成了對霍爾推進單元的組裝以及相關的測試之後,他心中所有的疑慮都隨之消散了。
不敢相信,僅僅只是基於常識做出的論斷。
而科技的發展,本身便是對過往常識的顛覆的過程。
陸舟相信,在看到了那驚人的一幕之後,他們自然會理解自己當時所產生的震撼。
甚至,不需要多費口舌去説明。
面對着那位袁總工程師的質疑,陸舟聳了聳肩,沒什麼表情變化地説道。
“只要我能證明,這套電推進系統能將50噸的荷載送上近地軌道就好了吧。”袁院士不氣反笑説。
“你要是真能做到,我就把這保温杯給吃下去。”
“那就不必了,”陸舟笑了笑,嘆了口氣説,“凡是對我説過這句話的人,沒一個兑現過自己的諾言。”眼看着會議的話題已經跑到了保温杯上,主持會議的李局長頓時一臉頭疼地咳嗽了一聲,打圓場道。
“大家友好討論……今天主要是公佈標書,具體採用哪種技術路線,還是得看各位的投標材料。而我們科工局這邊,也會航天局等其他部門進行研究,參考各單位的報價和技術參數,選出一個合適的方案來。”其實李局長也很為難。
電推進系統雖然好,但出於情理上,他還是更傾向於選擇航天集團的化學火箭發方案。
這並非是出於對新技術的排斥,而僅僅是出於實用的考慮。
畢竟,航天向來都是和國防掛鈎的,國家之所以肯在火箭上花錢,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火箭技術的發展,提升的不僅僅是航天實力本身,更能夠強化國家的戰略打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