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院長辦公室裏。

坐在茶几前的沙發上喝着茶,華威老總王正斐的臉上寫滿了藏不住的欣喜,笑着和陸舟説起了這些天來,因為那篇論文而在半導體行業內引發的風風雨雨。

“這幾天我們海思銷售部的電話都被打爆了,有的電話甚至都打到我的辦公室來了。”華威海思的銷售策略是優先滿足華威內部的訂單,其次再是國內訂單,最後再按照市場分級向海外銷售。

就目前的需求缺口來看,單是華威自營業務對片的需求,就足以讓江城半導體工業基地那邊將訂單安排到年底去了。

一時半會兒別人就算想買,也未必能買得到。

然而,這並不妨礙,那些下游廠商們對這款片的期待。

尤其是那個20W的最高功耗,以及碳基片優秀的散熱能。就連國內幾個知名超算中心都打了電話過來,也不問價格,就問什麼時候有貨了。

深知電話被打爆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陸舟同身受地説道。

“辛苦了。”

“辛苦啥?”王正斐擺了下手,哈哈笑道,“我這點辛苦也就是心的事兒多點,還是比不上你們這些搞科研的。”陸舟:“我倒還好,這個項目主要是吳教授在負責。”王正斐:“説起來吳教授也快評上院士了吧?”陸舟點了下頭:“嗯,我幫他推薦上去了,問題應該不大。”王正斐笑着説:“你都説問題不大了,那看來真沒什麼問題了。我還打算問問有沒有什麼能幫忙的地方,看來是我想多了。”陸舟淡淡笑了笑,停頓了片刻,開口説道。

“説起來,其實我有一點不太理解。”放下了茶杯,王正斐興趣道:“哦?看來我有幸為陸院士解惑了,什麼問題請問吧。”陸舟:“將論文掛到IEEE的頂會上有什麼意義嗎?”似乎並不意外陸舟會問這個問題,王正斐笑了笑説:“開閘放水之前,我們通常會先給管道測壓,這是一個道理。在產品的發佈會之前先掛篇論文出去試探下產業界的反應,如果有問題暴出來,我們也好事先做出調整。再一個,這兩天咱們一直在閉門造車,別人都不知道我們在研究這個。”

“就好像大家都以為你在搞四代核電技術,結果你關着門研究了一年半載,忽然來一句可控聚變被咱解決了。一點鋪墊都沒有,別説整個產業界未必接受得了,你的合作伙伴都未必能信你。”陸舟略微皺了下眉頭:“我們管他們做什麼?”拍了下膝蓋,王正斐哈哈笑着説道:“這個問題問得好啊,咱們確實沒必要管他們!產業鏈下游的廠商們遲早能發現咱們手上捧着的是個寶貝,但這其中耗費的時間恐怕不小。這玩意兒畢竟不是核聚變,關着門也能玩得很開心,何況咱們不只是要靠這東西盈利,還要重新定義整個半導體工業的產業鏈,打破西方國家對我們的技術壁壘。

這涉及到的不只是單單一個片的問題,想要做到這點,就必須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在他們反應過來對我們圍追堵截之前,先一套組合拳打出去,一點準備的機會也不給他們!”聽到這番話,陸舟的眉微微抬了下,興趣問道:“哦?那測壓的結果如何?”王正斐微微一笑説:“完全符合預期!現在恐怕整個半導體行業都在期待,咱們把真傢伙擺在他們的面前。再往下一步就是回應他們的期待,把產品發佈會給辦起來了。怎麼樣,咱們的陸院士有沒有興趣上去講兩句?”一聽到又要自己上台去講話,陸舟頓時搖頭説:“沒興趣,這段時間我開的報告會有夠多的了。何況我都説了,我做的都是理論工作,你們這些片我也不是很瞭解,產品發佈會這個東西你還是隨便找個人去做吧。”

“哈哈,其實你想的太複雜了,你往上面一站,什麼都不用説,我敢説咱們的片就不愁沒人買,”王正斐笑了笑,停頓了片刻之後,退而求次道:“那去現場參觀參觀總沒問題吧?反正就在金陵,不需要您出遠門。”陸舟猶豫了下,説道。

“……那好吧。”去現場看看到是沒什麼,何況就在金陵,也不是很麻煩。

就在這時,手機震動的聲音忽然響了起來。

從口袋裏掏出了手機,王正斐歉意地看了陸舟一眼説道。

“稍等,工作電話,我接一下。”陸舟:“需要我回避一下嗎?”

“不用不用,不礙事兒。”電話只打了不到半分鐘。

這位老人全程只説了兩個“嗯”字和一句“我知道了”,表情卻是在意外和耐人尋味之間來回切換了幾次。

看着放下電話的王正斐,陸舟隨口問了句。

“我猜又是什麼好消息?”將手機回了兜裏,王正斐輕咳了一聲説:“那個IEEE的頂會,把咱們的論文給撤了。”這句話剛一説出來,兩人忽然對視了一眼,換了個眼神之後,不約而同的笑了。

一個笑得有點不好意思。

而另一個,笑得就有點狡猾了。

第1050章就叫“未來”好了對於一名學者而言,拒稿並不算什麼罕見的事情。

不管名氣大小或者以往做出來的成就,期刊沒有選對,或者成果達不到登刊的標準,都有可能導致稿件在審稿的某一個環節被打回來。

不過,已經登刊的論文被撤稿,就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遇到的了。

且不去討論已經破罐子破摔的水刊,和那些還在排隊中的稿件,對於已經印刷出刊的論文,每一次撤稿對於期刊的公信力都是一次不小的打擊,因為這等同於公開承認已經登刊的論文存在重大且不可修復的錯誤。

因此一般而言,除非是發生了極其嚴重的學術造假或者其他有損學者名譽的事情,期刊對於已經發表的論文進行撤稿是非常謹慎的。

當年轟動生物學界的諾獎級學術造假——小保方晴子事件,即便整個學術界都已經認定她的實驗結果是P圖P出來的了,但最後依然是國理化學研究所頂不住壓力出面,從小保芳本人那裏拿到了有關撤回STAP細胞論文的書面同意之後,才讓《自然》撤回了那篇充滿爭議的稿件。

雖説生物學界的事情和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無法橫向對比,但IEEE這種在報告會都已經結束了突然撤稿的騷作,確實有些相當的不尋常。

總之,繼人生中第一次被拒稿之後,這一次連撤稿都安排上了,陸舟覺得自己的學術生涯大概是沒什麼遺憾了。

不過説起來這還是他第一次在IEEE旗下期刊上投稿,這種偏向於工科電氣、電子工程領域的期刊,他的專業領域還是差的有點遠。雖然以前有電氣工程領域的頂刊發過約稿郵件,希望他能就可控聚變技術發表一篇論文,但考慮到這技術畢竟涉及到的東西畢竟有些多,於是最終還是委婉拒絕了。

沒想到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在IEEE的頂會上臉就被趕了回來,而且還是以“學術欺騙”和“偽造實驗數據”這種荒謬的理由。

在看到了IEEE那邊寄來的書面撤稿通知之後,陸舟心中也是不一陣慨。

天地良心,他是那種會在實驗數據上開玩笑的人嗎?

這個國際集成電路設計與工藝會議在行業內的影響力有多少他不太清楚,讓他慨的也不是因為那個令人哭笑不得的理由,而是這些年來他是越來越覺到,學術的純粹與公正越來越像是一張擦股的紙了。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