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笑容就如同一縷清風,吹散了霧,也吹散了壓在所有人心頭的烏雲,所有的一切凝重在這一刻彷彿都變得明朗了。
也許,愉快的心情真的能夠讓問題變得簡單,就如同姣好的模樣能夠讓心情愉悦一樣。
頓了頓,他繼續説道。
“將物質分割到10^-10米級,我們能夠得到原子。最初命名這個單詞時,我們賦予它的含義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然而事實上,隨着物理學的繼續進步,我們很快發現它還可以繼續細分下去。”
“很快我們得到了電子,中子,質子,緊接着是夸克、輕子、希格斯粒子等等。”
“試想一下,我們認知中的物質如果無限分割下去會是什麼?”
“這個問題恐怕沒有人能夠立刻回答,我們能夠藉助ADD這類唯像模型證明n維空間的存在,而M理論預測n=11,但這個空間裏有什麼,我們一無所知。我們所能知道僅僅只是我們活在三維的世界中,而高維度的‘弦’,對於我們而言是捲曲的。”
“就像我最初提到的那個落在紙面上的‘小球’一樣,如果只是依靠雙眼的話,紙片人永遠不會理解那個無限小的黑點是什麼。也許他們頭頂的那片空間充滿了這樣的小球,而正是這些一顆顆落在紙上的黑點,構成了他們,乃至他們看見的世界。”
“推廣到三維空間也是一樣的。”
“就像我們所看見的光,呼到的空氣,杯子裏的水……將它們無限地分割下去,我們最終所能看見的,或許也正是這樣無限小的黑點。”
“包括Z粒子,我甚至不敢説自己此刻看到的就是它的全貌,也許我揭示的僅僅只是它在X-1維上的投影,而它事實上還有更龐大的秘密隱藏在超空間的背後。”
“或許,這就是三維生物的侷限吧。”
“也許只有當我們的文明足夠先進,當我們的物理能夠完全解析宇宙的全部維度,當我們能夠在十一維的‘弦’上直立行走……到了那時,我們才能夠完整的看到那顆闖進我們世界中的小球,以及這片宇宙的全貌。”説到這裏,陸舟的臉上再次出了笑容。
“作為這場報告會最後的彩蛋,在這裏我也效仿其他前輩們,做一個大膽的猜想好了。”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當我們的文明足夠先進,當太陽系已經容納不下我們的身和野心。”
“利用超空間的質來實現光年為距離單位的星際航行,或許將成為我們進行跨恆星系統移動的最佳選擇!”沒有任何的回應。
很顯然,所有人都還沉浸在先前的震撼之中。
對於居然沒有收穫掌聲這件事情到了一絲小小的失落,陸舟正準備將記號筆放回台上,然後鞠躬致謝,離開這裏。
然而就在這時,他忽然像是想起了什麼似的,猛地回過頭去看向了白板。
“……差點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陸舟伸手在白板的最後一行,補上了那個令無數人魂牽夢繞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