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一心往東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父親派去大坂的人,酒井左衞門督只問候了一聲便回了,餘下只有本多廣孝。加上步卒,與兄長去的至多不過三千人,對嗎?”

“是。你不知?”

“不知。孩兒認為,如此一來,兄長會被關白大人輕視。”

“哦?你認為應派更多的人馬?”

“是,比其他大名少太多,對後無益。”

“老實告訴我,這是誰教你的?”家康笑着反問。

長松丸躊躇道:“無入教。即使有入教,孩兒也不能把他説出。”他説得頗為自然。

家康卻有些煩躁,長松丸之行已非孩子氣,可事情若太離常規,自令人深不安,遂道:“出於好心,不説也罷。可是,長松,此次征伐九州,大勢已定。去年十二月,關白被任命為太政大臣,前又獲賜姓豐臣之殊譽。他把征伐推遲到今年,其間在豐前打敗利,在豐後擊敗四國,對北九州已形成壓制之勢,給大友氏建立了南下據點。其間雖然發生了四國之亂、大友義統落敗之事,可是這些事對於實力雄厚、人望高漲的關白大人,實是算不了什麼。形勢始終有利於豐臣氏,世人都要明白,與關白對立不明不智。這一回,上方的守備乃前田利家,京城守備是羽柴秀次,關白三月一已朝九州進發,總兵力達十二萬。這次戰事遊刃有餘。這便是父親只派三千人馬的原因,你明白了?”家康語重心長地説完,長松丸又疑惑地施了一禮,道:“但派出的人馬更不應太少,孩兒覺得,當藉此機會讓人見見我們的實力!”

“長松!你終是未明白我的話啊!”家康頓一下,又道“去年夏天,也還未想到能這樣浩浩蕩蕩出征。而去年年底到今戰勢的變化,已不需關白親自出馬。這其中一個重要緣故,便是我的進京。我因此故意減少了人馬。我想,在整個戰局上,我已立了大功。”長松丸好像很是驚訝,他本就未想到這些。倒是他對此事的思慮,頗令家康動。

“前既已盡力,便只派本多廣孝?”

“對啊!其實就是不出一兵一卒,也算不愧對關白。若十二萬大軍變成十二萬五千或十二萬八千,對大局並不能產生多大影響。還不如讓人看到,在他的大軍背後,還有無數的德川人為後盾。這樣更能震懾敵人。你的想法還是太膚淺。”長松丸似已明白。孺子可教!家康正這麼想着,長松丸又道:“孩兒還想問一事。”

“哦!好,説吧。”

“我有兩位母親,生母和朝夫人。這兩位母親,哪一位更是尊貴?”話太意外,家康有些措手不及,他不別過臉去。長松丸無意為難父親,但他的問題,確是觸到了家康的痛處。這孩子怎會想到問這個問題?他是親生兒子,又如此鄭重其事,更不可噯昧應付,不可隨便回答。

“長松,你喜歡兩位母親當中的哪一位?”

“孩兒都很喜歡。”

“那不是很好嗎?還有什麼不能明白呢?”

“城已經建得差不多了。”

“哦。”

“生母住的居所已經竣工,她也已遷了過來。可是,朝夫人的御殿卻似未完工,不知這是為何,孩兒不明。”這一問,家康大吃一驚,不由環視四周。他原想把朝姬暫留濱松城,待聚樂第竣工,便把她送回去。朝已歷經喪夫之痛,不當讓她獨守空房,至少要讓她住在離家人較近的京城。不過,家康並非打心底真正體恤她。朝姬對他毫無引力,即使做個側室,也覺難以忍受,但這樣的女人卻成了正室夫人。家康想讓內庭女人對朝姬多些體恤,但自己內心則似充滿自私和任。恐至少在循規蹈矩的長松丸眼裏,父親便是這樣。家康因而大驚。

“長松!這是你自己的想法?”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