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懦弱的人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美國,丈夫與子,經濟權是各自獨立的,夫雙方在各自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以及經濟活動。如果子是專職主婦的話,一般是由丈夫掌管錢財,據需要子支配。

然而,在本大多由子管理家庭經濟,對男人來説,這是行動自由的一大障礙。子是專職太太的工薪人員,大多把全部收入子,然後再從子那裏索要零花錢。自己掙的錢卻不能自由使用,這就是本的現狀。在這種狀況下,男人就像被砍掉了手腳一樣,不論與子間關係多麼不順暢,他們都無力向離婚方向邁下一個台階。這也是本男人不傾向於離婚的原因之一。

誠然,美國和本,不能説孰好孰壞。在美國由於夫婦多次離婚,再婚,從而給兒童心靈上造成了創傷,這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此外,由於擔心自己會失去對方的愛,人們普遍存有緊張和焦慮,也有一些人患上了神病。如此看來“假面夫”自有“假面夫”的好處。與自己既悉又親密的人共享安寧,這樣生活就有了規律,就會產生一種不必為對方到緊張的輕鬆

總之,丈夫與子之間的關係隨着歲月的逝會失去緊迫。不論是經人介紹結婚還是戀愛結婚,過了三十年就沒有區別了。關鍵問題是該如何看待“假面夫婦”如果對之持否定態度人們就會到悲哀;反之,如果以積極的態度看待它,人們就能到輕鬆。

話雖然這麼説,但並不等於説,世上沒有無緣於假面,真正心靈相通的夫。另外,經歷過“假面”時代上了歲數後再次心心相印的夫婦也是有的。

後者出現的背景是:隨着年齡的增長,夫雙方皆力減退,心氣減弱,覺得對方是自己生存下去的支柱。

比如説,典型的本老夫婦的形象是兩人一起坐在迴廊上一邊喝茶一邊互相肯定對方:“還是跟你在一塊兒好。”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相互提攜,共度餘生。不過,換個角度看,也可以説正因為他們都失去了引力所以才走到了一起。

如此看來,所謂“假面夫婦”在維繫夫關係方面可以説是一種捷徑。是決心以“假面夫婦”的形式維持夫關係呢?還是寧願離婚,揹負經濟、社會負擔,也不要“假面夫婦”呢?或者説寧願去繼續追求真正心有靈犀一點通的關係呢?這是因個人想法而定的,不能一概而論他説孰是孰非。

男人開始到老境將至的年齡各不相同,但一般情況下始自四十五歲前後。四十五歲以前,還有“壯年”的覺,自認為自己作為男人正值壯年。雖説與年齡增長同步,男人在體上也會逐漸衰老,但是由於男社會地位不斷上升,所以,從總體上看,實際上他們覺自己老得比女方晚。至於容顏,男人在五十歲以前也會有所衰老,但是並不那麼嚴重,而且有的人是越老越有味,越老越滋潤。因此,他們的覺與女到老境已至時的覺大為不同。

然而,一到五十歲,男人馬上也會到衰老。這時體力方面早已開始衰退,加之他們的社會地位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因此對男人而言,五十歲是人生的最大轉折點。當他們即將來五十歲之際,就會慨然長嘆:“我終於也要到五十歲了。”在這種時期,這個年齡層的人在公司內已被分為兩組。

一組是有可能以部長、局長升為董事的;另一組是最多能升到部長或分公司經理的。其中後者大多是在競爭中落敗的人。他們有時甚至會被降級調職,成為別人手中的一張牌。

換言之,人到四十五歲就會產生恐懼,因為他可以預見到自己今後的人生道路了。

從競爭的前線落敗下來的男人,會在突然間悟到寂寞的滋味,有的人甚至極度不適,也有人因對將來到絕望而對工作馬馬虎虎。這種時候,如果子女已長大成人,住房貸款也已付清,與子關係亦很和睦,家庭美滿幸福的話,他還不至於強烈地到困惑和落寞;但是,如果子女年幼,與子關係又不好,家庭內部隱藏着許多不利因素的話,那麼在他身上焦慮、鬱悶、惘等各種情就會糾纏不清,有時他會神錯亂以至於影響了健康。

神上發生這些變化的同時,他們在體上也會失去信心,成了人們謔稱的“大叔”同時,他們作為雄的形象也會大打折扣。如前所述,男人的慾與大腦有着密切的關係。優越和社會成就以及高品位的人生價值都對功能產生着重大影響,因此,一旦他們意識到自己輸了,功能也就隨之大幅度下降。

一旦躍上五十歲的台階,男就會驚慌失措,不過,全他們意識到那樣做也無濟於事時,就會斷念;另一方面他們不久又會來一生中的安定期,漸漸適應五十餘歲這個年齡層。之所以這樣説是因為年齡常常是以十年為一個台階的,人們在即將跨上下一個台階前都會到困惑。總之,男人在五十歲年齡層的後幾年裏,生活態度會突然轉變,能夠適應安定的時期。

對男人來説,人生的第二個轉折點是面臨六十歲台階的時候,儘管這時的困惑程度不像四十五歲時那麼大。人們通常把六十歲稱為“花甲之年”或“歷年”也就是説到了這個年齡,人們就有現世即將結束、迴歸到零的覺。因為有了馬上即退休的緊迫,所以男人在這時期心境烈動盪,有的人甚至情緒極不穩定。

退休對男而言,意味着他們社會生命的結束。原本屬於社會動物的他們在退休時有一種似乎被否定了存在意義的虛無。儘管他們自己還想在社會上活動,但是公司單位卻斷絕了這條路,並認為他們已經是沒有大用處的人了。對男人而言,恐怕沒有比這更加殘酷的事情了。因此,他們臨近退休時,或者不願呆在家裏,或者閉門不出,在神方面也變得有些神經質。

就是這樣,一旦退休多數男會產生孤獨。男人的人際關係大多與他們的社會地位有關聯,一旦不工作了,人際關係就會變得狹窄。賀年卡減少了、年中歲末的社會活動也稀少了;朋友減少了,原本逢自己的部下也疏遠了自己,他們猛然醒悟過來回首一看:自己的周圍已空空蕩蕩了。另外,一旦退休收入也理所當然地減少,在家裏也不能掌管經濟大權了。

的確,對男人而言,退休就意味着失去地位,失去人際關係,失去經濟實力,即使説失去了他們曾擁有的一切也非誇張。退休給男人帶來如此大的神打擊是女難以想象的。

另外在體方面,臨近退休的男慾急劇衰落的傾向。其具體表現一般始自五十五歲,一到六十歲,就有不少人由神上的失落引發出功能衰竭。即,對男人而言,六十至七十歲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説是人生的夕陽。

然而,並非所有的人都會有這種經歷。六十歲以後仍能保持興盛勢頭的人中有藝術家、演藝界人士等,還有自由職業方面的成功人士和握有實力的廠長、經理等,不論在社會方面還是經濟方面他們都具有實力。但是這種人士畢竟極少,現實生活中多數男人一到六十歲就會在神和體兩方面急劇衰落。

這樣一來,失去了一切、陷入孤獨的男人們一從打擊中站起來就會迴歸子。因為在子身邊畢竟有一種放心、安全。之後他們開始尋求工作以外的興趣愛好,探求新的人生價值:下下圍棋,栽培蘭花,翻地塊,於攝影,養成收集物品的習慣,等等。另外,還有人以寵愛孫子輩的孩子為手段在家族中尋求神寄託。

這樣,表面上看來男人們與家越來越親近,但是,在內心深處他們卻有一種茫然有所失的不滿情緒。他們滿腦子索繞着“想做點什麼”

“想打破眼下狀況”的念頭。對一直在公司上班的男人來説,沒有比每天都是星期天更大的壓力了。在習慣這種現狀之前,有的人到無所事事,百無聊賴,焦慮不安,這樣他們反而會與家人疏遠。其中有不少人保持着從前在公司上班時的習慣,早晨一起牀就必須去哪裏轉轉,否則就悶得不行。他們要麼去商店或圍棋院,或者買月票去都心公園和圖書館。這種每天都是星期天的狀況他們終究會習慣的,但是一般至少需要兩到三年時間。

在論資排輩的社會中生存,男人們習慣了上級對下級發號施令式的生存方式,退休後他們回到家裏對子也習慣地用對部下的口氣,這時就會遭到子的反駁:“為什麼用這種口氣?”可見,在退休的同時失去經濟實力的丈夫們,呆在家裏顯得地位比子還要低,甚至有人難逃被當作所謂“大件垃圾”處理的命運。

當然造成這種現狀,丈夫們也有一定的責任。從前他們只是忙於工作或與男同事們一起遊玩,家庭全給了子,本不介意子們在想什麼或有什麼受。

子一想跟他談談孩子和公婆的事情,他就會説:“那些事歸你管”或者以“我累了,別説那些煩人事”之類的話語搪。如果子批評他的這種態度,他又會説:“我是為你在上班”有時甚至會大言不慚地説:“是誰供你吃喝”等等。子對丈夫到絕望,於是結朋友以充實生活,不知不黨中與丈夫已形同陌路,封閉於自己建立起來的世界了。

如此子們一想到丈夫退休後每天要呆在家裏,她們就會到鬱悶。然而,與此同時,丈夫們由於長期不管家務,做慣了甩手先生,所以在家裏什麼也不會做,只會亂髮牢騷,什麼“沏茶”啦、“點心不夠”啦,等等。

然而,此一時彼一時也,此時子們因為要學習和參加公益活動,所以要經常外出。這樣,如果丈夫們終呆在家裏,她們就會到不自在。丈夫們對意氣奮發地從事社活動的子們也懷有嫉妒心,每當子準備外出時,他們都要沒好氣他説些“又到哪兒去?”、“別回來晚了”之類的話。

在縱向社會中生活的丈夫們既不能與鄰居很好地往,又不能從現在開始拓展自己的社圈,因此他們愈發離不開子,這樣一來問題就更加嚴重了。

下面是一則人向我講述的故事:他上班期間每天都工作到深夜,或者去銀座消遣。可是,自從退休,他就無所事事,不知怎樣度過每一天了。早晨灑掃庭園,爾後出去慢跑,回來後吃午飯,下午去游泳,然後午睡,起牀後一邊喝啤酒一邊看電視上的相撲節目。他每天都是這樣度過的。但是,由於他與夫人的關係很和睦,子非常歡他呆在家裏。跑步和游泳都是夫婦同去,也許他們這種生活才算得上安穩而富足的晚年生活。

但是,如果夫婦之間缺乏愛,那麼丈夫整天呆在家裏纏住自己不放,作子的就會到苦悶,這樣,她們對丈夫不斷增加厭惡也是無可奈何的了。

夫婦間產生這種悲劇可能源於雙方自結婚時婚姻觀念就不同,後來這種觀念的差異沒有被消除,積月累,終於引發老年不和。

作為上班族的丈夫在年富力強的時侯總認為“自己在為家人工作”從未想到此時此刻子正在品味着疏遠和孤獨。即,丈夫只注重維持婚姻的形式,承負經濟責任,而疏忽了子。因為她們注重的是結婚的實質、婚姻的質量,以及雙方應構築的關係的內容。

當然丈夫們在心裏也會想:上班期間很少與子在一起,退休後作為補償應該好好地與子呆在一起。他們也深信:屆時子肯定樂意接受自己,兩人一起去旅行,一起度過晚年美好的時光。這樣想其實為時並不晚,雖然覺悟的稍遲了點,但是隻要子接受,予以寬容,能夠實施的話,老年夫婦就有可能重新體驗到婚姻的幸福——天涯在線書庫掃描校對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