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集第六百八十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六百八十章唐寅在派出三水軍繼續征討彼亞爾後,又一次派遣劉彰、白安、閻炎、許悠、熊谷五人隨軍出征。

不過這一次他已經作出明確的指派,委任劉彰為主將,白安、閻炎為副將,熊谷、許悠為先鋒,統帥新兵五萬。

五萬人的軍隊已經相當於半個軍團,到戰場,也有了軍團的雛形,要分為前軍、中軍和後軍。

把這麼多的軍隊給劉彰來統帥,唐寅的意圖再明顯不過,就是有意培養劉彰為軍團長。

劉彰也能覺得到大王對自己的栽培之意,這一次的出征,他更是牟足了力氣,下定決心要在彼亞爾再立新功。

一次出征,劉彰的表現令人信服,對於這回大王任命他為主將,白安等人亦是心悦誠服,並無怨言。

經過一次征戰沙場的洗禮,讓這批出身於靈武學院的佼佼者們都成了不少,之間少了以前互看不順眼的罅隙,倒是多了並肩作戰、生死與共的手足之情,同袍之義。

征討彼亞爾的戰爭還在持續着,掠奪回來的戰利品和奴隸源源不斷地輸送回風國本土,而在鎮江的新曆大典也是如期舉行。

參與慶典的除了有朝堂大臣外,還有風國所轄五十六郡郡首、郡尉以及一百五十五縣的縣首、縣尉,這些官員再加副職,總人數已超過千人,即便是唐寅大婚的時候也沒有來這麼多的官員。

大朝之時,朝堂內坐滿了大臣、武將,向外面的廣場看,官員黑壓壓的一面,都分不清個數,幾乎站滿了整個廣場。

風國所轄郡縣,對於唐寅而言大多都是紙的數字,現在官員們悉數到場,連他也被嚇了一跳,原來風國縣級以官員竟有如此之多。

難怪張哲一直喊窮,光是這些官員每年的俸祿開銷就是一筆天文數字,最為可恨的是,朝廷已經給了他們那麼多的俸祿,他們還是不知足。

大朝和常的早朝比起來就是人多點,並無太大區別,唐寅在大殿內的講話,外面的人本聽不清楚,只有唐寅具體喊到某個人的名字,才會被門外的侍衞唱出去,把那人召入大殿説話。

唐寅最先叫的是河東郡郡首沈智宸,他是最早追隨唐寅的那批老將之一,曾在數次戰鬥中立下過汗馬功勞,此後還長期鎮守過潼門,他在風國諸多郡首當中也算是資格較老功勞較大的一個。

進入大殿,沈智宸抬頭看見唐寅,沒等説話,眼圈先紅了,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帶着哭腔説道:“微臣,叩見大王!”看到當年和自己並肩作戰過的老兄弟,唐寅也是觸良多,他欠身擺手説道:“智宸,快快請起!我們…也有一兩年沒見過了?”

“回稟大王,已經三年了…”説話之間,沈智宸已是淚滿面。

“竟然這麼久了。當初若不是你厭倦征戰,轉調地方,以你的能力,現在至少也應該是中將軍了!”唐寅頗惋惜地説道。

“微臣有今,皆靠大王的栽培和隆恩!”唐寅淡然一笑,而後又關切地問道:“智宸,你在河東過得怎麼樣?可還一切順利?”沈智宸急忙説道:“託大王的鴻福,微臣在河東一切都好,就是瑣事繁雜纏身,與在軍中大不相同。”

“是啊,我們這些行伍出身的人,處理起政務來總會覺很頭痛。”唐寅心有觸地點點頭,又道:“河東可是我國的產糧大郡,看到河東繳的糧食一年比一年多,我也很欣,這都是你的功勞啊!”

“大王言重了,一切都是因大王鴻福,大王執掌風國,應天意,下順民心,我風國自然也是風調雨順,年年豐盈,河東郡亦只是借了大王的光,微臣不敢居功。”沈智宸一本正經地説道。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