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集第七百二十三章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唐寅隨直屬軍、第九軍、新軍進入太峯郡,這裏和天圖郡不一樣,全郡一馬平川,無山無水,全是平原地帶。

據天眼和地網的探報,安軍已於太峯郡的郡城福成一帶佈置下重兵,兵力不下二十萬,主將為崔圖和李德二人。

唐寅看過這份情報後忍不住放聲大笑起來,如果安國換個名不見經傳的人做主將,自己或許還會忌憚三分,讓崔圖和李德做主將,這不是坐等着找死嗎?

對這兩位,唐寅本就沒放在眼裏,催促風軍,全速行進。在他的督促下,風軍行軍神速,進入太峯郡僅僅六,便連取大鐘、豐台、立新三城,長驅直入的風軍已直福成。

攻佔立新之後,唐寅令全軍暫時休整,養蓄鋭,好在福成再與安軍打一場決戰。一直沒有用武之地的齊橫主動向唐寅提出,第九軍無須休整,可繼續南下,先探福成的虛實。

唐寅知道,這段時間裏齊橫心裏一直憋着一股悶氣,現在終於到了可以讓騎兵縱情馳騁的地方,他當然片刻都不願再多等。唐寅沒有駁回齊橫的請求,同意他率第九軍先行南下。

齊橫得令大喜,率領第九軍在立新僅僅住了一晚,翌一大早,就率全軍將士出了風軍大營,直奔福成方向而去。

太峯郡已屬安國腹地,這裏也是繁華富庶之地,尤其是立新,在太峯郡是僅次於福成的第二大城邑,城中熱鬧非凡,即便被風軍攻佔,城中的繁華景象也依舊,城內並沒有發生百姓大量遷移或逃亡的情況。

之所以會這樣,一是和風軍在安地施行的是懷柔政策有關,風軍對所攻佔的城鎮只派小股軍兵入住,對城中的百姓不打不殺、不搶不奪,雙方相安無事。

其二,安人的個就是好安逸、圖享樂,國家觀念淡薄,只要生活沒差,子還和以前一樣,無論城邑被誰攻佔都無所謂。

也正是因為安人的這種個,才使得被風軍佔領的安地幾乎不存在反抗勢力,風軍對安人更放心,同時也更加放心大膽的施行懷柔政策。這倒成了一個良的循環。

和往常一樣,攻佔立新城不久,唐寅立刻令人在全城貼出告示,先歷數越澤的不是,把越澤臭罵一番,而後再表明己方是天子之師,奉天子之命討伐等等安穩民心的説詞。

現在安國百姓對越澤普遍失望,一直以來,越澤對外都很軟弱,人們倒是希望有個強權出現,其次,越澤父搶子的做法太過分,這也最讓安人無法接受。

對於許多安國百姓而言,由唐寅來替換越澤,尊唐寅為王,在內心裏並不排斥。

這一天,唐寅剛起牀,正在城主府的庭院中練拳腳,阿三快步走了過來,手裏還拿着一支小竹筒,遞到唐寅面前的同時,低聲説道:“大王,神池給任公子的回到了。”

“哦?”唐寅停了下來,先接過尹蘭送來的手巾,擦擦臉的汗水,然後將小竹筒接過來。

他低頭仔細瞧瞧,這支小竹筒十分緻,面還雕刻有神池特有的圖騰,不過蓋子處打着蠟封。

阿三説道:“信是飛鴿傳到了分水城,而後由分水城那邊的兄弟傳送過來,大王,你看…”唐寅着下巴,邊回想邊喃喃説道:“是了,任笑在分水城的時候確實有傳神池,向廣寒聽彙報我遇刺一事,還要帶那個巫女回去與皇甫秀台對質,這麼説,這封回應該是廣寒聽寫的。”

“應該是的,大王。”阿三正説道。

“哼!”唐寅哼笑一聲,説道:“真想知道,這回裏寫的是什麼內容…”説話之間,他手指在竹筒輕輕一劃,直接將蠟封挑開,接着,打開蓋子,把裏面捲成一團的小紙條倒了出來。

阿三阿四在旁看得直咧嘴,明知道是神池君主的回,大王都敢私自拆開,膽子未免也太大了些!

只見唐寅不緊不慢地將紙條展開,低頭看了一眼,隨即嗤笑出聲,將紙條遞給了阿三,説道:“你也看看!”阿三了口唾沫,壯着膽子接過來,紙條只寥寥數字:聖王已閉關,時三載方出,諸事皆由長老院代為處理。紙條的署名是傲無極。

“這是…是無極大長老代寫的回!”阿三驚道。

“廣寒聽閉關得還真是時候,早不閉關,晚不閉關,偏偏趕在天下大亂的時候閉關,而且一閉關就要三年,他是有多想坐山觀虎鬥啊!”唐寅冷笑着説道。

阿三小心翼翼地把紙條重新卷好,回到竹筒之內,問道:“大王,那…這封回還要不要給任公子?”

“給他!”

“可是…已經被拆開了…”阿三面地説道。

“實話實説就好,我想,他也能理解我的做法。”任笑是聰明人,與其找這樣那樣的謊言矇騙他,還不如坦誠點來的好。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