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結果還真被他料對了,只不過莫國的突然參戰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

聽聞風營有異動,上萬艘的船隻向己方大營駛來,魏徵冷笑出聲,不慌不忙的傳令下去,讓己方戰船戰。

天鷹軍的船隻接近兩萬,而寧軍的船隻僅有數百,但兩方的規模相差太懸殊。

寧軍的戰船體積龐大,又高又長,大多都分三層或四層,每層都有密密匝匝的箭口,而且船體之外還包裹着鐵皮,不懼衝撞,更要命的是,風軍落入寧軍手裏的破軍弩被魏徵大肆仿造,並配備到各戰船上,有如此強力的武器,戰船的戰鬥力明顯又提升一個檔次。

雙方的船隻剛剛展開戰,高下頓分。

寧軍在大船上,居高臨下,首先出巨型弩箭,弩箭撞擊到小木船上,瞬間就將船體擊碎,上面的風軍士卒紛紛落水。而風軍這邊也有破軍弩,只是在寧軍的戰艦上顯得不疼不癢,偌大的船隻,龐大的船體,不知得中多少弩箭才有沉沒的可能。

風軍的人數多於寧軍,船隻數倍於寧軍,但戰鬥力卻不成正比。

子纓很清楚己方的短處在哪,敵人的長處又在哪,他不停的傳令,擊鼓、擊鼓、再擊鼓,全軍猛力衝鋒,一定得貼近對方,只要己方的將士能順利爬到對方的戰船上,勝利的就是己方這一邊的了。

隨着雙方船隻的不斷接近,水戰也打到白熱化的程度。

雙方的弩箭在河面上來回穿梭不斷,風軍這邊的小船不時有被弩箭擊中,破碎成木板,落水的士卒不計其數,被僥倖救起者寡,被河水淹死者眾,河面之上,浮屍層層,慘叫、呼救聲連成一片。

反觀寧軍,各戰船也是不停的遭受着弩箭的擊,尤其是衝在前面的戰船,偌大的船體上滿了弩箭,河水順着破口處不斷的灌入船內,然後又被寧軍士卒一桶接着一桶的倒出船外,船艙內的寧兵也不時有人被進來的弩箭撞飛、貫穿身體,死狀悽慘無比。

隨着雙方距離的進一步接近,寧軍方面率先展開箭

這時候,船體高大的優勢再次發揮出來,居高臨下的勁,使寧軍能到風軍,而風軍卻不到寧軍,即便有箭支飛到戰船上,也只是強弩之末,難以傷人,更何況寧軍還是在躲在船艙裏,有堅硬的船身做掩護。

戰中,寧軍箭陣的威力彰顯無遺,一輪箭陣過後,受到攻擊的小船便被鵰翎所淹沒,船體的內外滿了密集的箭支,船上的風軍士卒即便是在有盾牌做掩護的情況下也不免紛紛中箭,往往是一船的風軍士卒無一倖免,皆被成刺蝟。

親自出營督戰的魏徵站在帥船的最高處,舉目觀望着前方戰場,面自信的微笑。風軍想用小木舟打敗己方的巨型戰艦,即便投入的兵力再多,也不過是自尋死路。這本算不上戰鬥,完全是單方面的屠殺。

戰鬥還在繼續,風軍還在做着奮不顧身的自殺衝鋒,但陣亡的人數已飆升到兩、三萬之多。

正在魏徵覺得大局以定之時,突然之間,他身後的一名偏將手指北方,驚聲説道:“將軍,不好,北方有狼煙!”魏徵急忙扭頭北望,可不是嘛,在北方的漳河西岸,各處的烽火台都已被點燃,黑煙滾滾,直衝雲霄。

看來,風軍不僅是在這一處地方進攻,在北面也投入了兵力。

不知道風軍在北方是佯攻還是真攻,魏徵不敢分出太多的戰船,他回頭命令傳令官,調動五十隻戰艦去往北部增援。

他這邊剛剛分出五十艘戰艦,緊接着,南方狼煙又起。魏徵如法炮製,又分出五十艘戰船,增援南部受攻地點。

不過風軍在南面投入的可不是一個軍,而是兩軍,平原軍和直屬軍。

唐寅統帥直屬軍,在寧軍河西大營的南十里外強行渡河,為了表示次此渡河作戰的決心,也為了讓將士們捨棄貪生怕死的雜念,唐寅親自領軍出戰。因為船隻都給了天鷹軍,唐寅這邊連小木舟都沒有,有的只是清一的木筏。

他所在的木筏一馬當先,衝在最前面,直奔對岸而去,君主都能如此的捨生忘死、身先士卒,下面的將士們哪裏還有半點偷生之念,人們無不是憋足力氣,划動木槳,緊隨唐寅的木筏之後。

在河西大營的南二十里外,也就是風軍連續吃到兩次敗仗的那處地方,是平原軍的主攻地點。

上次平原軍在此慘敗的情景,蕭慕青還歷歷在目,這回他已下定決心一雪前恥,就算是用人填、用人堆,也要衝到對岸去。

平原軍自成立以來,還從未敗過,唯一的污點就在漳河。此次又是在相同的地點作戰,全軍將士無不熱血沸騰,渡河時,大半的將士都把身上的盔甲甩掉,赤膊上陣,一手持盾,一手劃漿,嘴裏叼着鋼刀,充血的雙眼都快放出紅光,死死盯着對岸,在河面行駛的速度甚至比唐寅所在的直屬軍都快。

魏徵南派的五十艘戰艦沒碰到平原軍,倒是先碰上了以唐寅為首的直屬軍。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