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今天有事耽擱,更新晚了些,抱歉,稍後還有一更!)木此行一番品賞,神情豐富,李逸風與黃啓元對視一眼,大奇怪,就問何故。木此行也不隱瞞,將在黃府上的事説了。
李黃兩人吃了一驚:筆畫生jing神?難道説葉君生真能達到這般境界了?
此子,端有些門道呀!
一番談後,李逸風力邀木此行留下來,共度元宵。
木此行略一沉,答應了下來。
新年已過,元宵又來,這同樣屬於一個十分重要的佳節——“一曲笙歌chūn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此句十分貼切地形容元宵佳節時的盛況。
提前一天,冀州城內已是處處張燈結綵,還製造出巨大的燈輪、燈樹、燈柱等等,滿城火樹銀花,十分繁華熱鬧。
出門賞月、燃燈放焰、舞龍舞獅、猜燈謎、吃元宵,端是很多節目,其樂融融。
當然,詩會也是其中一項——元宵詩會,形式非常ziyóu,卻沒有詩魁之類的設立爭奪,而是各展才華,盡情瀟灑。少了新年詩會中秋詩會那般的競爭xing,而多了幾分和諧。
只是每有佳作出世,自會互相傳出來。
在其中,葉君生儼然早就成為一個話題。今年的新chūn詩會,他沒有參加,沒有新作出來,而是徑直返回了彭城老家。他的缺席,恰恰引起更多的熱議討論。
無它,只因從道安詩會的《念奴嬌》,再到孤雲峯中秋詩會的那兩首詞作,實在太過於出sè,每一首放出去,基本都屬於膾炙人口的名作。
一年時間。三首名作。產量不可謂不高。若以前人們還有所質疑,那麼現在基本只能閉嘴。
尤其是月圓之夜,葉君生最後寫出來讓柳臨淵等才子灰頭土臉而去那一首長詞。第二天就傳遍整個冀州文壇,簡直字字珠璣,歎為觀止。諸多文人爭相抄寫。頗有冀州紙貴之意。
此詞一出,當即讓一干研究者啞口無聲。本來他們質疑葉君生有剽竊嫌疑,但現如今哪裏有剽竊三首名作的道理?本毫無痕跡——這些老學究們,又怎麼想得到史上有穿越之事?
“其才當天授!”唯有給出這麼一句總結xing評語了。再聯繫到葉君生痴呆十九年,一朝開竅的故事,更多了些傳奇sè彩。
在天華朝,文人功名得之文章;才名卻源自詩詞。隨着三首名作傳,葉君生的名聲影響漸漸得到擴散,已不僅僅限於北方。甚至都傳到了位於疆域腹地的京師,以及文采斐然的江南等地。
這,可以稱為一次逆襲。
至此。北方第一才子的名頭。葉君生基本已坐實。要知道北方三州的代表xing才子,都是他的手下敗將:郭南明吐血的傳聞。以及藉助遊學的名義退避三舍不説,柳臨淵、趙慶寶等也是閉門不出了許久。
鋒芒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