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高氵朝降臨,調整一下思路——另外奮力推薦南朝老書《穿入聊齋》,差二三十均定過五千了,一個大坎呀,關係到能否參加年會。所以喜歡的朋友,請去訂閲一二,字數不多,十幾塊就全訂下來了,謝謝!)在葉君生想搬家的時候,已有人找上門來了。
首先是郭家命人送來一份燙金請帖,還有兩貫錢。請帖是請他登門做客的,而錢,卻是獎金,關於昨天新chūn文會的獎金。
那首《卜算子》傳出去的方式有些不常規,甚至不屬於郭三小姐的主觀意願。但木已成舟,而且造成了不俗的反響,三小姐乾脆默認了下來,反正不管怎麼看,都是好事。
郭家的人剛走,西門二公子後腳便到。這位年輕有為的青年站在葉君生面前時,先是有些尷尬的一笑,然後便長揖下去,久久不肯起來。他正是想通過這等方式,來向葉君生賠禮,至於過去種種,很識趣的不再提及。
看得出,其行事風格倒是乾脆利索,敢作敢為。
這樣的xing格,絕不會是小人。
葉君生一笑置之,或者其實對於被驅逐下船的事,由始至終都不曾放在心上,又哪來的惱恨?
看着民居簡陋,西門二公子拍着口邀請葉君生兄妹到西門家一處別院去住,全包了,非常豪
。
這,應該隸屬人情拉攏的一種。
葉君生沒有答應,他一向都不大願意欠人情——以前黃超之要送宅子。也是還之一幅蓋上天地玄黃頑石印的字帖。後來,字帖救了他一條命。
如今在揚州,葉君生更不願輕易得人好處,看看再説吧。
葉君生拒絕了,西門二公子微微有些失望,但也知道勉強不得,只好作罷。
然後。又有一大羣揚州士子湧上門來,也不知道究竟哪裏漏出來的消息,得知葉君生的住處。
説實在的。葉君生頗為討厭諸如此類的打道,一大套繁文縟節,寒暄客套。文縐縐的,説着彆扭。
他始終屬於一位穿越者,哪怕入鄉隨俗,可某些思維習慣難以改變,覺得面對素不相識的人説“久仰”之類,有點假。
可是禮尚往來,不可避免,俗話説“伸手不打笑臉人”細節的處理都有不少講究的地方。
也許,權宜當做是一種人情歷練的。倒不完全是壞事。
紛紛擾擾好幾天,期間新詞像風一樣在揚州,以及江南其他地方傳開來。獲得不少點評意見,讚譽甚多。還裹挾着不少驚詫之意,無它。關鍵在於葉君生這幾首膾炙人口之作,風格很不統一,咋一看,彷彿不是一個人寫得。但事實勝於雄辯,又無任何有力的證據駁斥。
另外不得不提的一件事是,《卜算子》在揚州的“文藝女青年”階層得到了極其誇張的反響。小家碧玉、大家閨秀、青樓中的紅牌都推崇至極,還常以此自比,時不時就唸叨一句“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表明心志。
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