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端澄先前所説的十天之內必定消滅亦力把裏大軍的話現在被證明他還是高估了對方的實力——在所有的大明將士們都在高聲歡呼的時候,李端澄卻在自己的書房裏拿着筆墨紙硯寫着奏摺。
在看到無數的亦力把裏的大軍走到明軍士兵前面伸着手讓明軍士兵綁縛他們的時候李端澄心裏突然出現了無限的慨。由這場戰爭,他了大明的土木堡之變,再由土木堡之變他又了無數只是由於細小的錯誤和後勤的問題而輸掉的戰爭。在那一刻他有很多的思想迸發而出,他想要把這些都寫都寫下來然後上湊給朝廷以期望朝廷能夠引以為戒並且在以後做好在這方面的應對措施。
當天晚上,從肅州出發的三萬騎兵終於到了嘉峪關。在李端澄決定出關和亦力把裏的大軍決戰的時候他給肅州方面寫好了信來説明嘉峪關的情況,同時在信裏他也請求肅州能夠派出一部分兵力來幫助他接下來的行動。
這個時候的嘉峪關並不是一個在地方上獨立的軍事單位,他並不是直接聽命於朝廷而是有着自己在地方上的直接上司肅州兵備道府。
兵備道是依據明制在地方上各省的重要地方設整飭兵備的道員。兵備道一般置於各省重要地區。明洪熙年間始置,本為遣布政司參政或按察副使至總兵處整理文書,參與機要之臨時差遣。弘治年間始於各省軍事要衝遍置整飭兵備之“道員”稱為兵備道。掌監督軍事,並可直接參與作戰行動。此官由按察使或按察僉事充任,是分巡道的一種。又稱兵備副使,兵憲。
兵備道都是朝廷從弘治年間才開始在地方上的重要地區設立的一種重要的軍事機構。而肅州便是設立在甘肅最西北處的一個兵備道。肅州地處古絲綢之路上重要的關鍵位置。自古以來,這裏就是神農和五帝之一的顓頊轄地,九州之一的古雍州西界,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自西漢置郡、隋代仁壽二年(公元602年)設肅州以來,更以其經濟繁榮、文化昌盛聞名遐邇。西涼國曾在這裏建都,其後諸多朝代均以此處為省州府地。肅州區地處河西走廊中段,是連接新疆、內蒙古、青海、寧夏等省區的通衢重鎮。
而在現在肅州周邊與聞名的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中國最早的石油基地玉門油田、國家重要的核工業基地四0四廠、馳名的中國西部航天城酒泉衞星發中心、西北最大的鋼鐵基地酒泉鋼鐵公司鼎足相鄰,可以説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肅州都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一個地區。而在明朝更是如此,它是明朝時候甘肅的最西段,由於地理位置上的關係它需要時刻應對可能來自北面的瓦剌、韃靼,西面的西域民族還有南面的兩藏地區是不是發生的叛亂。雖然明代由於西北之地在政治和經濟上的地位不高,所以有關史書對發生咋西北之地的戰爭的記載遠遠低於經濟發達的大同宣府等地區。實際上發生在西北之地的戰爭一點都不比發生在大同、宣府等地的戰爭要少。要知道西北之地要同時應對來自三個國家一個地區,而大同和宣府卻只需要名對一個國家的進攻而已。可以説西北之地才是真正的戰爭不絕。只不過由於這裏太過貧窮所以一直以來不被重視而發生在這裏的戰爭也大都被埋沒進來歷史。…,而肅州作為大明在西北之地最主要的兵道,它的地位可想而知了。在肅州地區肅州兵備道的主要職責就是防禦瓦剌、韃靼和亦力把裏;鎮壓民亂、打擊盜賊;鎮壓少數民族民變;同時還要兼職肅州地區的文化教育、修築邊關、城池;審理地方政務等值。可以説肅州兵備道在很大程度上都把軍政集於一身了。所以在弘治年間剛剛設立的時候兵備道一直被作為一種臨時
質的機構,不過後來隨着發展兵備道也逐漸的成為了常制。就像明朝的總督一樣,最初也只是由臨時的總制變為常制總制,再變為臨時的總督,再變為常制的總督一樣。不過這一系列的轉變也説明了明朝地方上局勢的逐漸糜亂的程度。而它們的轉變也是伴隨着明朝的建立、中興還有逐漸的衰落的。
從肅州兵備道設立之後嘉峪關便歸到了肅州兵備府管轄。而李端澄在嘉峪關的職務便是肅州兵備副憲。在接到李端澄的信之後當時擔任肅州兵備道員的劉慶並沒有立即出兵而是在不斷的觀察者嘉峪關的情況。劉慶此時年近六十,再加上早年多次受傷身體越來越虛弱了,基本上在這裏幹不了多長時間了,而朝廷當初之所以讓他當人肅州兵備道也是因為他的經驗豐富。在快要退休的當口劉慶也越發的穩重了,做起事來都要思來想去。目的就是為了防止犯錯誤以致讓自己晚節不保。
在接到李端澄的信之後,劉慶立刻派出人四處打探嘉峪關的消息,同時也讓肅州的各個衞所保持警戒。可以説李端澄還沒有出城的時候劉慶就做好了他失敗的打算了。劉慶倒不是對李端澄沒有信心而是出於謹慎。第二天在接到嘉峪關外的亦力把裏大軍開始出現了大規模投降的報告之後劉慶終於肯下令發兵了。很快從肅州各地聚攏起來的三萬騎兵便開赴了嘉峪關。
在得到三萬騎兵的支援以後,李端澄在當天晚上便在留下了一部分的士兵鎮守嘉峪關和看守俘虜之後便帶着五萬大軍連夜開赴赤廳。在亦力把裏大軍進攻嘉峪關之前赤廳便失陷了。赤廳不必哈密等城,它沒有那麼高大的城防,再加上赤廳裏邊的蒙古人太多,所以赤廳可是以閃電的速度失陷的。赤廳的全名叫做赤廳蒙古衞,這個地方的蒙古人可是非常的多。這些蒙古人給滿速爾的進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於是赤廳也以半天的時間便向哈密那樣失陷了。
不過同樣失陷的快,赤廳收服起來也是非常的快。滿速爾子啊攻陷赤廳之後本就沒有派人鎮守赤廳,因為到赤廳的時候他也只有六萬大軍,有還需要進攻嘉峪關
本就沒有多餘的兵力留在赤廳,而是在臨走前滿速爾從當地的蒙古人之中招募了一批臨時的士兵,滿速爾也並沒有讓他們跟隨自己出徵只是讓他們守個城而已。事實證明這些臨時的士兵有他們就和沒有他們一個樣。當天晚上在看到城外的密密麻麻的明軍之後成立便的臨時招募起來的蒙古軍隊直接便投降了。也不怪他們,本來他們以前便是平民,那裏經過訓練啊,有哪裏經過戰事了,更主要的是他們連個兵器都沒有。滿速爾在走的時候只是把隊伍給拉了起來,裝備滿速爾也並沒有太多多餘的,因此守軍之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有兵器。因此在看到大明的大軍之後他們很光
的直接投降了。…,兵不血刃的拿下赤廳之後李端澄大喜,從赤廳這裏的情況便可以看出來其他幾個被滿速爾攻陷的城池是什麼個情況。因此對於收復失地李端澄更有信心了。當天晚上李端澄下令所有士兵進城休整。
在李端澄收復失地的同時,遠在肅州的劉慶也沒有閒着。為啥,他得抓人。身為肅州道員,保境安民是他的最重要的責任。現在的肅州的治安非常的差。原因就是從哈密、沙洲、曲先還有赤廳等地潰敗逃的敗兵大量的分散在肅州各地。什麼時候都不缺乏兵痞子,特別是在士兵個人素質十分低下的古代,兵痞子就更多了。如果是在和平的環境之中那些兵痞子一般都不敢惹是生非,在戰亂之時他們的危害便體現了出來了。從哈密等幾個地方逃出來的士兵沿着荒漠基本上都逃到了肅州。
從肅州出現潰兵的時候劉慶便開始接到了又士兵擾民的報告。這些殘兵敗將別的本事沒有搶錢擾民他們卻很會幹。老道的劉慶在一接到報告便十分的重視這件事,身在軍旅幾十年的他十分的清楚這些兵痞子亂起來的危害,到時候要是闖出禍來了背黑鍋的還是他劉慶,誰讓他沒維護好治下的治安呢。所以一接到報告劉慶便一方面下令警告肅州境內的潰兵們在肅州境內不得出現任何擾民的行為否則一律嚴懲。並且他還派出了大量的士兵在肅州境內抓捕鬧事的兵痞子。除此之外劉慶還下令設立了好幾個收容站專門收容那些殘兵敗將。才短短的幾天下來劉慶便聚攏了數萬的殘兵敗將,一看人數太多為了怕再出現意外劉慶便立馬向上面稟報。
肅州的上一級機構是陝西行都司。在明朝由於甘肅地區經濟落後所有甘肅在明朝的處軍事意外的地位並不高,所以甘肅地區就沒能夠向以前那樣被單獨的設置成省一級的機構,在明朝甘肅地區一直歸屬於陝西行都司。陝西行都司和陝西布政使司也不完全一樣,今天陝西的大部分地區都是處於陝西布政使司的管轄之下,而甘肅的大部分地區則是在陝西行都司的管轄之下。
陝西行都司的治所也在肅州地區,不過他的管械範圍包括肅州、甘台、甘州、山丹、永昌、涼州、鎮番、西寧、莊、碾伯等地區。由陝西行都司出面很多事情都好辦了,很快陝西行都司開始派人對那些殘兵敗將進行整合重新編練成軍隊。這些事情都是劉慶自己不敢幹的,他還只是肅州道台級別不夠他要是幹了保不準就有人告他謀反。
在赤廳休息了一天之後李端澄便帶着大軍向曲先和沙洲出發了。在出發之前他打聽清楚了沙洲,曲先和哈密三地的情況了。此時的沙洲和曲先和赤廳一樣,基本上就沒有像樣的守軍。這一次兵犯大明滿速爾也才帶來了十萬大軍,其中在進攻哈密的時候還折損在那裏了三萬人。可以説哈密城被攻下之後滿速爾只剩下了七萬多人,這裏面還有一部分是從哈密城裏面的蒙古之中新選出來的士兵。再後來為了拉攏回回人他有留在了哈密一萬人幫助嘎西木防守哈密城。
可以説此時除了哈密有將近兩萬的比較正規的守軍之外,沙洲和曲先兩地也和赤廳一樣都是剛剛招募起來的士兵在防守着。柿子要撿軟的捏,所以李端澄先把目標定在了沙洲和曲先兩城,他有信心能夠向收復赤廳那樣快速的收復兩地。…,離開赤廳之後李端澄兵分兩路,一路由自己親率三萬人兵進沙洲,另一路由嘉峪關參將胡坤率領向着曲先進發。
最後的結果和李端澄預想的幾乎一樣,沙洲和曲先本就沒有怎麼
戰便被攻下了。雖説兩地沒有像赤廳那樣大軍一到便立馬投降,因為兩地還是有少量亦力把裏之前的正規軍存在的,雖然人數不多,他們帶着那羣新兵蛋子還是能抵擋擋一會的。不過也就是抵擋一會而已,在李端澄和胡坤兩人發動猛攻之後城上的士兵便崩潰了,而兩人帶來的士兵也直接攀上了城牆。而城內的守軍一看大勢已去便有大部分的人投降了。而那些不投降的頑固分子在剿滅了之後城內便再也沒有了抵抗的勢力了。
之後李端澄再次把兵力收攏在了一起,帶着五萬大軍向哈密發動了進攻。哈密城高大的城牆雖然在最初給明軍制造了很多的麻煩,隨着城內守軍軍心的渙散,哈密城還是很快便被攻破了。在李端澄帶軍到來的時候哈密城裏邊的守軍就知道了滿速爾身死還有赤廳、沙洲、曲先三城都被大明收復的消息。
可以説這個消息在當時便極大的打擊了城內守軍的軍心。當時便有人提議撤退,不過由於有一些人妄圖憑藉着建城和大明展開一戰,談們認為大明來攻的人數不多隻有五萬人只要城內的守軍能夠齊心一力打敗大明的軍隊還是很有可能的。畢竟雖然滿速爾死了到手的哈密城他們也是不願意放棄的。而同時城內的嘎西木也是極力反對撤退的人員之一。雖然他不屬於亦力把裏的人,也不歸滿速爾統治,城內的守軍畢竟有將近一半都是回回人。所以他的話還是很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