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烏火和約》 第3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如果是那樣的話那還就不能像以前那樣了。”突然袁啓文可惜的説道。在今天之前袁啓文的打算就是要和談最起碼也要最好得到烏茲別克一半的土地,現在看來確實不可能了。如果要來烏茲別克一半的土地的話先不説昔班尼絕對不會答應,到時候他絕對會拿城外的軍隊和自己死磕。而就是自己得到了這些土地,到時候烏茲別克也絕對的得滅亡了。

沒了烏茲別克到時候大明就全面和哈薩克以及薩非王國接壤了。就像黑胡力都説的那樣,哈薩克和薩非王國兩個國家的實力要遠遠大於烏茲別克,而且兩個國家也更加的具有侵略。特別是薩非王國,袁啓文了解到這個國家竟然是政教合一的國家,利用宗教蠱惑人心向來便被大明極為忌憚,就像白蓮教一樣,自從有明以來便是極力的打壓這種宗教組織。現在差不多整個亦力把裏和南疆的人都是信仰伊斯蘭教的,到時候如果讓薩非王國和這兩個地方接壤了,靠着伊斯蘭教薩非王國絕對會成為大明維護在這裏統治的一大難題。…,現在的大明的還沒有做好全面進入中亞的準備,現在自己之所以來這裏也只不過是烏茲別克人犯了一次錯誤而已。最起碼袁啓文知道短時間內大明是不會再對中亞用兵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了烏茲別克這個橫在中間的國家替大明暫時抵擋着哈薩克以及薩非王國,説不定大明在這裏的統治將面臨極大的挑戰。

在這種情況下烏茲別克不能滅亡,也就意味着袁啓文不得不更改條件了。

最後經過袁啓文和李端澄兩人商量過之後決定放寬和談的條件。兩人一致認為哈薩克汗國和薩非王國是大明的一大威脅,所以接下來幾年為了應對兩國大明必須倚仗烏茲別克,最起碼在大明決定全面進入中亞之前烏茲別克汗國不能滅亡。至於等到以後大明做好準備接受這裏的一切之後,誰也再也別想阻擋大明的腳步了。

下午雙方的談判繼續不過由於對於整個中亞的行事有了重新的認識,所以下午的談判進行的非常的順利。黑胡力都對於和談表達了很大的誠意,當着袁啓文和李端澄兩人的面,黑胡力都直接就説什麼條件儘管提,就是烏茲別克都會答應。

當然袁啓文他們可沒有隨便提,黑胡力都只不過是表現的一種態度而已,要是隨便提了一旦超過對方的心理底線黑胡力都絕對不會答應。

袁啓文説出了自己的條件,烏喇秋別以及火占城以東和以南到喀爾提錦的所有土地都歸大明所有。袁啓文説完之後黑胡力都想都不想便直接答應了,這一部分土地現在都被袁啓文佔領了,烏茲別克想要再次奪的是微乎其微了,那既然這樣還不如自己痛痛快快的答應呢。自己現在答應的痛快了,那待會等到自己提條件的時候對方也就不好意思拒絕了。

果然黑胡力都直接答應下來讓袁啓文等人心裏一驚,想不到烏茲別克為了和談還真下的其血本啊。不過既然對方都答應了,袁啓文也絕對不會主動拒絕了。

等袁啓文提完條件之後,黑胡力都説出了自己的條件,大明贈送烏茲別克兵器鎧甲二十萬套,以及大明答應納烏茲別克為屬邦。

對於兵器鎧甲黑胡力都説的很明白,現在烏茲別克在北面面臨着哈薩克二十萬大軍的威脅,而在西南也時刻有可能面臨薩非王國的入侵,所以為了保衞烏茲別克,他們不得不再次進行擴軍,現在烏茲別克的實力卻達不到再擴軍的要求了。就連現在烏茲別克還剩下的十八萬大軍裏面就有超過三萬人沒有兵器鎧甲,而很大一部分人也都是使用的劣質的兵器,這對於戰是很不利的。而現在為了應對威脅烏茲別克還要繼續擴軍,現在烏茲別克沒有多餘的兵器了,所以黑胡力都請求大明贈送給烏茲別克兵器鎧甲二十萬套。

這一點袁啓文想了想便答應了。要想馬兒跑就得讓馬兒吃草,而想讓烏茲別克人幫助大明牽制哈薩克以及薩非王國也得讓對方有兵器不是,要不然總不能讓烏茲別克軍隊和對方比試摔跤吧。

不過關於黑胡力都説的烏茲別克想要成為大明屬國的請求,袁啓文並沒有答應。袁啓文的回答便是他只是大明的一個將領,對於承不承認屬國只有皇上才有權決定,他是沒有權利決定這件事情的。

對於烏茲別克的打算,袁啓文怎麼會不知道呢,如果烏茲別克成為了大明的屬國了,那到時候一旦有人進攻烏茲別克就不是簡簡單單的和烏茲別克的戰爭了,就連大明也牽扯進來了。進攻大明的屬國便是對大明的挑釁,只要烏茲別克求援了大明就必須得派兵幫助。這就相當於完完全全把大明綁到烏茲別克的戰車上了,所以袁啓文就算是能夠決定也是不會答應的。大明只不過是把他作為短期的一個棋子而已,哪能被你拖累了。…,再説現在成為了大明的屬國了,那以後大明要想再次進攻烏茲別克就不是那麼容易了。最起碼從大明提出了不徵國的國策到現在為止大明除了剛剛滅亡了亦力把裏之外還沒有主動的進攻和滅亡個任何一個屬國的。就是亦力把裏也是在亦力把裏先進攻大明之後大明才能夠名正言順的滅亡他的。如果不是這,大明哪裏這麼容易滅亡亦力把裏。

既然成為了你的屬國,那麼保護屬國變成了宗主國不得不承擔的責任,如果大明隨意的進攻和滅亡某些屬國,那其他的屬國們還不得人人自危啊。到時候他們聯合起來了就是大明也不好應付。大明在整個自己可以影響的勢力範圍內的的影響力靠的就是自己的武力以及仁義。武力只能統治一時,而仁義才是長久之道。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大明是不會主動做出有損自己名聲的事情的。

這也就差不多堵死了烏茲別克成為大明屬國的道路了,大明在將來是一定會向烏茲別克進攻的,而如果現在承認了烏茲別克的屬國身份,那將來大明要想再次進攻便困難了,打仗不能出師無名啊。

雖然沒有可能成為大明的屬國讓黑胡力都有點失望,二十萬兵器到手了他能夠讓他興奮一段時間了。有了這二十萬套鎧甲烏茲別克便可以再次武裝起來二十萬大軍了。黑胡力都之所以想要烏茲別克成為大明的屬國就是想要把大明綁到烏茲別克身上,到時候有了屬國這一層身份他們就可以源源不斷的從大明獲得利益了。

其實嚴格來説黑胡力都也不想讓烏茲別克成為大明的屬國,畢竟作為滅亡了帖木兒帝國的烏茲別克他們還是有着自己的尊嚴的。黑胡力都之所以説出來這句話也不過是形勢所而已。現在既然袁啓文拒絕了他也不強求了。什麼時候自身實力的強大才是最本的,實力不行什麼都是白搭,如果有了這二十萬套兵器鎧甲了到時候烏茲別克絕對可以武裝起來二十萬大軍,烏茲別克全國的兵力也就可以達到四十萬了。有了實力到時候也就有了底氣了。

黑胡力都所想的這些袁啓文怎麼可能會想不到呢,不過他既然答應了送給烏茲別克二十萬套兵器鎧甲那他自然便不會怕到時候烏茲別克尾大不掉了。

烏茲別克傾全國人口也才九十萬左右,總人口在這裏擺着呢,所以不管送給烏茲別克多少兵器烏茲別克能夠武裝起來的兵力都是有限的。不算前段時間死亡的,四十多萬便是他的極限了。並且袁啓文相信昔班尼不敢讓這四十多萬人一直呆在軍隊裏,要不然過不了一年烏茲別克就絕對會沒有糧食可吃了。在打敗哈薩克之後為了農業生產昔班尼絕對得裁撤兵力。就像大明一樣,七八千萬具有户籍的人,大明也只能勉強維持兩百多萬的兵力而已。

不管怎樣,烏茲別克最好是維持十萬人作用的兵力,就像以前那樣,要不然絕對早晚得經濟崩潰。沒辦法農業文明在兵源上面比不上草原文明。草原之上幾乎人人皆兵,而農業文明一般都是十到二十個人裏面才有一個當兵的,剩餘的人都是負責生產的。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