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被人拒絕當然是不好受的,朱厚照也不例外,當時也不知道朱厚照是怎麼想的,在一怒之下竟然暗中下令東廠去做這件事情,但是令朱厚照沒有想到的時候一直以來對朱厚照言聽計從的劉瑾竟然做出了反常的舉動,他比那些大臣們還有堅決的反對朱厚照這樣做。當時劉瑾跪在地上哭着喊着的對朱厚照説:“皇上。您就是殺了老奴,老奴也不會聽令的,現在天下人有誰不知道亦思馬因和莫兩人已經背叛了大明,現在京城當中謠言四起,都在看着皇上倒地會不會殺了他們兩人的,如果他們在京城當中沒有出事還好説,一旦兩人死在了京城了,不管是不是我們下的手,到時候
言蜚語必定會撲面而來啊。”
“皇上啊,老奴不怕一死。但是老奴怕皇上輕率之下而做出損害自己威望的事情啊。”這一次劉健可真的是一把鼻涕一把淚了,哭得那叫一個忠心。
好吧,看到就連劉瑾這個不是好人的人都反對自己這樣做了,朱厚照也只能放棄了暗哨了亦思馬因和莫的想法了。沒辦法,他最後發現自己還是低估了這個年代裏眾人的高尚價值觀,雖然這種價值觀在現代社會當中會被鄙夷為頑固、虛榮和天真,但是真正處在這個年代當中朱厚照卻説不出一句指責他們的話來。
這個方法行不通,朱厚照只能想其他的方法了,其實事情糾結的關鍵便在於亦思馬因和莫兩人是應大明之邀才來的,所以從兩人來到大明境內的那一刻起,兩人的生死安危就和大明的聲譽掛上了,朱厚照可以殺了兩人,但是卻不能在大明的境內殺了兩人。他們兩人身為客人,而大明身為主人,主人在自己家裏殺了自己邀請來的客人,當然説不過去了。…,不過如果當兩人離開大明回到自己的草原之後便沒了這種顧慮與關係了,亦思馬因和莫
兩人與大明鬧翻了的事情天下皆知,在大明境內如果朱厚照殺了他們便是犯了兩軍
戰不斬來使的大忌了,但是當兩人回去之後再殺了他們,到時候誰也無話可説。
所以從當時閲兵還沒有開始的時候,朱厚照便已經開始着手準備應付亦思馬因和莫的事情來了,亦思馬因和莫
兩人又不是單獨前來的。先不説跟隨兩人一直到京城的數千個親兵,就在大明邊境的蒙古草原之上便有數萬兩人麾下的大軍在那裏等着他們兩個人的。
一旦兩人離開了大明進入草原便會直接被兩人帶來的大軍保護起來,被幾萬騎兵保護着的兩人就是朱厚照想殺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兩人到時候縱然打不過大明,但是逃離大明的威脅卻還是能夠做到的。
從那個時候開始朱厚照便已經開始在北邊調兵遣將了。大明北方的兵力不少,但是為了應對瓦剌和韃靼的兩軍大部分地方的軍隊都不能夠調動。用了不少的時間花費了不少的力氣朱厚照才從眾多地方湊出來了五萬大軍,這些大軍全都呆在大同之中,由大明副總兵鄭萼率領,亦思馬因和莫兩人還在京城的時候這五萬大軍便一直呆在大同之中等候時機,而當亦思馬因和莫
離開了京城之後兩天之後便得到消息的鄭萼便開始整頓兵馬並且排除大量探子,想要在亦思馬因和莫
必經的道路之上埋伏兩人。
官山九十九泉,這裏是亦思馬因和莫兩人離開大明之前的最後一站,離開了這裏繼續往北兩人很快便可以到達大明長城北面的草原之上。
九十九泉,如同一顆明珠一樣鑲嵌在輝騰錫勒草原之上,在漢人之中這裏被叫做九十九泉,但是在蒙古人之中,這裏卻被叫做議事台。
這裏是一個出名的地方,古代不少的皇帝都在這裏留下了足跡,特別是草原民族興盛的的北魏、遼國和蒙古時期,這裏更是那些國家之中不少皇帝喜歡前往的地方。
九十九泉聞名於北魏,在史書記載當中年輕有為的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是第一個來九十九泉遊玩的皇帝,在公元406年的他來到九十九泉,與大臣們談笑風生,讚頌着九十九泉的美景。離開時,拓跋珪讓大臣們在這裏建造石亭,以做永久紀念。從此九十九泉的盛名便慢慢的在北方傳開了。
而議事台的名字卻來源於蒙古時期,作為成吉思汗死後的繼任者窩闊台曾經把九十九泉作為前沿指揮所,進行着繼成吉思汗之後的一系列統一和擴張戰爭。征伐命令不斷從這裏發出。而捷報也不斷傳到這裏。就是在這裏窩闊台指揮了蒙古大軍滅金攻宋的戰爭。而也就從哪個時候開始九十九泉在蒙古人的心目當中便有了另外一種含義,他代表了蒙古曾經的強大,所以在蒙古人的心中這裏被稱作議事台。
議事台夾在官山和官山衞的中間,來到這裏兩人不可謂不大膽了,此時官山和官山衞都屯有重兵,如果這個時候大明突然南北分兵合圍的話兩人絕對再也離不開大明瞭,沒有一定的勇氣尋常之人在這個時候還真不敢將自己的最後一站定在這種危險重重的地方。
九十九泉的一間客棧當中,數百個兩人的親兵將整間客棧德爾上上下下全都給佔滿了,而就在客棧的外面還有數千個兩人的親兵警戒着四周呢。…,在客棧最大的一間房間當中,亦思馬因和莫兩人正在
談。
“議事台的北邊和南邊都是大明的併重地,此時相比這兩個地方兵力不下萬人,真不知道你為什麼非得將最後一站選在這個地方。”房間當中,莫
有點不解的朝亦思馬因問道。知道九十九泉的北邊和南邊就是官山和官山衞之後,莫
一開始是説什麼都不願意來這裏作為休息之地的,他莫
寧願最後一個晚上
宿野外也不願意將自己置身於大明兵力的半包圍之中。不過雖然他心裏不想來這裏,但是耐不住亦思馬因的堅持,兩人之中亦思馬因資歷最高,能力也最好,計謀也最多,所以大多數時候莫
都是聽亦思馬因拿主意。
“哈哈,怎麼你覺得這個地方很好嗎?”聽到莫的疑問,亦思馬因笑着説道:“漢人常説最危險的地方卻是最安全的地方。荒郊野外看似安全,但是那裏發生什麼事情都不奇怪,如果我們在荒郊野外安營紮寨,説不定明軍晚上把我們殺了我們連冤屈都沒處説了。”
“哼,我就不信他們敢,要是他們有哪個膽量的話你我兩人也到不來了這裏了。”莫對亦思馬因的話不忿的説道。
“哎,之前他們是不敢,但是不代表沒有這種心思,你我都在大明,防人之心不可無。萬一到時候明軍裝作馬賊或者製造其他的意外害了你我的命那又如何?雖然天下人知道可能是明軍下的手,但是畢竟他們沒有直接證據,而且意外嗎,總是會出其不意卻又合情合理的發生的。而且越是到了最後,越為關鍵。也越得小心,因為這個時候正是大明最為有可能鋌而走險的時候。”
“不過住在這裏就不同了。這裏是議事台,大明在山西的貿易重鎮,我們可是光明正大的住進了大明的城池之中的,如果在這裏除了意外,大明就是想要推都推
不掉了,”亦思馬因的一番話,莫
琢磨了之後也
覺有理,還是住在城池當中最為保險了,在外面還真的保不準大明不會製造什麼意外。
“明天一早我們過來長城就到了三不剌川了,相比你麾下的探子也已經回來了吧。”
“嗯,已經回來了。”莫説道“我帶來的那三萬大軍已經全都倒了三不剌川草原了,我已經吩咐了他們明天一早所有大軍全都到長城腳下,明
除了長城便直奔大軍,我就不信明軍到時候能夠把你我怎麼樣。還有你安排的怎麼樣了?”
“和你一樣,我秘密帶來的三萬大軍也都到了三不剌川了,哈哈”説完,亦思馬因便笑了起來“好了,喝酒,喝酒。”兩人見已經做好了所有準備了便放心的喝起了酒來了,一直到深夜的時候已經有點醉意的莫才離開了房間回到自己的地方睡覺去了,而莫
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剛剛離開之後,從亦思馬因的房間之中突然鑽出來了一個穿着黑衣的人。
那人身手矯健,從房間頂上的大梁之上一躍而下,直接到了亦思馬因的旁邊,就連亦思馬因突然看到這裏人都是大意外“你是什麼時候進來的?我怎麼不知道?”從亦思馬因的話裏便可以看得出來,他是認識這個人的,而且兩人之間的關係應該還不淺。
那黑衣人對於亦思馬因的話確實沒有回答,反而嘿嘿一下,大步的走到了剛才莫坐着的地方,給自己倒了一杯酒,端起酒杯“跐溜”一聲便倒進了嘴裏。
“啊,好酒,真是好酒。”將酒杯放在桌子之上,那人不住的稱讚道。
“説吧,你來這裏幹什麼?”對黑衣人的稱讚,亦思馬因不以為意,反而臉陰沉的質問道。
“有人讓在下前來問問首領你考慮的怎麼樣了?”又為自己倒了一杯酒那人才開口説道。
“哼,你不用問了,我亦思馬因好歹也縱橫草原數十年了,雖然比不上有些人,但是也不會成為你們的棋子的。”聽完,亦思馬因臉更加陰沉的説道,而且更是有叫人的跡象。
“稍慢,”看到亦思馬因表現出的不耐煩,那黑衣人伸手製止他站起來,然後繼續問道:“你不想成為棋子也行,但是你有那個實力嗎?你雖然在草原之上縱橫數十年,但卻敗多勝少,你拿什麼和大明比肩,你拿什麼讓瓦剌和韃靼高看你?”
“人這一輩子,就要認命,命中註定的事情,不是你能夠改變的。”説完,那黑衣人往前兩步,突然一躍而起,再次躺在了大梁之上“今晚我就在你這裏借宿一宿了,明天早上等着你的答案…”(歡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