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皇上。”正在蒙古人後面緊緊隨着的朱厚照被後面的探子追了上來“後面可有情況?”
“有。”那稟報之人眼神鋭利“剛剛從山上下來了幾千人馬,應該就是蒙古人。”
“皇上果真料事如神啊。”那人一説完,在朱厚照身邊的其他將領先是心裏後怕的同時,立馬對朱厚照吹捧起來。
剛才他們確實沒想過蒙古人會在瓦房溝進行埋伏,如果不是朱厚照臨時改變了主意從東面把瓦房溝饒了過去,説不定現在大軍就遭到了埋伏了。
雖然對方只有幾千人看似不多,不過對於在後面一直追着蒙古人的他們來説卻是致命的,只要大軍遭到了埋伏,那麼到時候不管傷亡如何最起碼大軍必然混亂不堪。想要再次追上蒙古人那就要等再次整頓了大軍之後了,而整頓大軍需要多上時間那就要看老天爺的意思了。
“皇上怎麼會知道蒙古人要在瓦房溝埋伏?”最後袁啓文不解的朝朱厚照問道。
“因為朕瞭解巴圖蒙克這個人,他必然不會讓我們一直追着他的,離了咱們大明的地界他們想要埋伏的地方就不多了,進了草原那可是數十里都看的清清楚楚的,所以想要埋伏我們沒有比瓦房溝更合適的了。”看眾人深信不疑的樣子,朱厚照心裏也微微高興,不管是什麼樣的人都有一個弱點,那就是喜歡別人的稱讚,上至偉人,下至走夫沒有人可以例外。
當然,朱厚照也沒有自己説的那麼厲害,他又不是諸葛孔明那樣的人可以料事如神,他之所以會繞過瓦房溝只不過是謹慎使然罷了。
朱厚照和其他人相比沒有更多的經驗,那他就只能通過更加的謹慎來彌補自己不足了。瓦房溝距離京城不算太遠,那裏的地形朱厚照在之前研究如何對付蒙古人的時候專門瞭解過,亂世演義之中最常見的便是大軍被敵人在山上埋伏,雖然這樣的橋段有點戲説的成分,但是好巧不巧的瓦房溝別的地形沒有,就是有一段地方的路是剛好通過一段山谷的。
山,不高,路程不遠,但是用作埋伏卻已經足夠了。
就像朱厚照説的那樣,他知道巴圖蒙克肯定不會對自己這樣在後面緊追不捨無動於衷的,埋伏是肯定的。離了大明地界到草原之間的地方大都平坦,沒有什麼兵家險地,所以如果巴圖蒙克真的會埋伏的話,那麼利用瓦房溝的可能很大。
明軍派出去的探子只查看了道路之上以及附近的情況,並沒有上去高山一一查看,所以他們並沒有發現山上的蒙古人。
不過朱厚照出於謹慎的態度還是決定從邊上繞過去更好,雖然費了一點時間,不過還可以補過來,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現在事實果然證明,自己的謹慎是正確的,巴圖蒙克果真在瓦房溝埋伏了敵人。
“袁啓文,”確定了後面真的有蒙古人,朱厚照絕對不會給巴圖蒙克客氣的“還記得朕之前讓留在瓦房溝的那一萬人嗎?朕再給你留下一萬人馬,吃了他們。”
“臣遵命。”袁啓文立刻領命而去。
朱厚照早早的便在瓦房溝的南面留下了一萬大軍,當時朱厚照便打算在這裏時候使用的,如果蒙古人真的有埋伏的話那在見不到自己出現的情況下他們肯定要離開瓦房溝北上重新找上巴圖蒙克的大軍,這樣自己就可以前後夾擊一舉殲滅對方了,如果對方沒有埋伏,只不過是廢了點勁而已。
離開了瓦房溝,基本上以及距離草原很近了,這裏的地形已經越來越平坦了,得了朱厚照命令的袁啓文率領着一萬大軍開始往南而回。
巴圖蒙克留下來的那五千大軍都是騎兵,在埋伏的時候他們便將馬匹單獨放在距離道路較遠的地方,然後兵士上去山澗進行埋伏,現在在山上等了幾個時辰之後還沒有遇到明軍,計算一下明軍的行軍速度他們便知道明軍應該不會從這裏過了。
埋伏的任務失敗,在主將的帶領之下五千兵士走下山澗,找到馬匹之後再次變成騎兵呼嘯着往北面而去尋找蒙古的大軍去了。
不過,他們回不去了,因為就在他們快要到達白草的時候,已經被袁啓文攔住了去路了,同時更讓他們到糟糕的時候,不但前面出現了明軍,就連後面也不知道何時出現了明軍。
“兒郎們,”那五千蒙古大軍主將看到前後各自一萬人的明軍,知道今天必然是離不開這裏了,當下便對麾下士兵打氣道“我們已經被漢人包圍了,你們怕不怕?”
“不怕…”
“好,那就讓漢人見識一下我們成吉思汗後人的厲害,我們的祖先可以殺的漢人滾
,我們今天也可以。”
“殺啊…”一瞬之間,五千蒙古騎兵朝着前面的袁啓文衝了上去。
看到蒙古人都被包圍了還這麼囂張,軍的騎兵還不甘示弱,不等袁啓文下令,
軍騎兵便衝了上去和蒙古人廝殺在了一起。
“他&娘&的,”看到自己還沒有下令呢兵士便衝了上去,袁啓文罵罵咧咧了幾句便也衝了上去。
整個戰鬥並沒有持續多長的時間,在兵力巨大的差距之下,蒙古人很快便敗下陣來,雖然蒙古人對上漢人的時候經常創造以少勝多的奇蹟,但那也是看情況的。這裏的兩萬騎兵是大明最鋭的天策
軍,戰鬥力一點都不必蒙古人差了。
除了一開始蒙古人還能夠僵持一下之外,隨着戰事的進行,傷亡的增多,蒙古人的抵抗越來越弱,漸漸的將傷亡越來越大,蒙古人士氣越來越低落之時,終於有了蒙古騎兵開始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