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老王,國家在着手建立氣象衞星,我們安心在等幾年,就能坐享其成。”袁克承説道。
“我們需要一顆每天從我們的農業帶上空掠過兩次的專屬氣象衞星,屬於我們糧企公司的衞星,如果能夠達成共識,良美地產歡你們入股。”王平説道。
“氣象衞星需要多少錢?”袁克承的確在擔心這個東西:預算!
“我略算了一下,發
一顆農業專用氣象衞星的費用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火箭的費用,大約需要4千萬,還需要五百萬左右的發
雜務費用。另一部分就是氣象衞星本身的造價,這個不高,也只有幾千萬。”
“總共發一顆氣象衞星需要多少錢?”袁克承説道“老王,你就來句總結
的。”
“一億以上,兩億以下。”王平説道。
“很貴啊!”
“這還是我們讓領導特批的價格,我們的氣象衞星專用於華糧中糧和良美的企業農業帶,領導會打個折吧,農業部加上補貼和照顧,也就是一億左右,已經很划算了。國外光是發的費用就需要一億到兩億人民幣,還不算衞星和火箭的費用。”王平説道。
袁克承捂住話筒,對大家説道:“王總要我們先投資人造氣象衞星。總造價在一億以上。”項寒説道:“三家公司平攤,不貴吧!”
“氣象衞星的價值對農業的幫助是無形的,米國的一次颱風氣象預報,一次就挽救了1。7億的美金損失。”中糧財務部經理説道。
“是的,這方面的資料我們國家也有,十年前我們發了風雲一號的氣息衞星後,一共
準預報了每一次的風暴,為國家挽回了農業損失一億以上。如果我們三大糧企自己擁有專用的農業氣象衞星,每天定時從我們的農業帶上空收集氣息數據。
準預報天氣的話,可能不到十年,就能回收成本。”華糧的財務部負責人也説道。
項寒和袁克承都有些詫異的看了一眼兩個下屬。
“王平老師早就找你們談過了預算?”項寒問道。
“是的,我們的衞星還能為周邊的兄弟單位們播報氣息消息,從這方面,也能收取一定的費用。”中糧的財務部負責人説道。
“你們的財務部已經核算過預算投入了?”袁克承問道。這個事情,他和項寒都不知道。他看向其他的部門高管,從大家的表情可以知道,大家都不知道財務部已經跟王平經過了投入核算了。
“王總是我們的總負責人,我們必須得聽他的安排。這次的衞星計劃,我個人是支持王總的。”中糧財務老大説道。
“我也是,我為此查閲了大量的國外氣象衞星的信息,國外只有很少的超級公司擁有自己的衞星,而我們一旦確定投入,我們也將成為這世界上真正有實力的大公司。這是個實力標識!”華糧的財務老大説道“我個人也是支持王總的,他的確用事實和數據説服了我,這個投資可能比地產投資。更值得我們關注。”
“雖然王總不久就只是掛名糧企聯盟的老大,我還是跟以前一樣,支持他的決定。”行政部辣手經理肖紅説道。
王平提出只掛名糧企聯盟,是他在兩年前提出來的。華糧中糧走上了正軌,王平認為自己已經完成了最初的設想。他不是為權來的,他就是為聯盟本身的發展來的,他希望國家的糧企具有國際競爭力。這一點,華糧和中糧的高管們經過五年的工作相處,已經看明白了。
王平在華糧和中糧的威信。跟在良美集團裏面一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