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戰列艦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好在現在來中國“打工”的德國海軍技術人才不少,共和海軍早就搞到了德國海軍在一戰時建造的馬肯森級和約克級戰列巡洋艦的全套設計圖紙。

林鑠閉上雙眼,將頭靠在藤椅上,在手裏燃了煙。

中國需要戰列艦嗎?答案是肯定的,至少在未來的十五年內,戰列艦還是海上的霸主,是一個國家國力的象徵,就象後世的航空母艦一樣,這是一個鉅艦大炮的時代。

問題是連美國人都不希望中國擁有自己的戰列艦,作為惡鄰的本人會怎麼想?中國開始開工建造戰列艦會不會讓本人狗急跳牆,從而選擇戰爭?

他並不希望現在就和本人決戰,而是在將來。兩國擁有的人口和資源差距就決定了和平發展的時間越久,兩國的國力差距將會越拉越大。他現在並不想過份刺本人,讓本來就整天叫囂着發動戰爭的本少壯派軍人得到開戰的理由。

另一個問題是戰列艦造價昂貴,每艘造價高達數千萬元,每年的維護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這會不會對國家經濟和工業化進程造成影響?

但建造戰列艦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首先是增強國人的信心,維繫民族的凝聚力和顯示國家的實力,對於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有極大幫助。另外戰列艦的建造是一項極為複雜的系統工程,國內的科學技術、工業技術、冶金技術、大型裝備製造、電器製造等行業科技水平和工業能力在建造過程中都會得到很大提升,這個時代戰列艦實際上體現的就是世界最高的工業水平,能夠建造出大型戰列艦,就意味着國家的工業水平和技術能力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戰列艦的建造還有可能破壞現在的海軍平衡,引起新的海軍軍備競賽,這樣有可能拖垮脆弱的本經濟。對於東亞制海權極為本人不會眼睜睜看着中國人建造新的戰列艦而無動於衷,勢必緊跟着中國後面開工新的戰列艦,這對於由於受條約限制正在大力發展的海軍航空母艦建造計劃造成致命的影響,本人有限的資源使其不可能同時即發展戰列艦又開工建造新的航空母艦,只能側重其一。

林鑠有理由相信本人會選擇為戰列艦而放棄航空母艦。

未來的海洋上,天空才是真正的主宰者。

西長安街84號,一棟新建的七層深藍歐式風格大樓就是共和海軍司令部所在地,隸屬於總裝備部的海軍艦船局卻也在這座大樓內辦公,在德國留學長達10年之久的遊錫城成為入駐這所大樓後的第一位海軍艦船局局長。

海軍艦船局下設軍艦設計處、裝備採購處、裝備研製處、艦船督造處等二十多個部門,同時還負責海軍司令部所屬的十二個研究所的經費分配和管理,同時負責海軍重大項目的實施與管理。

這麼一個實權部門幾乎能與海軍總司令平起平坐。

位於四樓的海軍艦船部大型會議室。

“…特別撥款建造計劃已經得到了議會的批准,據總統訓令和總裝備部、海軍總司令部的命令,海軍2501號大型戰列艦研製工程正式啓動,項目由海軍艦船部負責實施。”海軍艦船局局長遊錫城念着手中的講話稿,心情卻十分動,聲音也有些發顫,會議室內的海軍技術和工程部門的負責人都豎起耳朵,摒住呼,實際上大家已經聽到了風聲,總統已經批准了海軍部建造新一級大型戰列艦的申請,如今親耳聽到由總裝備部和海軍司令部聯合下達的命令,依然是按耐不住動的情緒。

“總裝備部和海軍司令部已經原則同意了我們先前提出的2501計劃方案,有些細節需要變動一下。”海軍艦船部2501建造工程實際上就是在德國艦船工程技術人員的幫助下,以一戰時期德國海軍尚未建成的馬肯森級和約克級戰列巡洋艦為藍本,據最新工業技術重新設計的共和海軍新型戰列艦建造方案。在得到海軍司令部和總裝備下達的任務後,海軍艦船設計局很快提了後來被共和海軍稱之為”葱嶺級”戰列艦的設計方案,這也是共和海軍建造的第一級戰列艦。

作為一個軍,林鑠在批准了戰列艦建造計劃後,自然對於建造新型戰列艦給以了很大程度的關注。在這個年代,受限於飛機的能,海上的霸主依然還是這些皮糙厚,裝備着大口徑艦炮,加上副炮和其它火炮,渾身象刺蝟似的各國戰列艦們。

總統對於海軍使用三聯裝火炮的偏好在海軍設計部門內部已經是盡人皆知,而作為藍本的德國海軍約克級戰列巡洋艦本身是按雙聯裝四炮塔結構設計的,如果換成三聯裝炮塔,勢必會造成船體重心上移,對於軍艦的穩定造成致命的影響。

借鑑了美國人對於”福建級”巡洋艦的設計思路,最終”葱嶺級”戰列艦選擇了與”福建級”巡洋艦相同的火炮佈置方式,前後各裝備一座三聯裝主炮塔和一座雙聯裝主炮塔,三聯裝主炮置於下部甲板之上,而其後部揹負的主炮塔則採用雙聯裝,這樣對於整體的重心影響就不會很大,再選用比較緊湊的上層建築,完全可以抵消增加一門火炮對於艦體重心所帶來的影響。

最終的設計方案除了艦艏改為如今免費的飛剪艏形和桅杆使用了免費的三角桅外,其它設計幾乎就是照抄德國人一戰期間約克級戰列巡洋艦的圖紙。

由於工業水平的進步,重油高壓過熱蒸汽鍋爐的使用已經成為海軍大型艦船的標準配置,大大減少了鍋爐數量,但整體的體積並未減少許多,只不過從重量上要節約不少,由於對鍋爐艙進行了重新設計,使得能佈置兩組大型柴油機組作為輔助動力,另外還能裝置四台輪機減速裝置。

由於廣泛開始使用焊接技術加上採用新式鍋爐大大減輕了動力所佔的重量,被節省下來的重量又用於增強水平裝甲的防護方面,本來約克級就因增加了裝甲厚度而被稱為戰列艦,這樣”葱嶺級”由於又增加了裝甲防禦,使得其完全能稱得上為一艘標準的戰列艦。

定型的”葱嶺級”戰列艦長236米,寬32。2米,吃水9。2米,設計標準排水量為33700噸,4軸4槳推進,雙舵並列裝置。由於增加裝甲,其寬度再次增加,但由於最新的動力裝置,其動力系統最大功率由85000馬力上升至116000馬力,航速反而提高到了30節,6200的燃油儲量使得其續航力達到了7300海里。

武備最初海軍裝備部準備選用最新研製的380毫米/48倍口徑主炮,這樣勢必又要延長艦體,否則在進行大仰角擊時,前部炮塔會影響到後部炮塔的發

好在總統並不是很在意主炮的口徑,最終”葱嶺級”戰列艦裝備的是與本“金剛級”相同的10門350毫米/48倍口徑主炮,8座雙聯裝152毫米/50倍口徑副炮和6座雙聯座裝75毫米/50倍口徑高平兩用炮。

與各國目前的戰列艦稍有不同的是”葱嶺級”取消了魚雷發管,但加裝了兩台飛行彈器和4架最新研製的“海鷗”型雙翼水上飛機。

“葱嶺級”戰列艦首艦“葱嶺”號於1927年9月在福建羅源造船廠最新的5號船塢內首先開始鋪設第一龍骨。由於是共和海軍第一次建造如此排量的大型軍艦,不得小心翼翼,其建造工期比預計的要長得多。

為了降低造價“葱嶺級”戰列艦同時開工四艘,分別由羅源造船廠、江南造船廠、滬東造船廠和崇明造船廠建造,用美國人的評價就是“中國人用一次建造整支艦隊的方式,以達到快速追趕世界的目標”由於“葱嶺”號一直在試驗各種設備和材料的可靠,反而是其3號艦興安嶺號首先於1929年3月在上海江南造船廠下水“葱嶺”號最終於1932年2月完成海試,正式付共和海軍,整個建造工期長達四年零四個月,若是從1924年就開始籌備設計算起,其建造時間長達近七年。

“葱嶺級”各艦是共和海軍建造的第一級戰列艦,自服役後伴隨着共和海軍南征北戰,參加過共和海軍所有的海上重要戰役,立下赫赫戰功,自1931年加入海軍至1969年戰列艦全部退出現役,成為共和海軍服役年限最長的一級戰列艦。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