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登基之前夕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座嶄新的新城出現在眾人的面前,都深深的為之震驚,雖然他們知道皇宮的豪華與雄偉,但是這樣的一座宮殿,確實在是讓他們想不到,比之當年洛陽的宮殿羣好了不知道多少倍,而現在這一座新城內外,按照這樣的格局,到時候薊縣必然將與之合併,形成新的大城,所有的官員看到了如此的皇城出現在他們的面前,心裏都有了自己的想法。

而薛禮此時正帶着自己的夫人以及幾個孩子正在參觀這一座皇城,幾個小孩子看到這麼豪華的宮殿,與秦王府邸相比,真可謂是天壤之別,東摸一下,西碰一下的。

當天薛禮回到秦王府邸之後,召集了幽州的一系列重臣前去商議商量今後的發展道路,而且現在的唯一目的那就是一統天下,結束這一個亂世,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荀彧説道:“主公,今新城竣工,此乃上天預示着主公應該更進一步,應該去王號,建國稱帝,這樣名正言順,方可成就霸業。而且我幽州之軍民,早就盼望着主公能夠行帝皇之事。”薛禮至聖所看了荀彧一眼,不過並沒有反駁也沒有同意,問道:“諸位大人還有何想法?都可以提出來,我們大家一起議一議。”郭嘉説道:“主公早在登王位之前,就已經表明與漢朝已經沒有關係,已經是互不同屬了,當時,一來是為了可以與曹合作消滅袁紹,而來麼,當時如果直接稱帝,會給曹與袁紹有出兵的藉口,藉機進攻我幽州,但是如今主公雄踞幽州、幷州、半個涼州、半個冀州、半個關中地區以及整個遼東半島與朝鮮半島和遼東大草原,麾下兵上百萬,戰將無數,人才濟濟,可以説已經做好了一統天下之準備,只待時機一到,便揮兵南下。不過既然要統一天下,主公應該改元登基。”郭嘉説完,眾人紛紛勸諫薛禮道:“主公,請登基為帝。”薛禮説道:“不過,稱帝是必然,只不過尚未知曉百姓之心意,如果有百姓擁護,那麼這稱帝才是名正言順的。”荀彧説道:“此事易而,我幽州之軍民早就希望主公能登基為皇,請主公擇登基。

“賈詡説道:“主公,還請登基,如此,我大軍出兵方名正言順。”薛禮説道:“既然如此,這事兒就給諸位先生去辦了,我就登基之後再行出兵,統一天下。不過還有一事,由於我大軍出兵在即,因而對諸位的封賞之事,將要在天下大定之後方可進行,還希望諸位不要心有不滿。”諸人説道:“臣等不敢,必將以統一大業為重。”薛禮説道:“既然如此,這登基之就在明年正月初一,到時各軍團參謀長、軍團長必須要到幽州參加此次登基大典。”離正月初一還有3個月的時間,這對於幽州官員而言,這時間是不夠的,不過薛禮又下了一條命令,在皇宮之中不需要任何一個太監,整個紫荊城分為內廷與外廷,內廷由女兵進駐,而外廷則是有近衞軍團派人進駐。

蔡邕得知薛禮要登基為帝,心裏是樂開了花,雖然皇后之位蔡琰是沒有了,但是至少皇貴妃是必然有的,所以蔡邕就自告奮勇,這次登基的禮儀他願意主持,薛禮知道蔡邕乃天下大儒,而武達則是起草登基檄文與祭天詔書,龍袍鳳袍的製作得頗花功夫,而且還有禮儀的編排,這也就忙壞了薛禮的一家人。

此時的薛庭,頗有一番老懷安覺,當年一個小小的遼東商客,現如今,自己的兒子就要登基為帝了,而他也要成為這個帝國的太上皇了,雖然太上皇有名無實,但是這天下是自己兒子的,他可以作為一個帝國的開國皇帝,也是頗為高興的,還有就是薛老太君,她即將成為太皇太后,而薛家的列祖列宗泉下有知,也可以瞑目了。

而幽州自這天開始,開始全城戒嚴,而整個紫荊城全部封閉,近衞軍和女兵已經開始進駐裏面,而幽州的百姓也逐漸得知了薛禮即將登基的事情,自然是全民歡呼,萬民空巷。

而此時,薛禮一家自然是忙的不可開,薛循是王世子,等薛禮登基之後,自然就成為了皇太子,所以他的服裝也是需要定製的,而薛衍的王袍依然要準備好,雖然薛禮並沒有打算封賞羣臣,而且薛衍也沒有王爵,但是這規格不能少,薛庭自然也是一身龍袍,雖然是不管事的太上皇,但是這個身份在,自然也少不了他的席位。

而薛禮準備登基的消息傳到各個軍團的時候,所有的軍團都發出了歡呼,而曹等人得知了這個消息,心裏卻是一緊,因為他們知道一旦登基,那麼就是薛禮發起統一之戰的時候了。

幽州薊縣,幽州的所有官員都在加班加點,一切都只是為了薛禮的登基大典。在一個月之後,馬公一家從武威郡來到了幽州薊縣,而他們在到達的第一天得知了薛禮準備登基稱帝的消息之後,也是開心的不得了,這意味着馬家的地位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了,馬公一舉成為這新朝廷的太國丈,馬家或許沒有人封爵,但是這地位確實是要大大的增加了,當然由於薛禮即將搬到紫荊城,所以薛禮也沒有讓馬家住進新的府邸,畢竟在北京城之內有一大片房子是薛禮將來封賞羣臣的,所以也就不讓他們忙進忙出,搬來搬去的,先暫時住在這秦王府邸,到時候,等房子分發之後,再搬過去。

這一天,薛禮在府邸宴請自己的家人,畢竟這一些年趙雲等人也好久沒有回來了,四兄弟沒有好好的相聚在一起,此次藉着這登基大典,將所有人請回來聚在一起,這是難得的一次機會,而且將來統一之戰開始了之後,又不知道需要幾年才能回來。對於其他的文武百官也一樣,所以薛禮下令,這幾天凡是沒有重要的大事,除了在準備登基大典的人員不得請假外,所有的武將都可以回家與家人相伴,不需要前來點卯應名。

在秦王府大廳,薛禮擺下了幾桌酒席,薛家、喬家、馬家、武家、蔡家,這些人全部坐在一起,暢聊着,而薛徹這個小孩子,看到這一些人坐在一起,嗲聲嗲氣的説道:“侄兒聽外面的人説,二伯父你要做這天下間最大的官了,是不是呀。”薛禮説道:“徹兒,二伯父要做這天下最大的官兒了,那你要做什麼官呀,和伯父説説。”薛徹説道:“徹兒要像伯父們和爹爹一樣,騎着駿馬,拿着武器,率領着千軍萬馬去殺死敵人,然後做比哥哥們小的那個官就好了。”薛禮説道:“你要做官,可不是你説説就行的,那你從今以後就要好好學文習武,到時候,你有多大的本事,那就做多大的官,不然二伯父可不會讓你做官的。”薛徹嘻嘻説道:“那我以後一定和哥哥們好好學武,到時候隨着哥哥們一起去殺敵做大官。”説完,眾人哈哈大笑,而薛徹這麼一説,薛徰、薛循、薛衍這三個人也説着要學文習武,將來做大官,薛禮説道:“好,你們四個從明天開始,就隨着蔡大人好好去學文,將來,等你們的大師伯來了,我讓他好好的教你們武功。”薛循説道:“爹爹,你説的大師伯是誰呀,我們怎麼都沒有見過他呢。”薛祁説道:“這個大師伯呀,我們也有十幾年沒有見過他了,不過我們的武功有一半是他當年教我們的,我知道你爹爹已經派人前去請大師伯來幽州了,而且你們一個月前不也在紫荊城內看到了一座道觀麼,那裏將來就是大師伯的道場了,將來你們都去那裏好好向他學武藝。”薛祤説道:“二哥,不知道師傅和童師叔到時候會不會來,説起來,我們也有好幾年沒有見過他們倆人了,不知道這些年他們倆人去哪裏逍遙了,我們的孩子都好幾歲了,也沒見過這倆人。”薛禮説道:“這件事,我早在一個多月前就命玄衣衞在全國各地尋找這兩人,在20天前,師傅命人送來一封信,説他們在我登基之時必然會來,而且大師兄也會一起來,師傅還説了,今後他們和大師兄就常駐京城,此生如非必要,不在出京城一步。”趙雲説道:“這實在是好消息了,師傅和左師伯兩人雖説武藝高強,但年紀畢竟也大了,他們願意住在京城,到時候我們也可以常常去探望他們,讓他們老年也可以享清福。”薛禮説道:“是呀,我現在還時常回想起當年我們在長白山的那段子,總覺得那時候,我們四兄弟是最快樂的,現在這麼多年來,我們的官爵升了,聲望大了,可是這快樂的時間卻沒那麼多了,連陪伴家人的時間也沒有,説實話,等將來天下大定的時候,這些孩子也成年了,我還真想找個地方去隱居,然後遊山玩水,好好的享受一下我們自己一手打下來的天下。”薛祁説道:“二弟這話説的正是我心裏想的,到時候,二弟你找到了好地方也要通知我們,我們四兄弟今生是不會分離了的,一起闖天下,一起打天下,一起守天下,等將來老的時候,我們也要一起做伴,這是我們今生的緣分,也是我們的幸運。”薛禮説道:“是呀,多説自古無情帝王家,我希望我們薛家將來充滿了人間真情,不要為了九五之位而得骨相殘。循兒、徹兒、衍兒,徰兒,你們四個要記住,無論什麼時候,你們都是兄弟,萬萬不可骨相殘,你們今生要切記。”四個人似懂非懂的説道:“知道了。”薛祤説道:“二哥,我相信我們的孩子們是不會為了九五之位而去骨相殘,但是世易時移,將來的子孫怎麼樣,你我也不知道,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二哥,你還是想一個好辦法,不能讓他們毀了我們兄弟一生為之奮鬥的天下。

“薛禮説道:“嗯,三弟此言有理,我今也把話説清楚,今後凡是我薛氏子孫必須要參軍方可封爵,即使是皇子沒有軍功,也不能受封爵位,今後凡是薛氏子孫,15歲就要趕赴軍營,隱姓埋名,從小兵做起,參軍三年,而後授予一縣之地,前去治理,有成效者方可晉身授爵。寧願白身一世,也不想讓他們尸位素餐,壞了我們親手打下的天下。”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