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戰爭前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在薛禮決定北伐的時候,荀彧等人就開始向天津和滄黎郡調集糧草,在兩地以屯軍械兵馬,發兵30萬,從兩路進行北伐,一路統帥為薛祁,麾下13萬大軍,8萬步兵,5萬騎兵,八旗軍出一半兵力,共8萬人馬,暫編入薛祁麾下,從草原出發,與薛祁匯合於滄黎,而薛禮親率10人馬由海路進攻樂郡,然後一路向南,平定三韓,再之後,橫海艦隊從三韓南部出發,經過朝鮮海峽,一路北上,登錄海參崴。

高句麗蓋馬大山之東,濱大海而居,其地形東北狹,西南長,可千里,北與挹婁夫餘,南與濊貊接,朝鮮半島北山南原以山居多西北部較高為蓋馬高原往南有清川江大同江臨清江漢江錦江蟾津江洛東江北部延海為太白山脈是上述各江的源頭島內山河間布。

所以薛禮所統帶的10萬人馬有橫海艦隊3萬人,5000虎嘯營人馬,其餘皆為步兵,此次北伐,騎兵主要在於對付扶余大軍,對於高句麗和三韓之地,由於是地形原因,主要採用步兵和海軍。

在薛禮當時提出由海路進軍三韓之地時,全軍上下無不驚訝萬分,難怪當時薛禮要派人去記錄渤海以及調查三韓之地的地形與沿着海岸線的氣候變化。

在薛禮經過重重的解釋之後,眾人才稍微放心,不過為了安全,荀彧提議把所有的海船用鐵鎖連接,薛禮一聽荀彧的建議,就想到了當年曹火燒赤壁的事情,就把火攻的顧慮説了出來,郭嘉也不虧一代鬼才,立即建議在各船之上準備好滅火用具,以及做好防火措施,而且此次進攻三韓以及樂郡,是出人意料之事,恐怕沒有人會想到我們這樣的打發,現在據程昱的回報,現在整個高句麗已經集結了重兵與遼東界處,其餘北方諸侯也北地派出了重兵,反而三韓之地畢竟鬆散,畢竟他們那兒是內陸,還沒有意識到海戰以及海防的重要

時間一天一天過,薛禮為了想表示對與漢室的尊重,也在發兵之前,向着朝廷發去了一份奏摺,表明自己北伐的目的以及意義,在發兵之前7天,整個幽州境內全部警戒,所有商船不得出海,幽州唯有進,不得出,直至州牧府解除警戒為止。

二月初一這一天,薛禮在將軍府和家人一起吃飯,薛老太君以及馬老太公盡皆在,薛禮和薛祁等幾位兄弟在這府邸向所有的家人告別,畢竟此去,不知何歸期,薛老太君在囑咐4個孫子的時候,武若曦和蔡琰突然頭暈,差點嚇到了薛太君,薛禮連忙請來華佗,讓他給兩位夫人診治,在華佗來了之後,看到兩位夫人的臉不好,趕緊請脈,在一會兒之後,華佗起身對着眾人微笑,作揖道:“恭喜薛太君,恭喜主公,兩位夫人是喜脈。”薛禮一聽兩位夫人沒事,而是有喜了,先是一驚,而後是大喜,兩世為人,終於有了自己的孩子,夫復何求,由於在場諸人都替薛禮有後而高興,卻忽略了一旁的袁紫嫣,她眼裏閃過了一絲厲,不過很快就又恢復了平靜。

薛禮想到今後自己將要出征,家中沒人照顧兩位夫人可不好,於是在他的再三請求下,請薛庭夫婦進駐將軍府,還有薛老夫人,讓他們照顧着若曦和蔡琰,同時,又下令女兵營全部進駐將軍府內院,隨時隨刻保護在夫人兩側,同時又讓華佗派出一組女大夫,12個時辰侍奉在兩位夫人身旁。同時又讓許褚之兄許定1率一營人馬進駐將軍府外院。

兩女看到薛禮這麼在意她們的安全,心理也是美滋滋的,雖然如此大費周章不是她們的本意,但是也沒有去組織薛禮的舉措。薛老太君在等到薛禮安排完之後,説道:“阿禮啊,你出征在即,但有不知歸期,如若在孩子出生之前歸來,那自然是好,如若不是,那孩子以後的名字,你可要現在就想好了。”

“對,對,對,祖母不説,孫兒還忘記了,名字,這一時讓我想出來,還真有點麻煩,我好好想想。”薛禮心中想到這取名字真麻煩“嗯,有了,如果是兒子,那就叫薛徵或者薛循,是女兒的話就叫薛穎或者薛苒。”

“好。”二月二,龍抬頭。玄甲軍亮出了它的長劍,劍指北方,在整個萬里北疆掀起了一陣,而此次北征的影響,卻是改變了整個北疆,或者説是朝鮮半島的歷史軌跡。

薛禮的內河艦隊全部改作海軍,駕駛海船從天津出發,載着薛祁麾下13萬大軍從旅順登錄,而所有的橫海艦隊全部隨薛禮出戰平壤,整整100艘運兵船,外加200艘運糧船以及運軍械馬匹之運輸船,30艘戰船,薛禮率領整個幽州體系的主官蒞臨天津港口,整個港口外分成兩個批次,一批是向北,一批向東,薛祁之13萬人馬由於沒有多少糧草(所需糧草已經全部運到滄黎,所以只需要人馬到達即可),薛禮站在點將台上,一揮手,戰鼓鳴,號角起,殺聲揚;再揮手,全場立即安靜下來。接下來,薛禮點將:薛祁、薛祤、荀攸,陳宮,許褚、張飛、太史慈、蔣欽。

“末將在。”被點到的幾人紛紛應諾。

“茲命薛祁為北路大軍行軍統帥,荀攸為左軍師,陳宮為右軍師,張遼為先鋒官,蔣欽為內河艦隊大都督,從滄黎進軍高句麗,在平定高句麗之後,一路繼續北上扶余,與本侯率領之南路大軍匯合與扶餘國都,大軍全權由薛祁負責,有先斬後奏之權,薛祁上前接令。”

“諾。”薛祁出列,走到點將台上,行了軍禮之後,從薛禮手中接過統帥大印,然後走下點將台。

“趙雲,郭嘉,戲志才,張遼,典韋,甘寧,徐晃。”

“末將在。”眾人出列應諾。

“本侯自任北伐南路大軍統帥,趙雲為先鋒官,郭嘉為左軍師,戲志才為右軍師,甘寧為橫海艦隊大都督,諸將隨我一道從海路出發,進軍平壤,平定三韓,而回從海路繼續北上,與北路大軍匯合與扶餘國都。”

“諾。”

“荀彧,程昱,武則,高順聽令。”

“在。”

“在本侯出征之後,荀彧全權掌管幽州一應大小事物,程昱負責玄衣衞全部情報,武則協助荀彧之政務,高順為我幽州後方玄甲軍預備役大都督,掌管全幽州一應軍事事物。”

“諾,屬下接令。”

“現在全軍將士聽我命令,登船,起錨,戰鼓鳴,號角響,出發。”

“不收北疆,不回故國,殺~殺~~殺~~~”20幾萬人的喊聲震天,薛禮和薛祁兩路大軍紛紛出發,狼煙起江山北望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心似黃河水茫茫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恨狂長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何惜百死報家國忍嘆惜更無語血淚滿眶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我願守土復開疆堂堂中國要讓四方來賀兩路大軍,不知道是誰第一個唱起了這首軍歌,一傳二,二傳四,結果在全軍上下的歌聲中,大軍開拔,歌聲震天,響遍了寰宇。

薛禮站在旗艦——冠軍號戰艦之船板上,望着無邊無際的船隊,受着在空氣中夾雜着的一絲絲寒意,此去經年,不知何歸期,13萬人去,又有幾人歸,又有多少父母要失去他們的愛兒,又有多少子失去他們的丈夫,戰爭是殘酷的,但是戰爭是必須的,沒有戰爭,國家的顏面從哪兒獲取。

五千年華夏曆史,造就了這炫彩斑斕的文化,千萬人的義無反顧,凝結出了我們的中華情:你是經歲月劃過的晚霞你是繁蕪叢中海棠的枝椏你在夏秋冬風雨後開花一朵朵開滿思念和牽掛你是長江黃河奔的駿馬馳騁海角天涯堅定的步伐你是血脈相連五千年神話將五湖四海匯成一個家中華情傳四方延綿我心上戈壁上古老敦煌已奏響悠揚篇章而在高句麗,帶方郡,樂郡,都在同一天接到了密報,大漢幽州牧,冠軍侯、驃騎大將軍薛禮在二月二正式起兵30萬北伐,但是漢軍從哪兒作為主攻口尚且不知道,畢竟大漢與扶余、高句麗都有領土接壤,而作為三韓之地的人尚且不知道漢軍此次北伐不僅僅是高句麗與扶余以及一些漢地,而是朝鮮半島和整個遼東半島,乃至整個北疆的人口、牲畜以及土地。

高句麗與扶余、公孫康早已經是一條船上的螞蚱,他們通過賄賂朝廷大員,得知了薛禮北伐的時間,由於路線屬於玄甲軍一級機密,所以無人知道,但是得知了時間就足夠了。三方在各自的地盤開始徵兵防備玄甲軍的進攻,高句麗與扶余各自徵兵10萬,扶余全國兵力30萬,號稱百萬大軍陳兵在邊境就有20萬大軍,其餘分散各地守備。高句麗全國兵力實際達到20萬,號稱帶甲之士百萬,高句麗將大部分兵力全部放置於與漢境以及扶余的界處,而把自己的後背完全敞開了。

在半個月後,薛祁的13萬大軍已經全部登錄,預計在5天之後,薛祁就可以到達滄黎,同時薛祁又送上一份軍情,為了掩飾大軍的目的,薛祁決定讓楊業為首的八旗軍直接北上瀋陽,從高句麗北部攻入,與薛祁從高句麗中部進攻遙相輝映,從而讓高句麗人摸不着頭腦,不知道到底我玄甲軍何處是主力。薛禮想了一下,然後命人拿來紙張,寫上:大哥之建議弟批准,此後如何行軍皆可以靈機而動,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弟只需要知道捷報即可。同樣5天之後,甘寧來報:主公,我玄甲軍已經在離平壤外百里的海域之中,請指示。薛禮看了看地圖,然後下令道:傳令給在平壤的玄衣衞特使,讓他們做好接應,引導我大軍登陸海灘,同時在我大軍進攻平壤時,與我裏應外合。再令:全軍做好戰鬥準備,讓陸戰隊搶佔登陸,在陸戰隊立足海灘之後,我10萬大軍進攻平壤,而興霸你就率領你的海軍勇士把樂郡的所有戰艦全部擊沉,或者將它們全部收歸你的麾下。

“諾。”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