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昊帝登基的第一個新年,帝都一如既往地綴金張彩,煥然一新。瑞雪錦繡,輕蓋紅樓碧閣,讓這天地顯得格外靜謐。比起其他地方,一向熱鬧的上九坊雖也是鞭炮起伏、車水馬龍,但卻有種凝重的氣氛如雪下凍層,厚厚沉積,經久不化。
從初一清早直到初十,湛王府門前輕車走馬,絡繹不絕,從未間斷。正考司中賬冊如山,珠算連響,晝夜無休。
新正元,昊帝攜皇后登明台接受朝臣朝賀,賜宴太華殿,卻取消了其他慶祝活動,接連頒下數道聖旨,督促虧空清查。其決心之大令那些閥門貪蠹心驚膽戰,更令不少清官直吏拍手稱快。
下卷濁
兮風飛揚中樞虧空查得順利,致遠殿龍案之上很快堆滿了大臣請罪的奏疏。夜天凌顯然對這些東西並無興趣,全部發回通政司,真正讓他關心的是入駐各州的監察御史們每隔三
八百里快遞入朝的奏報。
和中樞相比,各州可謂全軍覆沒。誰都知道這所謂的政治清明必有隱情,但卻始終無法切中要害。究其原因,問題還是出在用人上,那些監察御史雖然是剛正廉潔,但畢竟自來在帝都為官,不能完全瞭解下情,僅僅監督各州官員自行清查,官官相護,串通一氣,自然難以奏效。因此這個新年成了夜天凌和卿塵最不輕鬆的新年。
初十復朝,抱病已久的湛王重新入朝理事。早朝時間未到,大臣們三三兩兩聚在肅天門前,他一出現,大家紛紛上前見禮。
湛王如往常般温言緩笑,因還在孝中,他穿的是一身素錦五龍冠服,不加紋飾,不綴金玉,雖看起來形容清減了些,舉手投足間那風采卻依舊奪人眼目。朝臣眾星捧月般圍在四周,他如白鶴獨立下卷濁
兮風飛揚,卓然不羣,儼然冠領羣倫。面對眾臣的逢
問候,他一律是淡笑相對,衞宗平站在離他數步之遙的地方,思量着該如何上前招呼。那天在尚書省和殷監正鬧得不歡而散,衞宗平回去以後氣
平息,倒生出些悔意。最近清查虧空、絲綢折俸,大多數朝臣都對昊帝腹誹頗深。年前有幾家大的綢緞坊突然閉門歇業,坊間火熱的絲綢生意一下子便冷了下來,官員手中的絲綢眼下無人敢買,也無人敢賣。緊接着,帝都中又
傳起一些説法,暗指蓮妃當年所育並非皇族血脈,朝野上下傳言紛紜,漸生動盪。衞宗平審時度勢,湛王看來是越發佔了上風,步步先發制人。何況再怎麼説,湛王妃可是衞家的女兒,這他不得不思量。
但是年初三衞嫣回門相府,竟然滿腹怨怒。衞宗平和夫人追問方知,她前些子為點兒小事責罰府中一個侍女,湛王卻當着府中眾人駁她面子,不但親自攔了下來,還將人從她那裏帶走。最令她無法忍受的是,隔
府中掌儀女官前來知會,湛王竟給了那女子侍妾的名分,命其隨侍煙波送
齋。
衞嫣氣得不輕,認定湛王這是藉此事偏袒靳慧。衞宗平聽了後立刻地想到最近和湛王的關係不甚融洽,這莫不是一個警醒?想到此處,他往湛王看去,湛王的目光正巧越過幾個大臣落在他這邊,清俊的眸子勾起一笑。
衞宗平忙拱手:“王爺!”夜天湛微微頷首:“衞相早。”衞宗平道:“王爺身體康復,能夠入朝主事,着實讓我們鬆了口氣。”夜天湛道:“有勞衞相掛心。”簡簡單單幾個字,點到為止了。衞宗平原想和他多聊幾句,緩緩近來的僵局,恰巧太極殿前三通鼓響,肅天門緩緩
開,早朝時辰已到,衞宗平只得讓了讓:“王爺請。”夜天湛淡笑,舉步先行。
鼓聲剛停,鐘響起,帝都凡四品以上王公官吏肅衣列隊,分文東武西魚貫入肅天門,登階循廊分班侍立。其餘四品以下的官員候於肅天門外,行三拜九叩之禮後,向北拱立靜候旨意。
丹陛煊彩,紫檐飛雲,朝陽穿透雲霞,在御道龍階上照出一片奪目的金光。太極殿前三聲清脆的鞭響,傳旨內侍悠長透亮的嗓音傳聞內外“皇…上-…駕…到!”剎那間,從肅天門外廣場之上,到殿前御道兩側以及金台御幄下東西檐柱之間,近千名文武百官同時叩跪,原本四處竊竊私語的場面頓時變得鴉雀無聲,肅穆非常。
昊帝冕冠袞服,登臨御座,淡淡垂眸之間,眾臣叩首,山呼萬歲之聲響徹入雲。御座前玄廣袖微抬:“眾卿平身。”
“謝陛下聖恩!”百官叩首謝恩,起身按部就班而立,準備奏事。卻聽靜鞭再響,先有兩名殿前內侍手捧聖旨步下金階,黃一展,高聲宣讀:“…為臣之道,職在盡忠,其有朋黨比周,負國謀私,事資懲戒,必正典刑。户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文瀾閣大學士齊商,久從
署,謬列鼎台,恣意妄為,政行貪蠹。朕初臨萬邦,務於宏大,每存容恕,冀有悛心。而乃不顧憲章,敢行欺罔。宜從貶削,以儆效尤!齊商領旨謝恩!”御旨天威,當頭一個晴天霹靂,將齊商震懵在殿前。殿中內侍立刻上前除去他的官袍玉帶,就地罷免,回身復旨。齊商跪俯於地,惶然抬頭看向立於羣臣之首,御台之旁的湛王。卻接着便聽第二道聖旨下…正考司卿斯惟雲擢升户部,授尚書僕
兼户部尚書。年前禮部尚書空缺,由欽天監正卿烏從昭接任。
這兩道聖旨未經中書門下兩省擬審直接頒佈,當朝革辦、提調三品大員,事先誰也不曾知情。聖旨中明着是責斥齊商,但朋黨之類分明暗有所指。殷監正按捺不下,便要上前奏保齊商,卻被湛王盯來一眼壓了下去。他正不明所以,只見湛王目光往衞宗平身上落去,似乎漫不經心地,便和衞宗平打了個照面。
衞宗平心頭一凜,片刻之後,他拱手出班,上前奏道:“陛下,齊商自聖武朝始便入主户部,素來行為端謹。户部虧空雖確有其事,也不能全怪在他身上,是否應該貶黜,宜再商討。再者,欽天監責任重大,突然將烏從昭調至禮部,一時也難有合適之人接任,還請陛下再行斟酌。”衞宗平説着,抬了抬眼,卻見御座之上,皇上角微挑:“欽天監職責特殊,有別於各部,立時找人代替烏從昭的確並非易事。朕體諒你們的難處,已幫你們選了一個人。”一抬頭:“宣莫不平。”傳旨內侍立刻高聲傳旨:“宣莫不平!”一聲聲傳召遠出殿外,直入紫雲丹宵。眾臣皆盡驚詫,紛紛相顧議論,翹首看望。
二十餘年前,莫不平便曾主理欽天監,其星相預言料事如神,屢言屢中,在當時聲名斐然。天命之説,神鬼莫測,時人篤信甚深,趨近追從,無形中便在莫不平身邊形成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以至於後來,欽天監每發一言幾可左右朝局,逐漸令天帝心生忌憚。莫不平有所察覺,隨即辭官而去,那時也在朝中引起過不小的震動。此時他復出朝堂,羣臣心中不免生出同樣的想法…天命所歸。
不過須臾,莫不平登階入殿,灰衣布袍飄然,一身仙風道骨,眼中光落於人身,如透肺腑,卻只一掠而過,至御前,行九叩之禮,朝見天子。衞宗平深知莫不平在朝野的聲望,此時方知前些
子皇上以帝師之禮延請莫不平還朝,傳言非虛。皇上此時令莫不平免禮,俯視殿前眾臣,含笑問道:“朕
以莫先生為欽天監正卿,眾卿以為如何?”鳳衍眼角往衞宗平那裏一瞥,隨即先行奏道:“陛下聖明,識人為用,莫先生得歸社稷,實乃我朝之福,天下之幸!”
“衞卿意下如何?”皇上看向衞宗平,淡淡再問。
雲淡風輕的問話後,一道深邃的注視落在身上,衞宗平雖不願附和鳳衍,卻礙於這目光中的壓力,不得不俯身道:“莫先生德高望重,臣…並無異議。”皇上聽了這話,角那絲笑意緩緩加深,點頭道:“朕今
得莫先生入朝輔弼,實為一大幸事。太上皇昔
所用的肱骨老臣,朕都一樣敬重。
前中書有表,翰林大學士穆元、弘文、孫普等幾位老臣已年逾古稀,仍舊每
早朝,十分辛苦。朕心不忍,特許他們一月一朝,賜座太極殿,免跪叩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