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瓊台金殿起秋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雨過天涼,秋風滿階。

放眼御苑,百花凋零,落木蕭瑟,唯有清湖碧波連天,秋空萬里,黃葉翩飛。

沿着湖中橫跨兩岸的練雲堤,一個着深青籠紗袍服的內侍快步自武台殿方向過來,因為走得太急,帽冠上垂下的綴珠長纓急劇晃動,他卻本顧不得整理。

待進了清華台,那內侍臉上已經滲出薄薄一層熱汗,到了寢殿前急忙對當值的侍女道:“煩請通報一下,求見娘娘。”這時正好碧瑤從寢殿裏出來,問了他幾句,便道:“你跟我來吧。”那內侍跟着碧瑤入了寢殿,深殿之中越走越暖,空氣中隱下卷瓊台金殿起秋塵約漂浮着杜若清香。轉過靜長的殿廊,入了內宮,碧瑤讓他在外稍等,先行去稟報。

那內侍屏息靜氣站在下首,悄悄抬眼看到錦繡雲屏風之後,侍女層層挽起紫綃紗帳,依稀便見皇后斜倚在鳳榻之上。碧瑤近前低聲説了什麼,一個柔和而略微慵然的聲音似透過屏風上的雲水轉了出來“是什麼事?”那內侍忙趨前跪下,低頭道:“啓稟娘娘,晏公公命小人速來請娘娘,請鸞駕移步武台殿。”皇后問道:“怎麼了,皇上今天不是在武台殿嗎?”那內侍道:“皇上今天在武台殿議事,笞責了數名大臣,連秦國公、長定侯等都要牽連上了,眼下沒人能勸得住皇上,只好來請娘娘。”輕輕一聲環佩清響,鳳榻之上皇后由侍女扶着起身。那內侍覷見皇后移步轉出了屏風,輕柔的月雲裳散披在身上,烏髮如瀑,襯得雙眸幽深似秋水,而那聲音亦比方才靜冷了幾分:“這是為什麼?”

“似乎是為了太上皇下卷瓊台金殿起秋塵與和惠太后合葬的事,諸位大人奏本上諫,結果惹怒了皇上,就成了這般局面。”卿塵緩緩移步,蹙眉細想,一轉身,對碧瑤道:“換朝服,去武台殿。”武台殿前,晏奚站在皇上身後不遠處,心急如焚。階前執刑內侍往上看來,他不動聲地將足尖向外挪移,階下會意,動杖行刑。

幾名大臣除去官服,俯身撐地,笞杖在內侍手中高高舉起,半空中劃出一個凌厲的弧度上脊背“啪”的一聲震響,不過數下便已鮮血橫飛。

點點,落上青石地,接連不斷笞杖落下的響聲,聽得人心驚膽戰。好在執刑內侍得了晏奚暗示,明白皇上是要杖下留人,手下聲勢雖駭人,卻都留了餘地。否則重笞下去,不用見血便能摧筋裂骨,這些文臣們又哪裏經受得住?

秋風肅殺,卷得殿前廣場之上枯葉亂飛。皇上負手立在高高撐起的華蓋金傘之下,冷眼看着下方繼續死諫不休的大臣,面淡淡,喜怒難辨。

天帝入葬東陵,牽扯到帝后合葬的事宜。按儀制,天帝生前所冊封的孝貞皇后、殷皇后以及事後追封為和惠太后的蓮貴妃都應該合陵同葬。然而卻有不少大臣認為和惠太后先後侍奉過穆帝與天帝,此時不應與天帝合葬,因此上書表示異議。

但意想不到的是,皇上看過奏表後,居然降旨開穆帝陵,遷太后靈柩入葬。這一來朝臣們更是無法接受,連具表奏諫,面折廷爭,竟逐漸發展為太后是否能入葬皇陵的爭論。今一早,有名殿院侍御史懷揣奏表長跪武台殿前,又是為了此事。

皇上置諫不納,命人將堅持苦諫的御史逐出殿外。誰知這位侍御史竟手抱廊柱大聲疾呼:“陛下能開天下士人之言,何以獨不聽臣之諫?臣今以死諫言,以正天聽!”説罷返身就撞往廊柱上,若不是內侍攔得及時,當真就要血濺朝堂。

這一來起在場大臣們同心之氣,紛紛趨前跪奏,言辭烈。卻誰也沒有料到,一向寬仁的皇上當場震怒,即刻下令架出為首的兩名大臣廷前笞責,命眾臣出殿觀刑,再有敢言此事者便按此例,嚴懲不赦。

“陛下此舉有悖禮制,臣竊恐社稷危亂,為陛下憂之…”秦國公話未説完,便見皇上龍袖重重一甩:“帶下去!”立刻有兩名內侍上前將秦國公架起來,羣臣大驚,旁邊的長定侯連忙叩首苦勸道:“陛下開恩,秦國公元老之臣,年事已高,豈能承受得了這笞杖重責?”眾人一邊求情,秦國公卻一邊仍是死諫“不以禮法,國之將危,臣死不足惜,還請陛下以國為重!”皇上平素對這些元老重臣禮遇有加,今天卻像是動了真怒,目視前方,眼角也不曾往下瞥一下,那副神情絕然堅冷,無端令人心寒。

湛王在旁看得透徹,這段時間整頓虧空,皇上手段之利落,決心之堅定,行事之徹底,讓朝中不少人聞風自危。今天這些大臣中有些的確是食古不化,抱着禮法不放,卻有更多是妄圖藉此生事,攪亂朝局。皇上今天一反往從諫如的做法,甚至不惜行廷杖之舉,顯然是心中有數,有意為之。面對這些仕族閥門、皇親公侯,想要將虧空順利查下去,必要有雷霆手段懾服朝堂。所以對於皇上的冷酷行事,他不能勸。

但他身邊的灝王情仁和,眼見情勢愈演愈烈,終於忍不住上前勸道:“陛下,朝事有異議,大臣勸諫並無過錯,即便所言不當,也應寬以待之。陛下此舉,恐使今後諫官畏言,羣臣緘口,還請陛下多加斟酌。”湛王眉梢輕微一緊,隨即扭頭看向皇上,只見皇上眼中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瀾。這時忽聽殿前內侍亮聲稟道:“皇后駕到!”晏奚心中大喜,湛王也暗中鬆了口氣,這場風波鬧得太大也不行,也只有皇后能從中緩和了。

皇后鳳冠朝服,妝容端肅,在幾名女官的隨侍下沿着白石御道步入武台殿,側首看過殿前正受責罰的大臣,神沉靜。待到階前,她輕斂襟帶,盈盈拜下:“臣妾參見陛下。”夜天凌冷肅的神情略緩,親手扶她:“皇后平身。”卿塵卻沒有順着他的手起身,看了看階下,婉轉説道:“臣妾嘗聞,自古刑不上大夫。今有朝臣當庭受責,臣妾實不忍相見,懇請陛下先寬恕他們。”夜天凌手上一僵,垂眸見那九翟四鳳冠上翠鈿柔靜,銜珠低垂,卿塵這樣跪拜在身前,明紅鸞衣的長襟鋪展身後,紋絲不動,不折不扣是一個貞靜賢淑的正宮娘娘。他冷冷收回手:“你也是來勸朕的?”卿塵抬頭道:“臣妾聽説陛下開啓穆帝寢陵,如此一來,豈不驚動穆帝靈宮?想必太后泉下有知也是不忍的。陛下仁孝,定不會令穆帝與太后難安。朝臣縱言辭烈些,陛下罰也罰過了,便不要繼續追究了吧。”夜天凌眸心清寂的澤無聲沉下,彷彿整個寒秋的深涼都斂在了其中“那麼太后與穆帝合葬一事,你也反對?”卿塵道:“臣妾確實以為不妥。”説這話的時候她與夜天凌兩兩對視,細密的羽睫淡淡一揚。

殿前靜極,夜天凌看了卿塵良久,霍然拂袖轉身“朕已説過,再有諫議此事者,當同此例,你難道沒有見到?”卿塵仍舊靜穩俯身:“臣妾既為皇后,則對陛下有勸諫之責,陛下即便因此要責罰臣妾,臣妾亦無怨言。”夜天凌背對着她,抬眼往殿前掃去,羣臣只見皇上面一沉:“來人!將皇后帶下去!”此時若説帶下去,便是就地受責。眾臣聞言驚駭,就連堅持死諫的秦國公也是一呆。

旁邊內侍皆不敢相信這親耳聽到的旨意,面面相覷,不知所措。晏奚驚得魂飛魄散,沒想到連皇后前來都無濟於事,急忙跪下求道:“陛下,娘娘千金之軀,怎經受得了杖責…”夜天凌皺眉打斷他:“皇后恃寵而驕,忤逆犯上,送長宵宮閉門思過。”長宵宮乃是掖庭冷宮,專門幽閉犯錯妃嬪。皇上話音落後,四周大臣“哄”地一亂,隨即化作一片死寂,無人再敢多言。

“臣妾遵旨。”卿塵垂眸説着,緩緩起身。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