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喬遷創新局面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璃飛檐之下,朱門虎環之上,赫然掛着一塊鎏金大匾鳳舞的寫着“康王府”三個大字,這氣派的大院之中,正是趙構在宮外的新府第。

王府建成不久,趙構便迫不及待的搬出宮來,開始了他的新生活。偌大的府第自然少不了管事之人,這等事情雖然瑣碎卻很重要,需要託付給信任的人去做,趙構為了總管的人選很是傷透了腦筋。

王府總管需要安排府中的各項事宜,包括常用度、接物待客、管理家僕、物什通等等事情,趙構從小便居宮中,一時哪裏找得到這樣得力的助手,少不得尋求秦真的意見。

秦真左右想了想,忽然想到一人便説:“慶梅姐姐可當此任!”趙構眼神一亮,他怎麼將慶梅給忘了!昔慶梅還在宮中之時,便管理着他殿中的各項事宜,她和慶蘭不同對趙構很是忠心,各方面的確附和要求,只是…

“慶梅的能力和忠心都不必多説,但是她現在正在服侍你娘,突然把她從你家裏調出來,似乎不太合適。”秦真説:“這個不必擔心,我孃的身子雖然不好,但是多找兩個伶俐的丫鬟就夠用了,並不是非要慶梅姐姐不可,我回去同他們商議一下就是了。”趙構左右想想,的確是找不到合適的人出來,只好説:“也只有這樣了。”王府侍衞都是從宮中帶出來的衞,按照官階,劉琦本不能隨趙構出宮,但他竟然自願降階也要跟隨趙構。使得趙構相當動!

軍由高俅統管。趙構和他也算有幾分情,和他商議後,最後劉琦、岳飛、韓世忠三人終於都被分到康王府,從此成為趙構的親兵府將。

待一切都準備妥當後,趙構決定為喬遷之喜擺個宴席,不過不似當年聲勢浩大的鄆王,他決定只請幾個少數人來小聚一餐。

這次所請之人自然是有太子趙桓地,秦檜、李綱、蔡翛、高俅這幾個與趙構有聯繫地大臣也在宴請之列,另外,回京暫修的老將軍種師道也意外的收到請帖!

秦真看着賓客的名單。便察覺出趙構的一些心意了。雖然賓客人數不多,但這之中包括了朝中的文臣、武將,武將之中又包括軍和遠征軍的主要將領,有心之人都看出了康王小小年紀,野心便遠在太子之上。

除了种師道老將軍之外,其餘之人本就是太子黨的人。所以相處起來肯定沒問題,但种師道為人剛正不阿極有原則。對蔡翛和高俅二人頗有微詞,早在收到趙構請帖之時便回信一封,表示自己不願與佞為伍,但看在趙構的份上依舊會去赴宴。

宴會當,趙桓來的很早。他不僅親自前來道賀。還帶來了新婚燕兒地太子妃朱,兩人形影不離,足見情之深。

其他人陸續到來。种師道在臨近午時的時候,終於出現在康王府門前。趙構接到消息後親自相,但並沒有將他帶去眾人相聚的園子裏,而是徑直去了書房。

片刻過後,种師道滿臉笑容的出現在園子裏,對蔡翛、高俅雖然依舊不待見,但也沒有為難他們。眾人皆猜測着,不知趙構説了些什麼,是怎樣説服這個“老犟牛”的!

王府中沿着圍牆種了許多桂樹,此時已至金秋,丹桂飄香,令人心曠神怡,賓客觥籌錯,其樂融融。

看到這個景象趙構心中欣喜,但當眼神轉移到趙桓臉上時,卻看見趙桓眼中似有憂,雖然轉瞬即逝,但是趙構十分確定自己沒有看花眼,那份憂的確存在過!

他低頭飲儘自己杯中地果酒,心中有些失落的想到,皇兄難道開始懷疑我了嗎?

而在內廷中,秦真和吳芍芬正在佈菜服侍朱,朱親和地笑到:“你們二人坐下和我一起吃吧!”吳芍芬謹慎,急忙回拒説:“我們怎麼能和太子妃同桌而食呢?”朱勸倒:“你們也都是官宦家的小姐,不必在意,快陪我坐吧。”秦真笑着拉吳芍芬坐下説:“既然是太子妃的好意,我們就不要那麼迂腐啦!”見她們二人都坐下,朱這才開心的吃起來。秦真鋭的注意到今陪朱來地侍女並不是趙桓地貼身侍女朱璇,看來朱在婚後的幾個月中,也不盡都是幸福,她和妹妹之間怕是有了心結了。

用餐過後,秦真安排了朱去午休,便去前面找趙構,正巧聽見他們在談遼國的戰事,她便站在趙構身後關注地聽了起來。

只聽李綱説:“…雖然金兵因為國內大旱、糧草不濟而退回中京不再猛攻,但是遼軍和我朝的援軍都損失頗大,也無力追擊,此時正僵持在檀州以北,誰都不敢輕舉妄動,這樣僵持下去,不知會變成怎樣的光景。”眾人正在思考,在軍旅中渡過大半生的种師道開口説:“檀州雖然有長城天險可守,但是西北軍被童貫小兒帶的如散沙一堆,兩次大戰都大敗而逃,等金人休養過來後,必然會大肆猛攻,而且再也不會忌憚我朝對遼國的支援了!”種將軍這幾句話正説到眾人的心頭上去了,宋兵休養多年,面對強悍的金兵,比遼兵還不經打,遼國若真是讓金國給滅了,只怕宋朝也就危險了。

趙構問到:“種將軍,依你之見,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哼,”种師道不滿的吹起白鬍子,他們一干忠勇之將被朝中臣打壓了大半輩子,現在危險來了,終於曉得徵詢他們的意見了!

“我軍兵雖多,但疲廢不堪一擊,練軍整紀勢在必行,但是,百萬廂軍之中無幾人善騎,對上金國的騎兵,毫無優勢,即使練兵也不見有多大成效!”种師道痛心疾首的説着,軍隊的弊端他是看的一清二楚,此時不過只説出了冰山一角就讓在座的幾人憂心忡忡,他真不知要不要再説下去。

趙桓在旁勸解説到:“我朝騎兵太少是因為宋境之內無馬場,沒有足夠的馬哪裏去建什麼騎兵,不過如今我朝已經在用糧食同遼國換馬匹,下一步準備從西夏購馬回來,這樣才能和金人相抗。”种師道拍拍大腿説:“如此正好…正好!”老將軍皺紋遍佈的眼眶中卻綻放着異彩的亮光,他笑望着在場的眾人,想到康王之前在書房裏同他講的一襲話,漸漸覺得,也許這個朝廷真的已經開始改變了!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