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老子還從未曾將陶唐氏放在眼裏,但我卻知道該殺人的時候絕不手軟!”那高大蒙面人冷哼聲中,他身邊的一個蒙面人打出一個奇怪的手勢。
“嗖…”一輪勁箭自龍族戰士的陣營中標而出,全取
出身形的陶唐戰士。
“呀…呀…”陶唐戰士的陣形大亂,本來對着蒙面人的弩箭又改向山坡之上的龍族戰士。
那三個蒙面人一聲低嘯,雙臂一輪,兩個被抓的陶唐戰士向他們自己的陣營中撞去,同時之間,三條身影飛撲入陶唐戰士羣中。
有幾名準備放箭的陶唐戰士卻被飛來的兩名同伴的軀體撞向東倒西歪,更別説放箭了。
此刻的陶唐戰士可謂雪上加霜,救兵未請到,卻只剩下三十餘人有可戰之力,但這三個蒙面人卻如虎入前羣,見人就抓、就劈。所幸,還有一人並未出兵刃,但那對鐵拳比另外兩個蒙面人的刀劍更可怕,碰到不死即傷,本就沒有人能夠稍擋半拳之力。
“殺…”龍族戰士一聲低呼,數十名戰士如駕風一般自坡頂旋衝而下,人人如出林之虎,這一場仗本就不用打已經知道結果了。
最後只剩下三四個見機得快的陶唐戰士落荒而逃,餘者非死即傷,而龍族戰士僅一兩人重傷,五六人輕傷而已。如此戰績實讓那羣陶唐戰士咋舌,當然,這之中實因三個蒙面人的武功太過強悍,所過之處,所有陶唐戰士猶如被狂風颳倒的幼苗,毫無抗拒之力,橫七堅八地倒地不起。
於是滿地的呻聲、哀號聲,而這羣慘敗的陶唐戰士只好望着這羣如幽靈猛獸般可怕的敵人自他們身上解下兵刃利箭,再跨過他們的軀體揚長而去。所幸這羣人並不屠殺他們,也不對他們進行任何折磨,甚至不將他們當俘虜看,這是陶唐戰士惟一要
這羣敵人的地方。
當陶唐氏的援兵趕到之時,龍族戰士已經撤了個光。連半點痕跡也未留下,地上除了一羣呻
的傷兵之外,連一張大弓也沒有,甚至找幾支零亂的箭矢都不容易。那橫七豎八狼狽的樣子只讓陶唐援兵錯愕當場,所幸七十餘名戰士只有三十多人喪命,其餘之人全都被擊傷在地,沒有還手之力,連行動之力也沒有。他們當然看得出來是因為敵人手下留情,所傷之處極有分寸,都不是致命之處,力度和角度也拿捏得極為
準,這讓趕來的陶唐氏高手們極為驚訝和不解。
他們的不解在於為何這羣人只傷不殺,更故意手下留情呢?這羣人到底是什麼人…等等一些問題確實讓陶唐高手為之頭大,但不否認,陶唐氏這一場仗是打得一塌糊塗,慘不忍睹,皆因他們將力量太過分散,這才給了敵人以各個擊破的機會,因此使得陶基不得不重新佈局安排一切。
*************
龍族戰士迅速撤出忘憂谷五里範圍之內,依目前的情況來看,實不宜再與陶唐氏發生任何衝突,雖然剛才那一戰打得不明不白的,但卻讓每位龍族戰士找到了接任何困難和挑戰困難的自信,不過與陶唐氏之間的樑子算是結下了。所幸,陶唐氏並不知道他們究竟屬於哪一路人馬,因此對大局並無多大影響,何況軒轅也無意與陶唐氏過多地打
道。
當然,軒轅自不希望陶唐氏的戰士知道他曾出過手打得陶唐戰士七零八落,那樣對他經後的行動會大大的不利,所以剛才他以蒙面人的身分出擊,就是要掩飾自己的身分,他的這羣龍族戰士可以不去忘憂谷,但他卻不能不去。
忘憂谷附近處處充盈着血腥的味道,顯見陶唐氏確已不惜花血本來驅逐這羣圍在忘憂谷周圍的人,隨處可見屍體橫七豎八地躺着,箭矢亂散得到處都是,而陶唐氏這一招也的確很有效,使得忘憂谷周圍清靜了不少。
軒轅也不由得暗自驚訝陶唐氏的實力,此役至少調了五六百名戰士,如此大張旗鼓就只是為了守護忘憂谷,這也確實令人有些費解。
忘憂谷中究竟有什麼東西值得陶唐氏如此不惜血本地去得罪東夷和鬼方的力量呢?難道真是因為龍歌在忘憂谷中嗎?陶唐氏肯為龍歌如此犧牲嗎?
軒轅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但這件事情不經考證自是無法得知結論。
*************
忘憂谷口,陶唐戰士嚴密把守着,倒假是一個軍事區,讓人
到一種山雨
來、大戰在即的壓抑
。
軒轅想笑,這羣人也實在是太過張揚了,以木神苟芒的絕世武功,又怎需要這羣人保護?
只看這種陣仗,倒似乎這羣人皆是為了保護木神苟芒一般,豈非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