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夜襲真定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封沙收攏部下軍兵,將俘虜趕到一處關押起來,把真定城牢牢握於手中。

這一夜之中,他下令將城中袁軍囤積的糧草裝上車,準備隨軍一路運向西方。而府庫中所存細軟,也被他盡皆收攏,準備賞賜給有功的家丁,或是用以撫卹死者親屬。

而無良智腦卻趁這一夜功夫,裝神鬼,下令部下在城中和鄉下多設置眼線,埋下一些暗探,以作將來攻擊、降伏冀州之用。

清晨時分,趙家莊附近萬餘人舉家來到真定城下,推着糧草車,喜笑顏開,跟着封沙、趙雲,向西而行。

真定城中百姓見夜來入城之軍未曾騷擾搶掠民家,都壯起膽子,出來打探消息,得知是朝廷武威王親自率軍來攻,都咋舌不已,道是真定守軍,如何能抵敵得過那勇猛無比的武威王?被他一舉攻破城池,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真定城中所積糧草,大半已裝車隨軍運走。卻帶不了那麼多,剩下的,被封沙下令分發城中饑民。一時間,歡聲雷動,城中百姓,個個稱頌武威王仁德,果然名不虛傳。只恨武威王不能長駐此城,不然的話,自己一家當可過上幾年好子。

當封沙率軍民西行之時,隊伍已經增長到三萬多人,卻是真定城內外百姓、饑民又有多人加入隊伍,求武威王帶他們一同去洛陽享福,以躲開關東諸侯的暴政。他們早知河內百姓都能有野菜充飢,稱羨不已,若能隨武威王一同到洛陽,今年無論如何,是餓不死了。

封沙見狀,也不好拋下他們不管。幸好這次攻打真定,得到的糧草甚多,倒也不擔心會在路上餓死人。即使到了洛陽,還夠這些人吃上一段時間的。

為防追兵,封沙下令挑選五千壯男子,穿戴上從城中得到的盔甲,手持刀槍,組成護衞隊,在大隊百姓旁邊護衞。

大亮,封沙不想等到追兵前來,率大隊起而西行。行出數十里,猶有百姓聞訊而來,從遠處趕到真定城,見武威王已走遠,不由伏地大哭,深憾自己福薄,不能跟從那仁德之名佈於天下的武威王,只怕今年秋冬,便會凍餓而死。

經此一役,冀州各郡太守聞而喪膽,都下令部下緊閉城門,若見有軍隊前來,須要嚴防死守,不準放進城池,以免給敵人以可乘之機。

言紛紛,傳遍關東各郡。都道武威王英雄孤膽,獨自一人便可拉起大隊人馬,攻城陷地,還要帶上各地百姓去洛陽一同享福。

得聞此事之人,有喜有憂,飢餓中的百姓卻大都額手稱羨,只盼着武威王能到自己這裏來,幫着自己打開糧倉,再讓自己能得去洛陽,自此不再挨凍受餓。

河北袁氏門生故吏,或是諸侯部下親厚之人,卻都聞聲失,人心惶惶不已。被封沙一人,攪得數州雞犬不寧,尤其是袁紹治下的冀州,更是言聳動,許久不能平息。

牐牐牐牐牐牐牐牎牐牐牐牐牐牐牐牎牐牐程渙站在長城之上,望向城下茫茫原野,仰天長嘆。

他本是冀州牧韓馥的親信部將,在冀州得握重權。誰知韓馥卻失陷於洛陽,被丞相黃尚軟起來,將這冀州牧之位,丟了無法再拾起來,倒讓袁紹撿了便宜。

這倒也罷了,可那袁紹雖是天下雄傑,卻對韓馥的親信大將猜忌甚深,奪了他的兵權,只讓他帶三千弩兵守衞太行山以北的這一段南北走向的長城,以御黑山、匈奴。

站在這兔子不拉屎的邊遠山區,程渙心中鬱悶,只能以嘆息來打發時間。

他的舊主韓馥曾多次寫信與他,道是天子仁德,赦免他附逆之罪,請他帶兵到洛陽,入朝為官。韓馥卻不敢輕信,知道那是韓馥被無奈寫下的書信,作不得真。可是卻也暗自留心,將家人親眷都接到自己的屬地,只待勢頭不妙,便引軍西行,不論是投黑山還是奔朝廷,總比在袁紹這棵樹上吊死的要好。

正在思慮自己的前途,忽聽士兵驚呼道:“將軍,你看那裏!”程渙轉過身去,走向城牆東側,舉目遠望,見一支人馬遠遠而來,隊伍拖得甚長,似有數萬人向這邊行來。

程渙心頭一驚,未曾聽説有這樣大規模的調動,難道説,袁紹已經決定要舉大軍討伐黑山賊了麼?

黑山張燕,甚有武力,佔據了長城西面幷州一帶,州城晉陽亦被他佔據。前白波被朝中武威王親自率軍剿平,張燕趁機南下,佔領了白波軍所據大片土地,聲勢漲,隱然已可以朝廷、關東諸侯相抗衡。此時陡然出兵征討黑山,只怕沒有勝理。

他一邊思慮,一邊下城披掛整齊,帶兵出關去看。為防不測,他命令部下軍兵,都手執強弩,對準東面,若見有敵兵攻來,便要亂箭齊,將他們統統回去。

下了關,程渙立馬關內,不多時,見一個小兵跑來,稟告道:“前面那支軍,只有五六千人是壯甲士,其餘的,都是老幼婦孺。在兩員將官的率領下,向這邊行來。”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