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袁紹率軍攻殺,看着敵軍位於山嶺上建起防禦工事,居高臨下,不斷地殺傷自己部下,而袁軍一夜疲憊,攻不上去,直怒得血氣翻湧,鬍鬚顫抖。
高覽從後面趕來,見本軍久攻不上,心中也是發愁。雖見袁紹怒容滿面,也只得硬着頭皮上前稟道:“主公,這支賊兵,顯是逆賊劉沙放在這裏,阻擋主公回軍鄴城的。那害了兩位公子的逆賊劉沙現在鄴城,主公何不率軍直取鄴城,斬了劉沙,以振軍心?”袁紹聞言醒悟,心中也明白,韓當等人所言,純粹是為怒自己,延緩自己回攻鄴城的步伐。只是這些賊子太過可恨,難道就這樣放過他們不成?
高覽見他面陰晴不定,忙苦苦勸諫,道是隻要回軍攻下鄴城,斬了劉沙,他部下軍心必散,此後兵敗如山,還怕這支敵軍飛上天不成?
袁紹怒氣不息,雖然惱這伏兵攔阻自己去路,但他為早回到魏郡,奪回鄴城,報那殺子大仇,也不想多作糾纏,便令高覽收攏兵馬,隨自己帶大隊人馬前往鄴城方向行去,只留下韓莒子率一支軍,築寨於此,抵擋追兵,並隨時監視韓當那支軍的動向,免得他再給自己添什麼麻煩。
大軍東行,經過夜兼程,長途跋涉,終於進入了魏郡。
魏郡中各大世家親近袁紹的,都派人來問勞軍,向袁紹示好。更有幾大世家的家主令族中子侄率私兵來助戰,只望一舉擊破劉沙軍,重奪鄴城,甚至在亂軍中斬殺劉沙,眾世家的家主才不會因擔驚受怕而睡不好覺。
袁紹留在魏郡附近的兵馬也聚攏過來,拼湊了五六萬人馬,兵臨鄴城之下。
鄴城城頭,當朝武威王頂盔披甲,手執方天畫戟,昂然而立。望着黑壓壓的袁紹大軍漫山遍野,緩緩而來,在城下築寨,沉不語。
孫策甲冑在身,披掛大紅戰袍,一直侍立在師父身後,見此情形,上前施禮道:“師父,敵軍遠來,尚未扎住陣腳。弟子願率一軍出城,掩殺一陣,挫敵鋭氣!”封沙微微點頭,沉聲道:“也好。你可與典韋各率一軍,分左右兩路衝殺。若遇到敵軍頑抗,不要戀戰,迅速退回城中。”孫策心下歡喜,領命而去。典韋也聞令下城,召集部屬,準備出城衝殺。
袁紹大軍在城外正在開挖壕溝,準備立寨,忽聽戰鼓聲震天響起,兩支軍自城內衝殺而出,分左右兩路,向袁軍掩殺而來。
在左路,為首的是一名紅袍小將,手執長槍,滿臉殺氣騰騰,率軍突入袁軍,放手大殺。袁軍猝不及防,被他衝動陣腳,闖入腹地,長槍起處,當者披靡,剎那間便殺得血成河,屍積道路。
右路為首者卻是一名滿臉絡腮鬍須的壯漢,手持一對通體烏黑的重戟,放聲呼喝,拍馬直闖進袁軍之中,短戟漫天揮舞,袁兵的慘叫聲震天響起。
他身後的士兵看到首領如此兇猛,士氣大振,個個如虎狼般闖入營中,揮動刀槍,斬殺了無數敵兵。
不過轉瞬間,兩支軍已分左右兩路,衝進敵陣,直指袁兵中軍而去,將敵軍衝得一陣大亂。
袁紹在後陣正在休息,聽得前方鼓譟,忙令高覽上前查看,到底出了什麼事。
高覽率領本部軍馬,向前行進,踏上一座小山丘,舉目望去,卻見兩支敵軍,自左右兩路衝突本軍陣列,為首兩名大將,雖然年齡不同,身材各異,卻都是悍猛得令人吃驚,就連河北名將高覽也不敢稍有輕視。
高覽立於高崗之上,大聲下令,命部下弓箭手上前,以箭雨壓制敵軍,以免他們在陣中衝突,造成更大的混亂。
劉沙立於城頭,遙遙看着敵軍一面“高”字大旗之下,那曾見過的袁將高覽正指揮袁軍戰自己的弟子和親信大將,揮手喝道:“傳令,鳴金!”兩軍陣中,孫策正在殺得興起,忽聽後方鳴金聲大作,心中鬱悶,
槍刺倒前方一名敵兵,回頭看去,卻見自己師父遠遠立在城頭上,知道收兵的命令是他下的,不敢有違,只得率軍再殺了一輪,怏怏地收軍回城。
另一邊,典韋揮動鐵戟,殺得滿身是血,忽聽得鳴金聲,也停下了手,收軍回城。那些袁軍被他們殺得四散奔逃,肝膽裂,見他們回城,都是求之不得,哪敢追擊,就是高覽部下軍兵也不敢
得太近,淋下幾道箭雨之後,眼睜睜地看着他們進城去了。
袁軍初到,便被敵軍衝殺一陣,折損無數軍兵。雖然立住陣腳,終究折了鋭氣,袁兵在大寨中遠望鄴城之上密佈的旌旗甲士,個個都是膽寒氣沮,不知此戰結果如何。待得這一戰打完後,自己可還有命,能立於鄴城城牆上麼?